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朱达)
刚刚结束的中共黄石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黄石作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黄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全会强调,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年多来,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上,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相继成立了柑橘产业联盟、“稻虾共作”联盟、涉农电商联盟、农旅产业联盟、油茶产业联盟、蔬菜产业联盟、畜牧产业联盟,这七大联盟在乡村振兴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发力点
对于阳新县白沙镇的养橘大户吴兰仙来说,柑橘联盟里的专家们,就是她发展柑橘种植业的“贵人”。
“以前种柑橘时,红蜘蛛、黄蜘蛛等害虫来了就完全没辙了。”7月15日,记者见到吴兰仙时,她正在镇上自家经营的家庭农场里操持着柑橘树。农场成立之初,吴兰仙流转土地种植了100亩的柑橘,由于缺乏技术指导,一直饱受柑橘病虫害的困扰。
吴兰仙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我市不少柑橘种植户不得不面对的。我市柑橘种植业从零星起步,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占据了水果产业中的大头,为农民增收、民生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产业化发展中,也存在部分柑橘树龄及品种老化,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标准化生产意识滞后等短板,全市柑橘增产不增收、橘农“卖橘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为此,市农业局深入走访,听取种植户的心声,邀请专家座谈,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决定将行业由“单打独斗”向“兵团作战”转变,于2017年12月15日牵头成立了全市柑橘产业联盟,50多家柑橘产业经营主体成为首批会员,吴兰仙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吴兰仙也有些将信将疑,不知道联盟能否让她的小农场受益,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加入联盟后,不仅有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平时遇到问题还可以在联盟的微信群内同专家和同行进行直接交流。有了联盟的技术支撑,吴兰仙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种植规模一下子扩大到300多亩。
联盟不仅帮助吴兰仙这样的种植户把柑橘产业做了起来,还能帮他们卖出好价格。为此,柑橘联盟选择了连续7年获得农博会金奖产品的“爱媛28号”作为推广橘种,引导成员们种植。
“这种柑橘特别甜,还易储存、口感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阳新县军垦农场村民陈细果说,以前自己种的蜜橘和椪柑等品种,市场最高卖到2元/斤,每亩收益不到2000元。而种植“爱媛28号”,亩产效益可达到3至4万元,这是以前绝对没有想到的。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黄石柑橘产业实现生产技术标准化、农资投入绿色化、管理工作机械化,让橘农们丰产又丰收。”近日,联盟常务副盟主王旭告诉记者,目前,柑橘联盟正在探索柑桔滴灌系统,还不断向周边地区推广种植新品种。
在柑橘联盟成立的半年时间里,我市柑橘种植规模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据统计,种植面积已经从过去的3万多亩猛增到8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面积达到9000多亩,产业联盟微信群人数已经突破1100人,柑橘产业抱团发展之势已经形成。
同样从产业联盟中受益的还有油茶产业。
去年10月27日,在阳新县三元实业公司,全市油茶产业联盟成立,公司负责人同时是联盟盟主的明春桃,现场与我市部分油茶种植大户签订了联盟收购协议,使得我市2018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预计突破30万亩。
阳新一直都是油茶之乡,但一般第5年挂果,第8年才进入丰产期,周期长,见效慢,受市场因素影响大。
“联盟可以帮企业解决收购茶果时信息不通的难题,也能在技术方面给予种植户适当的指导。”明春桃认为,之前经营户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通过联盟,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真正让黄石的油茶产业壮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现在打开电脑浏览器,输入新农康,“黄石市农产品电商联盟、抱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两行醒目的文字就会立刻映入眼帘。这个由涉农电商联盟盟主、湖北父子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易林创办的网站,是我市涉农电商联盟的统一销售平台,各成员单位的农产品都在上面进行销售。
