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三位全国人大代表:车间工人的大国工匠梦


对话三位“70后”“80后”“准90后”全国人大代表:车间工人的大国工匠梦
履职故事
“弘扬工匠精神”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紧随这句话的是“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中国工业由大图强,对大国工匠的期待跃然纸上。
全国两会期间,川报集团特派记者采访了三位来自工厂车间的工匠代表:“70后”刘忠,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的操作工;“80后”江勇,川威集团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车间总炉长;还有来自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他生于1989年,他觉得自己应该归入“准90后”。
三位代表在全国两会上的感悟和思考,折射出三代工匠对职业的认识和追求,汇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历史进程。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王眉灵
a
他们的荣誉感
“国家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者”
到北京的第二天,会议间隙,刘忠主动找到同在四川代表团的一位飞行员代表交谈。生产军机关键零部件的他,“每天都在造,却从来没有看到过成品”。外出参加活动,只要有飞行员同行,他都会去找他们,了解产品的质量,这已成习惯。
“晓得我是造液压助力器、起落架的,飞行员眼睛睁大了:‘这可太重要了!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样的话,刘忠听了无数遍,每次听到都很自豪:“我造的零件,安装在军机上,飞翔在祖国的蓝天,光想想就满足。”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这句话,江勇画下重重一笔。
让江勇自豪的是,他所在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自己作为技能带头人,带着大家攻关破难,把公司的提钒冶炼技术提升至国内先进水平,多项技改为公司节成本、创效益,总量上亿元。“‘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我也出了一份力。”江勇满脸笑容。
此次参会,黄波感受最深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急切和紧迫。“我的理解,就是把产品做好做优。”他用擅长的车举例:有的厂家生产的汽车,有时开两三年,发动机、车门就有异响,这种情况以后要力求杜绝。
“身上沉甸甸的担子,让我很自豪。”黄波说,国家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自己幸运地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他把参会收获密密麻麻记在小本子上,回去后要向广大工友们传达。
b
他们的危机感

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普通人也能绽放出“榜样的光芒”
市商务局:一周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7月16日—7月22日)
市航道管理站进行航道典型断面测量
我市上半年文物旅游业成效显著
对话三位全国人大代表:车间工人的大国工匠梦
芜湖节前客流高峰本周到来
体育局:2018年秋季小学生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
我市5家火电企业完成水平衡测试项目
提高法律意识 共创平安广场
崔永斌带队到肥乡区调研视察乡村振兴工作
邯郸市政府智库专家肖金成一行来磁调研
江西崇义:欢乐竹乐进校园
深圳正争取国家国土空间规划试点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南阳市离退休干部首届文化艺术节隆重举行
男子轻信期货交易软件半个月被骗11万
济宁电力实业公司“爱心妈妈”山区帮扶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29.4万人
汤剧艳京华——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晋京演出剪影
花山雨山商务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整治交叉互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