李敖“有眼识泰山”

有“文化顽童”之称的台湾学者李敖先生不幸于今日长逝,在他题材众多的学术领域中,也曾“有眼识泰山”——对泰山文化作过一番探研和评说。
李敖在从事中国“命定”思想研究时发现,中国人关于“命”的观念,不少都与泰山信仰有关。所以他认为:“对于山,中国人和许多民族一样,也是充满了敬畏的。……在这种敬畏下,中国人是不敢‘有眼不识泰山’的。泰山在中国思想史中有它独特的地位,实值得研究。”基于这一认识,李敖在1984年4月29日完成了《有眼识泰山》一文,收入所著“千秋评论丛书”之一《泰山•泰水•命》(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4年5月版),后又编入《中国命研究》一书中。
李敖全文共分六节,分别为“封禅泰山”、“写文章给泰山看”、“封禅以外的种种”、“泰山主生”、“泰山主死”、“泰山地狱”,尤以后三节为其论说重点所在。
关于“泰山主生”,李敖指出:在中国人眼里,泰山是永生的象征,这叫“泰山主生”。中国帝王对泰山的封禅,除了表示对天的崇敬外,主要的意义是求永生,求不死之术,所谓“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在《大山镜铭》里,有这样的话:“上大(泰)山,见神人。……受长命,寿万年。”这种愿望,是中国人普遍的愿望。这种“受长命”思想,都随着泰山而憧憬、而寄托、而仙登。所以,泰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屏障、一种使生命安全的倚恃。
关于“泰山主死”,李敖认为:中国人相信“泰山主生”,但人人都有生必死、永死无缘,于是不得已求其次,又相信了“泰山主死”,认定泰山是人死后归魂的地方。这一思想源远流长。上古祠“地主”于泰山梁父,而入死入地,所以泰山便和人死有关。泰山神祇之中,以泰山府君为首,这是道教的观念。晋朝以后,佛教起来,佛教的阎王夺权成功,于是阎王就取代了泰山府君,变成了阴间的头子。道佛两教围绕泰山信仰多次展开争夺,泰山神的名号职掌,其实曾经过多次夺权变化方才确立的。
关于“泰山地狱”李敖则作了如下阐述:阎王既然要占泰山的山头,所以,东岳泰山和地狱的关系,也就开始做细部的结合。在汉晋的佛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话:“布施济众则命终魂灵不入泰山地狱”,“泰山地狱饿鬼畜生道”,“死后当入太(泰)山地狱”,“福尽还入泰山地狱”。于是,好好一座山,就同地狱发生牵连,开始地狱化了。在中国旧传说里,“泰山主死”的作业是山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之年寿长短”(《风俗通义》)。但是佛经窜出来后,复杂的地狱行政系统就接管了简单的山神故事了。阎王的“生死簿”也就取代了“金箧玉策”。《西游记》中孙悟空查看阴府“死籍”的情节,正是中国人泰山思想的最好显示。
李敖在分论各案后,揭出其思想主旨所在:“以上以泰山为实例,看中国人的山思想、生与长生思想、死与地狱思想,以及道教思想与佛教思想的竞争,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组合。我写这篇《有眼识泰山》,就是给这种组合做一个示范。用它来告诉中国人,要怎样追踪自己的思想,要怎样读活书、写活文章。只有从这种方式去读书得间、寻根追源,我们才能真正的了解了自己。”
以上论说,显示了李敖对泰山文化的整体把握。李文在繁杂的古代文化现象中,独选取泰山作为其研究对象,确具“只眼”。而其对泰山信仰源流的探赜与评述,亦多剀切中理,信而有征,对泰山研究者不无启迪。
【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研究员 周郢供稿】

省环保督察组第六组向我市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3批(2))
用钢铁当针线 这位武汉蓝领焊接过西昌卫星发射塔架
本周洛阳气温回升除了晴天还是晴天
京津签署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生态环保督察(查)严禁“一刀切”
李敖“有眼识泰山”
张守明张兴菊夫妇群众致富“引路人”
旅客流量攀升!今年来我市出入境人员验放量突破5万
记者探访80年前联中旧址 曾吸引当时全国学子来求学
大明园公交专线将增发运行班次
市交投集团多举措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刷卡排污”为企业套上“紧箍咒”
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通过微信平台召开《深圳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立法听证会的通告
安乡县召开河长制工作会议
我省今年侦破涉网罪案1289起 黑客用106元骗走800万黄金钻石
“谢谢您!唤醒城市的人”35个环卫工人受表彰
2018年1-4月份纺织产业运行情况
我市聚焦“五大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宁波护理队伍悄然转型
时评:让好老师撑起一片教育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