“农产品销路不畅、品牌不响,是制约我市农产品销售和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市农业局农业产业化办主任张经纶认为,做一个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撑、品牌推广以及互联网运营等服务,那黄石的农产品就不愁卖了。
2017年11月7日,涉农电商联盟宣告成立,并在武汉路数码广场旁设置了联盟基地,实行集中办公。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后,进入“零门槛”,并可以享受品牌营销、推介、创意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首批就吸引了我市20家农产品企业入驻。
“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不但拓宽了消费群体,而且节约了成本。”时洪炜是湖北大冶昇丰农业养殖有限公司在联盟基地的负责人,他们公司生产的“周黑鸡”自动加热鸡汤饮品,依靠联盟网络,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
通过农产品电商联盟受益的不止“周黑鸡”,大冶的铁皮石斛也尝到了甜头。
“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达到180多万元。”联盟成员、大冶康之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冯伟华近日向记者透露,去年12月10日,一名广东惠州的客户一次性就购买了价值3万多元的产品。
“我们的石斛都是三年生,不管从药用价值还是实用角度来说,都不比浙江、云南等省份的差。”冯伟华介绍,过去他们的销售主要依靠零售和亲戚朋友间的口耳相传,形不成气候,现在“零售+电商”两条腿走路,销售效果大大提升。
整合特色农业产品、培养本地农业品牌,电商联盟让我市特色农产品借助网店走出“深闺”,也让广大农民走出了一条电商致富的新路子。截至6月底,电商联盟带动全市涉农电商700余家企业线上销售产品3.6亿元,其中联盟基地线上总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元大关。
“稻虾共作”产业富民,大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
2012年,阳新人刘富国拿出全部积蓄,在阳新县木港镇新湖村承包了10亩湖田搞“稻虾共作”试验。2014年11月,刘富国又与合伙人成立了阳新北富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租赁浮屠镇北煞湖农场1000亩农田,投资900万元发展“稻虾共作”。
“我们每天早上5点开始出售小龙虾,但是虾贩4点就过来排队,根本不用讨价还价。”如今,在刘富国的养殖场,一亩虾子的利润能达到3000元左右,年利润在三四百万元,刘富国也成了去年8月18日组建的黄石市“稻虾共作”合作发展联盟的盟主。
所谓“稻虾共作”,即在农业技术的操作上,实现小龙虾与水稻的共作共生。也就是在稻田中沿田埂挖出6米宽、1.8米深的环形虾沟,每到插秧时节,把龙虾苗移到沟内生长,等秧苗长结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到稻田里。
记者也从农业部发布的《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了解到,国家已经将调减水稻面积归在“继续调减无效供给”的工作要点之中。而“稻虾共作”的推广,既能帮助我市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也是一项十分具有前途的富民产业。
“第一年的投入主要就是挖沟、建设防逃网和虾苗,现在只是投放饲料的支出了。”大冶市种植户袁致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稻子要看天吃饭,一亩才赚两三百元,但养虾一亩至少能赚两千多元,收入相当于种水稻的10倍。“我去年在鄂州考察时,一位种植户用48亩的面积,产生了38万元的纯收入。”
“稻虾共作”究竟有什么魔力呢?“简单来说,虾粪能给稻子增加肥料,而稻子又能给虾子遮蔽阳光。”袁致海说,龙虾食性杂,所以在稻田里种上了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既可供龙虾摄食,也可以和水稻一起,为虾提供隐蔽、栖息的理想场所。
如今,袁致海在大冶市陈贵镇承包了1100余亩水田,看到这么好的效益,农户陈化也在陈贵镇洋塘村流转了200亩土地,去年投入13万元将其中的100亩种上了水稻,开展“稻虾共作”。今年3月6日惊蛰一过,虾子就开始逐渐上市,每天都有几百元的收入。“势头这么好,我今年要把另外100亩也开发起来。”
随着黄石市“稻虾共作”联盟的成立,大冶市、陈贵镇的“稻虾共作”联盟也相继成立,袁致海和陈化都是其中的会员。
“之前我市的小龙虾产业都是小打小闹,不能形成规模,后劲不足,养殖户之间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没有一个好的品牌,小龙虾的价值得不到提升。”市农业局局长黄学杰表示,联盟将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市场和农业的问题,帮助我市虾农在做大做强。
