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进一步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前景。
人才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国家强。近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精神,明确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深入实施“聚匠工程”和“国际认证引育工程”,集聚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育更多的“包头工匠”“自治区工匠”“大国工匠”。
今天的包头,就有这样一批技术工匠,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用追求卓越的心态锻铸专业能力,用淡泊名利的匠心雕琢手中乾坤,用传道授业的公心传承经典技艺,缔造出一个又一个“包头创造”的奇迹,演绎着最本色的包头工匠精神。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金牌技工”,更是包头产业发展的脊梁。
马强、李松、戎鹏强、王士良、于庆峰、廖丽娟……这些“全国技术能手”及其他高技能人才在技术突破中不断夯实着包头产业之基,并引领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挺起了包头产业的脊梁。
◆政策引领 筑牢技能人才高地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全市各项事业“提档升级、争创一流”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包头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包头篇章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包头市委提出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工作十项措施,先后出台《包头市推进“人才强市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工作的实施意见》《包头市全面推进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实施“高技能人才国际认证引育工程三年计划”项目并入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7年人才项目引领支持计划》,按照计划,我市将通过三年时间,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培育300名左右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为加快工作进程,我市成功举办了三期包头高技能人才国际认证研修提升培训班,新增培养90名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目前已为我市培养国际认证人才达120人。我市还通过举办好工匠大讲堂,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张力。
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已达50.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3万人。涌现出了十八大技工代表宋殿琛、十九大技工代表赵晶、大国工匠卢仁峰、“9·3”阅兵观礼的张学海等一大批杰出的包头籍大国工匠,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搭建平台 打造金蓝领成长摇篮
我市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抓手,大力实施“关键技能带头人”和“优秀技术能手”培养扶持计划,稀土、冶金、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得到培育和壮大,一大批专业技工快速成长起来,这些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包头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
按照“一个中心、多点布局、高端引领、错位发展”的思路,2017年包头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启动建设,基地将打造1个高端引领的公共实训平台,同时依托全市企业、职业院校现有实训资源设立30~40个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形成功能互补、深度融合、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1+n”模式公共实训基地集群体系,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发展的强大“熔炉”。目前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个、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10个、包头市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22个,搭建了技能人才实训新平台,承担自治区和包头市支柱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和高技能项目的科研活动。
市政府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西门子公司启动了“西门子教育合作伙伴计划”,并在我市设立了“西门子公司(中国包头)智能制造公共实训中心”。
为了给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通道,我市还加强技能人才评价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30个,并在各旗县区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工作机构,形成自治区、市、旗县区三级纵向贯通,企业、院校、培训鉴定机构横向连接的技能鉴定管理服务体系。包头市职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通过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专家组”审核认证,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第9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地市级城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机构,实现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 同时,采取补贴制培训与鉴定评价有机结合的办法,对就业技能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培训补贴奖励,鉴定补贴标准按内蒙古发改委相关文件要求执行,为技能鉴定提供了重要保障,构建起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动形成全社会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
◆开展培训 为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不仅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更阐明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就是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为此,我市依据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就业、创业的需要,开展对失业人员、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在岗职工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和从业素质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就业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等资源,全市广泛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职业培训,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了稳定就业。全市认定市级定点职业培训机构48家,形成了贯穿市、区、街、社四级服务机构和充分发挥用工单位和培训机构两方面作用的就业培训体系,大大提升了我市就业人群的综合素质。
◆举办竞赛 发挥能工巧匠引领带动作用
人才支撑发展,发展渴求人才。我市向着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奋力冲刺,这都对“工匠精神”和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让我们对技能人才更加地求贤若渴。近年来,包头市通过每年举办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带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举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有2万多人次青年职工参加了技能竞技和技术比武,先后有400多名青年选手参加了自治区、行业和国家级的技能大赛,有273名选手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竞赛奖项,我市连续三年蝉联全区技能大赛总冠军,并先后选派15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既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也是培养和发现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更是为能工巧匠们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对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持续开展技能竞赛,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功底过硬、技能精湛的青年技能尖子,极大地调动了青年职工学技术、提素质、强技能、创一流的热情,引导广大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青年技工钻研技术业务,走技能成才之路,有效提高了全市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市获得“中华技能大奖”5人、“全国技术能手”5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全区技术能手”87人、“全区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15人、“包头市技术能手”123人、“包头市技师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10人。其中,通过技能竞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28人、“全区技术能手”83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0人、“全区青年岗位能手”46人、“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21人、“包头市技术能手”123人、“包头市青年岗位能手”97人、“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50人、“包头市巾帼建功标兵”54人。同时,这些在技术岗位上创新生产工艺的巧手、掌握绝活绝技的高手、勇攀技能高峰的能手,已经成为所在行业、企业技术岗位上的领军人物,在职业技术攻关、技能创新、技艺传承和企业改造升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将继续引领“包头制造”进军新高度。
今天的包头,一个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社会氛围深入人心,“不负芳华、技能报国”的主旋律在新时代得到了全新的升华。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加充分迸发的城市,一个拥抱高技能人才的城市,一定会绘就更加美好的画卷。
常山县社区“春晚”接二连三,喝彩声里欢度佳节
补办档案人员第三十八批公示名单
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刷新——我市灾后重建十周年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回眸
西利民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明年到 2035年我市谋划 2146个重大项目
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技能挺起产业脊梁
楼梯通道恢复“清白”
西乡塘区开展整治“两违”宣传
自动售货车手机召唤? 智能驾驶峰苏城来哉
军民义务植树 装扮绿水青山
济南机场教您出国购物攻略
深夜醉酒男子马路酣睡 热心民警前来救助送回家
港城快递春节大数据出炉 节后快递行业迎来投递小高峰
我市城市燃气监控预警系统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实现监管区域全覆盖
严把体检关口 输送优质兵员 刘远在芗城区检查征兵体检工作
各大商家开启“跨年盛宴”
在内江开滴滴车合法吗?最权威解释来了!
鹤山区鹤壁集镇三项措施强化脱贫攻坚
我市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权益集中宣传活动
大草坪 鲜花门 错落景观节前亮相大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