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贵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贵阳市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奥体中心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
图为参加贵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的各代表团、仪仗队和表演队伍入场。
图为贵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市直机关、各区(市、县)、企业、学校代表队进行第九套广播体操表演。
■题记
6月28日,贵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贵阳市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奥体中心开幕。我市运动健儿将发扬“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不畏强手、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魅力和快乐。
四年时间里,贵阳面貌日新月异,变化巨大。如今的筑城大地上,到处都活跃着健身的身影。贵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的举办,将全面检阅我市“十三五”期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取得的成果。在未来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市将紧紧围绕“绿色市运共享健康”的主题,努力将本届运动会办成精彩和谐圆满的体育盛会。
这是一场文明升华的盛会,更是一场全民共享的盛会。赛场上,孩子们活泼向上,青年人激情四射,老年人老当益壮,他们将用行动诠释体育的魅力。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对运动的热爱和崇尚,在走进各个赛场观赏比赛的同时,将掀起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
贵阳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所释放出的精神,将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团结协作的工作动力,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贵阳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汇聚磅礴力量。
清晨,穿行在贵阳各个公园、广场,随处可见打太极、做健身操、跳广场舞、散步跑步的人群。这是贵阳这座城市充满活力的体现,也是我市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结出的硕果。
“十三五”以来,贵阳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进一步提高贵阳市民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促进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全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如今,贵阳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
a 落实全民健身战略 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贵阳市紧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建设和完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筹备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发展壮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
截至2017年底,我市基本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我市在城市社区、广场、绿地、公园等地共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61个,新建全民健身步道26公里,充实完善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在区(市、县)共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工程62个,村级农民体育工程547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社区、行政村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
同时,贵阳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各类健身活动遍布城乡。贵阳市百村农民篮球赛、贵阳市元旦全民健身跑、“全民健身迎国庆”系列活动、社区体育大会、贵阳市城市社区定向赛、“共享新时代·全民健身贵阳行”(富美乡村行、欢乐社区行、周末一起去运动)等赛事活动,把全民健身运动渗透到全市的各个角落,使体育进社区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我市还围绕地域特色,大力开展一县(区)一品牌赛事,如,甲秀电子竞技联赛、贵阳城市铁人三项赛、乌当区独竹漂展演活动、南江峡谷全国绳索技能救援赛、息烽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息烽全国滑翔伞邀请赛等。据统计,每年我市共计组织的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近200场次,直接参与人数超过30万人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不断推进社会体育组织向基层覆盖延伸。截至2017年,全市累计成立单项体育协会60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5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9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5个。
如今的贵阳,体育运动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
b 推进奥运争光计划 竞技成绩不断攀升
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等工作水平的综合检验,大力实施奥运发展战略,将推动一个地方竞技体育工作突破发展。近年来,贵阳市在推进“奥运争光计划”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4年,在仁川亚运会上,我市射击运动员张恒以72中的新赛会纪录携手队友以208环的总成绩获得女子飞碟双向团体赛冠军。
2015年,我市足球队夺得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的首枚奖牌,这是贵阳市和贵州省参加全国综合运动会足球比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2016年,由我市培养输送的男子体操运动员邓书弟、女子皮划艇静水运动员李悦入围征战第31届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军团。其中,邓书弟参加男子体操比赛助中国队夺得团体第三名,李悦与队友团结协作,实现了我国在奥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四人皮艇500米项目的突破。贵阳棋手唐韦星继2013年获第18界“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冠军后,于2016年再次获得第八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
2017年,在全国第十三届全运会上,我市运动员取得3金、2银、1铜、2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5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为贵州代表团参加全运会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科学选拔培养优秀竞技人才的结果。截至2017年,我市建有13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1个国家级青少年户外营地、12个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个省级青少年户外营地,通过各类体育组织参与竞技体育长训的青少年近2万人。
我市常年开展田径、拳击、举重、射箭、摔跤、足球、棋类、体操等18个项目训练,目前有省级注册运动员3531人,专、兼职教练员124人(专职教练员44人,业训教练员80人),先后为国家队输送了29人、为国青队输送20人、为省体工队输送62人,在体操、围棋、射击等优势项目中分别培养出了邓书弟、唐韦星、张恒等3个世界冠军,为我市增光添彩。
c 打响贵阳城市名片 助推体育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自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内体育产业迈入了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贵阳通过打造贵阳国际马拉松赛、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贵阳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等品牌赛事,持续推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这些大赛的成功举办,对贵阳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旅游、经济发展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赛事经传播所产生的间接经济价值和效益更是不可低估。
以2017年贵阳国际马拉松赛为例,此次比赛旨在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助推体育产业突飞猛进。根据组委会对30%省外参赛选手和1000名省内参赛选手调查统计显示,2017年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共产生直接经济消费4000余万元,辐射带动相关产业收入近1亿元。
同时,在此次马拉松赛中,共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15000多名选手、包括首都媒体跑团在内的115个跑团参加比赛。赛事经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腾讯网、新浪网等30多个宣传渠道进行宣传报道,各传播渠道关于“贵马”的阅读浏览数量超过1000万次,再一次打响了贵阳的城市名片。
发展体育产业,贵阳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我市将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推动体育产业与“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扶贫”等领域的进一步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多渠道、多层面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 彭刚刚 刘健/文
郑雄增/图
居民供暖期延长至20日24时
保定市公路管理局省道河龙线安国城建界至东亭村段路面大修工程施工二次招标公告
迎江区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马钢三年去产能计划炼铁产能退出任务全部完成
景德镇市统一战线迅速召开主题学习会
贵阳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
杨家窝桥维修
即墨区出实招改善教育民生
市城管执法局领导到静安曹家渡街道城管执法中队走访慰问
申领港澳台居民居住证
马承祖出席我市举办“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海宁举办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学者:佛山应建设“五位一体”示范市
湖北高速路政开展“平安春运”主题活动 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图)
渭南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海南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新坊镇抓实产业扶贫
三亚对13家单位“三项清理”工作开展第一阶段专项巡察
3条天然气支线管道相继投产通气
唐河县:发挥国土部门优势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