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进新一轮校舍改造工程。围绕改善办学条件、破解大班额问题,2016年开始,高密市委、市政府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启动新一轮校舍改造工程,全市规划改造学校幼儿园106所,投资36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98万平方米,到2017年底,已竣工并投入使用82所。高密一中、高密五中、滨北学校、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立新中学、东关小学、崇实小学、姜庄小学、柴沟小学、井沟小学等一大批新建、改扩建学校,于2017年秋季启用,城区学校扩增学位1.28万个,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二是推进干部教师锻造工程。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在增加事业编制教师、补充238人的同时,继续招录合同制教师共233人,一次性补充新教师达到471人,重点安排到农村学校和化解大班额任务学校,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增强了办学活力。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优化校长职级薪酬制度,创建分类评聘制度和刚性退出制度,坚持实绩导向、德才兼备,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校长动态职级管理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校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中国教育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对我市探索校长职级制的创新经验进行重点报道和推介,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有30多家省内外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加快名师队伍培养,3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8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入选“齐鲁最美教师”前60强,5人被评为潍坊市特级教师。
三是推进学前教育提升工程。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所,已有11所投入使用,2所主体完工,全面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双中心园建设,已完成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完成投资5415万元,5处镇街建成双中心园。创建“潍坊市普及学前教育先进镇街”2处,目前已有10处镇街入列。新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7所,是今年潍坊市通过评审省示范园最多的县市,也是我市历史上一次性通过评审最多的年份,科学保教质量实现持续提升。
四是推进基础教育布局优化工程。深化5个高中教学管理区和17个义务教育学区建设,组建21个城乡“微学区”教育联盟,统筹招生、教师、课程、教学等资源,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推行市直学校集团化办学试点,第一实验小学与永安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与红旗小学,恒涛双语实验学校与姜家屯小学组成办学集团,实行名校带弱校的方式,扩增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区建设,改革招生政策,严格按照划片阳光招生,有效化解了跨区择校难题。
市委市政府第一批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灵石
2017年上海市毛针织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新建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网格管理
我市两家企业获评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公交车上嬉戏打闹惹人烦
高密市推进“四大工程”完成年度满意答卷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生时装秀上演
建始县园林局:顶酷暑 修路灯 排隐患
肖毅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小组到建阳区水东小学复查
中原银行开封分行梁彦岭行长深入支行体验柜面业务调研指导支行业务营销
北京快速公交1号线今年“梳起大辫子”
违规发放津补贴3.4万元,福利院院长受党内警告处分
咸阳市举办纪念5·23《讲话》暨弦板腔挖掘保护创编音乐会
一周内发生多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鹿寨人要注意了!!!
广州交警部门的2017:新科技和新模式让交通更有序
两江警方打掉一特大诈骗团伙 警方提醒:不可轻信所谓“网上金融分析师”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规范性文件学习专题辅导讲座
鱼菜共生 IT男跨界当起农场主
我市用三年打造升级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