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18年守住一个肉夹馍,他的小店成了地标

    拿着几千元来杭创业打拼,一度差点离开
李岩在做肉夹馍
    “你从城院南校区的南门进来,走过保安亭直接右转,笔直往前走,一两分钟就能看到铁栅栏围起来的区域,我新店就在铁栅栏里面。”
    中午时分,36岁的李岩用头夹着手机,手上丝毫没有停歇,选肉加生菜剁碎,切开饼皮熟练地塞进馅料,浇上小半勺汤汁,装袋递给排着队的食客。
    18年前,他推着一辆小车卖着肉夹馍,在诞生不久的浙大城市学院门口扎下根来,渐渐成了这里的地标之一。
    那么多年,他守着一家小店,在他看来,这里只是他为生活而奋斗的原点而已。
    切肿了手,站麻了脚
    他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支点
    因为五一小长假,城院里的学生似乎比以往少了一些,但李岩的店铺门口,依然有着不错的人气。
    给李岩打来电话的,是他的一名老客,虽然店面换了新地方,但依旧有许多人,愿意为了这口不变的味道,特意多方打听找寻过来。
    对李岩来说,这份认同,让他自己的职业多了一份自豪,也对扎根十多年的杭州,多了一份家的感觉。
    2000年,李岩和家人一起从安徽老家来到杭州,手推车装着肉夹馍的各种食材,希望能在杭州站稳脚跟的李岩,开始在舟山东路边摆起了路边摊。
    “当时我做的是老家的肉夹馍偏咸偏辣,口味比较重。”李岩说,江浙一带平时吃得偏清淡,并不是很能接受。
    怎么办?李岩开始挨个向前来买馍的学生了解口味,改良开发口味偏清淡的馍,对瘦肉肥肉的比例进行调整。
    李岩回忆起当初推着平板车的日子,摇摇头笑了起来:“那时候真是风雨兼程啊,一站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到家里,脚都是麻的,切肉的手都是肿的。那时候没有店面,大雨滂沱的时候也出摊,我就想着让大家都记得校门口有我的摊子。”
    朴素的愿望、扎实的坚守,终于让他的肉夹馍慢慢有了回头客。但好景不长,随着城市管理力度的增加,李岩手推车在路边临时摆摊的模式,不能继续了。在无奈休业的一两个月里,李岩寻找店铺接连碰壁,就在绝望之际,城院南门外有一家店铺要转让,李岩果断拿了下来,这家店铺,正是附近的学生和杭城的吃货们后来熟悉的那个店面。

井冈山构建“学校共同体”深化教育均衡发展
龙岗力争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 推动“生态高地”建设
乡村振兴·同心聚力 | 洪雅县举行森林康养新业态培训
前7月全市万人发明 专利拥有量12.38件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李岩:18年守住一个肉夹馍,他的小店成了地标
年初至今市食药监局连续查办多起食品违法案件
城站获赠两台“救命神器” 它能将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迎江区:尹志军到区人武部调研工作
顺昌县元坑镇迅速落实全县防汛工作视频会议精神
漳浦:“国安”主题剪纸作品进文庙 普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我市多部门联动为高考“保驾护航”
盐城师范学院志愿者慰问孤残老人
吉安几名干部下班路过“小排档”吃了顿便饭被处理
福安:文旅融合促乡村发展
衡南县旅游通景公路勘察设计中标候选人公示
市委常委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召开李亚主持会议并讲话
平阳:十三条“红线”护航营商环境
萧山加快推进存量土地盘活利用
农牧局研究“空心村”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