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高速公路:高速通 事事通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张靖舒 刘娜/文 王健民/图)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伴随着公路拓展,城市群开始崛起,经济圈逐步扩大,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本报就记录了我市高速公路发展的历程:1994年9月,当时全省建设规模最大、最长的公路桥——宁连一级公路新沂河大桥建成通车;1998年10月15日,国道主干线连徐高速公路连云港段b1至b7标开工建设,至此,连徐高速公路连云港段一期工程全面开工;2001年6月29日,市委书记王国生为连徐高速公路起点高架桥合龙启动按钮;2007年7月17日,我市举行沿海高速连云港盐城段开通暨灌河大桥合龙仪式…… 高速通,事事通。
曾几何时,从连云港去省会南京,需要在路上折腾将近十个小时,早上出门天黑才到,非常不便。这样的窘境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黄金时代”的到来而终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已构建起300多公里的高速路网,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为港城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没有高速公路 ,港城“高速发展”遇瓶颈
“以前去南京出差,早上出门,天黑才能到。有的时候得提前一天出发,非常耽误时间。”谈起连云港的高速公路建设历程,已经退休的市民任孟亮感慨很多。 在他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连云港的高速公路是一片空白:“虽然有车,但是去哪里都不方便,不仅没有高速公路,其他道路的通行条件也比较差。那个时候,‘要想富、先修路’的呼声修很高,修建高速公路对连云港的发展来说确实是很迫切的需要。” 没有高速公路,不仅对市民出行造成了不便,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形成了制约,尤其是港口,没有便捷的高速公路连接,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1984年,连云港成为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修建一条直通南京的高速通道迫在眉睫。 1992年7月1日上午,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纪委书记带领市五套班子成员到工地参加宁连一级公路连云港段备土方劳动,拉开了宁连一级公路连云港段建设序幕。1996年底,宁连一级公路建成通车。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路段的经济效益,1998年,对淮安至连云港段进行高速化改造,成为连云港市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发出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先声。这条高速公路通车后,连云港到省会南京的通行时间大为缩短,彻底告别了“朝发夕至”的状况。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蔺宁君,曾长期奋战在高速公路建设一线。她在担任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中心试验室主任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告诉笔者,当时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抓得很严,试验室负责工程质量,直接对交通部门一把手负责。
“1999年的国庆假期,一天也没有休息,从早到晚泡在试验室做沥青配比等试验和研究。”蔺宁君回忆,这是她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国庆节。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几条高速公路都高质量完成,获得了詹天佑杯、扬子杯等交通领域国家级、省级的荣誉,汾灌高速公路、连徐高速公路等通车十年以内路面没有出现破损。“现在回想,当时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蔺宁君说。
开启建设黄金年代,密度跃居全国前列
1996年5月29日,连云港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成立。时任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政委和总指挥、副政委,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1996年12月26日 连徐高速公路b9试验段开工建设;1999年2月25日 汾灌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1月8日 连盐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 宁连一级公路淮安至连云港段高速化改造,成为我市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后,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黄金年代。 杨武,现任连云港市交通工程建设处副主任。1999年7月,他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毕业后来到连云港工作,先后参加了连徐、汾灌、连盐、连临、东疏港、北疏港等多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见证了连云港高速公路建设的那一段“忙碌而辉煌”的时代。杨武告诉笔者,连云港的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软基处理难度很大,是修建高速公里过程中的“拦路虎”,但是在工程建设者的努力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工程质量获得了一致认可。 从1998年开始,二十多年间我市又相继建成连徐、汾灌、连盐、连临等多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前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市与县、县与县之间高速公路网络全覆盖。高速公路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宁连、连徐、汾灌、连盐、连临等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连云港与省会南京及周边城市交通不畅、车辆堵塞的状况,提高了连云港港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重塑连云港市的对外形象,以高速公路为主轴形成的快速交通通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走廊”。
未来还将增添新的高速公路
目前,连云港境内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300多公里。从便捷出门出行、完善高速路网、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市还在争取对现有的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开工建设新的高速公路。 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处处长王丁介绍,2017年,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方案研究评审会在南京召开,该路段将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从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20公里/小时,扩建完成后,将使我市与淮安及省会南京的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据了解,长深高速公路(代号g25)全长3585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重要的纵线之一,是东部沿海区域的纵贯线,是沿线省份经济互联互通、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南北连接线。其中连淮段由原宁连一级路高速化改造而来,采用双向四车道,在长深高速全段中属于技术标准最低的段落,限制了连云港与淮安及省会南京之间的联系。 同时,随着沿线经济的发展,现有的互通布局和形式也逐渐不能适应沿线经济节点规划调整和交通量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市启动了对连淮高速公路(连云港段)改扩建工程方案研究工作。为加快长深高速公路连淮段扩建工程进程,省交通运输厅在南京组织召开了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建方案研究评审会,确定了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的改造范围和采用原位扩建的方案,扩建标准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并将尽快开工建设。
除长深高速连云港至淮安段扩容改造外,我市还在开展连宿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并力争开工建设。到2020年,全市预计将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0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430公里,为港城“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加速器。未来,一条条高速公路将继续延伸,连云港的发展之路将更加畅通。

护城河遗址改造9月完工
(2018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五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关于市委报告的决议
景区开展“扫雷”战 消除路面水汪凼
【通知】今起恢复681路(夜)原线路走向及停靠站点
圈地种菜、车辆乱停 辉祥家园菜地违规占道拆除咋这么难?
(40年)高速公路:高速通 事事通
绿色维修 诚信服务
利比亚海军营救234名受困非法移民
李爱武出席全市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
我市花漾年华绿色小镇东洋潭区块提前一个半月完成签约
健康又美味 中秋节临近自制月饼很流行
雍成瀚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大锤炼引来生动一幕 市越剧演艺中心送戏曲培训到萧江
无为县搭建三大平台 带动贫困户产业增收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大埔富岭村稀土盗采事件得到妥善解决,饮用水未受影响
我市优化建设用地供给助推经济发展
洪峰过境,资阳城区西门市场部分商铺被淹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
天长实现建筑工地远程安全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