来自我市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稻虾共作”产业联盟成立至今,全市稻虾养殖面积从2017年的3.9万亩增加到10.6万亩,新增面积达到了6.7万亩,共计带动贫困户150余户。
农业资源变旅游资源,多业态拓宽增收空间
在日前省旅游委发布的湖北省首批100个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观测点村名单中,我市阳新县枫林镇五合村、排市镇下容村,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陈贵镇南山村、刘仁八镇金柯村入选其中。近年来,我市大力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了一批产业融合示范点。对于原来只从事单一生产的小农户来说,农业资源变为旅游资源,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感觉特别的新鲜,吃得出绿色的感觉。”7月1日,阳新县太子镇德夫村第二届葡萄节开幕,一串串绿似碧玉、红如玛瑙、紫如水晶的葡萄,挂满枝头,引得市民一拨接着一拨前来采摘。
借助乡村休闲旅游,在葡萄丰收的时节,德夫村迎来了游客,村民们的荷包也鼓了起来。56岁的费金莲是德夫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就靠种植水稻为生,年收入仅两三千元。“现在葡萄园务工,每天就有60元的工钱,收入增加了很多。”
几乎在同一时间,距离德夫村四十多公里的军垦五夫生态园,一场葡萄盛宴也在上演。
7月7日,阳新第六届葡萄采摘旅游节在军垦五夫生态园开幕。这场为期4个月,以“魅力五夫园甜蜜葡萄乡”为主题的葡萄采摘旅游节,将线上宣传与线下体验相结合,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回归自然、特色鲜明、视觉与味觉充分享受的深度农业休闲旅游盛会。据统计,旅游节开幕当天就接待四方游客4500人,旅游收入达到20.3万元。
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经有500多家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其中星级农家乐65家,全年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吸纳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3月22日,黄石13家农旅企业在黄石市农业产业发展协会的指导下,自愿发起成立黄石市农旅产业联盟。今年上半年,盟员单位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销售农产品1亿多元,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1000多人。
产业融合对小农户的带动是不言而喻的。市农业局、市农旅产业联盟根据我市交通区位和景点实际,通过点线面结合,于近期联合发布了我市首批休闲农业“五色游”精品线路。其具体包括从龙凤山到梅红山庄到金牛鄂王城一线的“乡村文化绿色游”,从阳新石田古驿到五夫园一线的“回归田园黄色游”,从大冶兵暴旧址到刘仁八龙凤山庄一线的“富美乡村红色游”,从金湖九古奇村上冯村到鄂王城生态文化园一线的“现代农业蓝色游”和从大冶铜绿山到上冯古村一线的“工农文化色彩游”。
“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顺应时代潮流,踩中政策的鼓点。”黄学杰表示,各个产业联盟的成立,可以很好地实现资源整合,有效降低产业风险,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广元市力促签约项目落地“生金”
专属山城的味道
从睡火车站到创造网红新零售,他年前完成了6000万元融资
永吉县开展2018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连云港市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推进会
乡村振兴联盟的启示
伊坪小学:开展新学期校园安全大排查
杏子铺镇重拳出击打击“地下六合彩”
用实干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定位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深圳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战略通道
这是我国今年最后一场主场外交 宁波将组织3500家甬企参加
浏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次研讨会召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建筑服务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备案事项的公告
全民健身 改变百姓生活
[九台区]召开2018年春节期间亮化工作会议
董存瑞牺牲70周年丨当好英雄传人 担当强军重任
【智博会】中新合作智慧旅游项目“爱重庆”APP试上线
以导向的大鲜明抓落实
开展专项行动 保护野生动物
抚顺林业工作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