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4月23日讯(记者 刘可佳) “阿姨,您看,我好多了,可以不眨眼,不乱动了。”近日,10岁的抽动症患者小乐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诊室进行复查。经过系统治疗,小乐病情日渐好转,抽动症症状明显减轻。记者了解到,在医院儿科,除了因反复呼吸道疾病发作而来调理的、看近视的、看身高发育的孩子扎堆外,还有一类患儿的增多也引起了儿科专家的注意,那就是平常家长不太了解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乐最近有些不对劲。他经常在课堂上不停眨眼睛、歪嘴巴、耸肩、频繁地清嗓,老师把这一情况告知了小乐的妈妈刘女士,并让她引起重视。刘女士说:“孩子在家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也没太在意,总认为是孩子的小习惯,让他控制点,后来我发现,一般孩子玩耍时都很正常,看不出来异样,但只要一做作业和玩电脑或者看电视时,就会不停地眨眼、清嗓子。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多动症?”带着满脑子的疑虑,刘女士将儿子带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检查。结果出来后,儿科主任医师孙红梅告诉她,小乐患的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称为儿童抽动症。
孙红梅表示:“这种疾病多见于3~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如果孩子经常出现眨眼、努嘴,做鬼脸或者扭脖子、反复清嗓、耸肩膀等动作,家长可要引起重视。不少孩子学业压力很重,晚上、周末还有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容易造成精神紧张;另外还有一些家长因过度关注子女而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久而久之,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她还说:“现在平均每天都会有几例这样的患者,一些家长甚至医生将喉肌抽动而致的干咳认为是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认为是结膜炎,导致儿童抽动症的误诊。”
如何让孩子远离儿童抽动症?孙红梅提醒广大家长,首先,喂养孩子要讲求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荤腥厚味的食物;其次,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多劝慰,少训斥。再次,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电脑,多到户外进行锻炼,家长对于孩子不太正常的面部、身体的表现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滨州市选手勇夺24届省运会首金
日照开发区新兴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
太和县荣获首批安徽健康脱贫工程示范县荣誉称号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和平深入嘉禾所辖区调研指导工作
武陵源区交通运输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孩子若总是“挤眉弄眼”要警惕可能是抽动症
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将于3月举行
让无人机飞得更远
麻城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技改步伐
利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许明德调研村和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市民旅游卡调整发行
玩转“互联网+” 巧用“文化+” 这帮老年人够潮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助力小微经济
市城乡规划局围绕“六个一”活动 纪念建党97周年
刘锋在泽州县调研时要求: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争当全市转型发展排头兵
多举措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我市召开集中式饮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座谈会
市领导带队开展节前安全检查督导
我市启动七届市委第三轮巡察工作
坚持政治巡察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无主犬被困狭窄胡同狂吠不止 市规范养犬联合执法队及时收容
京东湘潭电商产业园举办沙龙 为电商企业送“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