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


■本报记者 鲍童
入伏以来,高温天气如期光临济宁大地,我市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黄色、橙色预警。气温也像铆足了劲往上飚,白天有突破37℃以上的酷热天气,夜间最低气温也逼近30℃。然而,就算天再热也有一群人依然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为市民群众保障夏日的一份清凉。
巡电 保障万家清凉
背着十多斤的工具包,穿着长衣长袖、戴着密不透风的安全帽,每天行走超过7、8公里,在烈日炎炎下,为了保障千家万户的清凉,有这样一群人让人肃然起敬,他们就是电力巡检工。
7月26日上午10点,室外气温已高达38摄氏度,烈日炎炎,野外的热浪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济宁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检修一班的吕修峰、徐立驰和李斌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工作。
中午的阳光毫无保留的照射在大地上,刚走下巡检车的一刹那,蒸腾的热浪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而巡检员们当天所要巡检的是110千伏宁铁线,沿线的塔杆不少都建设在田间和杂草深处。有些杂草已疯长的有半人高,被遮挡得密不透风,体感上比外面更加让人不舒服。此时的徐立驰身上早已是大汗淋漓,汗水浸透了上身的工作服,他告诉记者:“高温下巡线,工作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像‘披荆斩棘’一般,为了防止被树木和杂草刺伤,长裤长袖的工作服和安全帽不管多热都必须要穿戴整齐。”
据了解,目前济宁供电公司的输电线路遍布全市范围的2400公里,而输电线路巡检员仅有12名,“每次巡线都是对体能极大的挑战,烈日当头,背着十多斤的工具包,每人每天规定的直线巡视距离为5公里,算上需要绕行的路,行走距离都超过七八公里。”已经巡视输电线路30年的吕修峰感慨地说。
繁忙暑运 温情服务
在繁忙的济宁汽车总站候车大厅,因为暑运的到来,乘客要比平时多了不少。人头攒动之间,虽然候车厅里空调开的非常足,但依然让人感觉到暑运的“热力”。
暑运的“名头”并没有春运大,但是从客流总数来看,暑运的持续运力与春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春运的客流高峰时间相对较短,而暑运客流量从7月初到9月初都维持在“高位”。“现在每天的旅客量都突破了上万人次,加上‘入伏’以来,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旅客买错票、丢手机、拿错行李的情况时有发生。”济宁汽车总站客运部部长邓睿告诉记者,在暑运期间,旅客多以短途回家探亲,及外出游玩居多。她们每天都要在候车大厅里不停的巡视,以便能及时的处理旅客的各种诉求和突发情况。
就在前几天,邓睿通过微信远程解决了乘客买错车票的问题。当日,身在济南的乘客小周,本来要买济南开往济宁的车票,但是在网上买票时却不小心买成了济宁开往济南的车票。“她也是在临上车前才发现自己买错了票,没办法处理,才打电话到我们值班室,值班室又转给我帮她处理的。”邓睿告诉记者,通过微信一步步的交流,已确认事实经过和旅客身份后,仅用20分钟,小周就顺利登上了回济宁的客车。在邓睿的微信通讯录里,存储着许多因为“马虎”寻求邓睿帮助过的乘客的微信。
炎炎夏日,一杯清凉解暑的绿豆汤,为暑运期间的匆匆乘客送来了一杯夏日的清凉。“我们加强工作人员为乘客服务力度,为乘客送上绿豆汤,让乘客防暑降温。”邓睿告诉记者,每天汽车总站都会为乘车准备三大桶的绿豆汤,由工作人员在候车大厅发放。同时,车站的“雷锋志愿服务岗”,还为往来乘客免费提供爱心行李搬运车、便民药箱、针线包、晕车药、防暑降温药等多项服务,不仅在炎炎夏日里为乘客带来了便利,也赢得了市民的称赞。
坚守工地 确保道路早日畅通
稠密细长的钢筋条,没有任何遮挡的工作环境,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工地上一切东西都变的有些烫手。在任城路-王母阁路升级改造及综合管廊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建筑工人正冒着高温紧张施工,以确保工程按质按期顺利完成。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因为钢管在夏季温度会被晒的非常高,触碰皮肤容易被烫伤,所以即便是在夏天工作也必须穿长裤、戴上特制手套,有些施工过程中还要换上长袖的衣服。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这里的工人一坚持就是8个多小时。
而在工地最高塔吊工,也并不会因为有凉风作伴而轻松许多,反而被铁皮包裹下的塔吊,会变得像桑拿房一样闷热难耐。“一年中夏季是最难熬的,阳光直晒,驾驶舱内温度常常会高达四十多摄氏度。抬头看到的是烈日,低头看见的是钢筋水泥,唯一的感觉就是热。”太白湖新区某施工工地塔吊工袁帅说。而更加辛苦的是每天要背着水上塔吊,“一天起码要背两次,每次将近5升。不仅是为了喝水解渴,也是为了打湿毛巾用于降暑。”袁帅说。
每天高强度的工作,施工方为预防工人中暑,也做了大量准备。“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医护人员,也有大量了防暑降温的药品。”工地现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中暑,矿泉水、茶叶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日三餐有解暑的绿豆汤、冰镇西瓜,雪糕也时常提供。此外,我们在宿舍、值班室安装了空调或风扇,24小时供应淋浴。”
走了没一会,汗水就浸透了身上的工作服。■记者 鲍童 摄
巡检员们检查塔杆。■记者 鲍童 摄
摘下安全帽已是大汗淋漓。■记者 鲍童 摄
在我市道路改造施工现场工人们休息之余补充水分。■记者 鲍童 摄
止不住的汗水。■记者 鲍童 摄
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工作状态不减。
■记者 鲍童 摄
济宁汽车总站工作人员为一位老人送上防暑绿豆汤。■记者 杨国庆 摄
客运部长邓睿手机里“马虎”乘客的微信通讯录。■记者 杨国庆 摄
济宁汽车总站温情服务班工作人员在为来往旅客送上防暑的绿豆汤。■记者 杨国庆 摄

有一种美丽叫坚守
“鸿雁书屋”落脚青城驿站
内江经开区:开展精准服务提高就业能力
市人大视察市直单位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情况
江西宜春:留学生体验中国新农村
高温下的坚守
市政府召开2018年第14次常务会议 研究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等
王东峰参加指导石家庄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
一季度重庆市交通建设投资开局良好
关于举办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
十堰名师解读2018年高考大纲 点拨备考策略
厉害了我的国 幸福了我的家
曾赞荣在乡镇、街道和系统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上强调以首善标准打造基层党建示范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抚顺召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
做好四个再发力彻底改变软弱涣散情形
全国划定“两区”现场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眉山市农业局调研河长制化肥农药减量工作
主流热点 将继续围绕新经济展开
优秀县委书记是啥样子的?江华瑶胞:我们这里有答案
青岛曝光25起交通违法行为 有人捡驾照换上照片就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