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园区

    田营园区组建于2005年,是以再生铅循环利用为主导的专业园区。园区成立之初,仅11家从村内搬迁出来的冶炼厂,产值17亿元,税收3700万,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园区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和产业链条延伸,在短短的几年内催生了一个百亿园区,形成了再生铅冶炼、蓄电池生产、塑料加工和铅化工四大板块,2012年实现产值140亿元,上缴税收5.3亿元,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再生铅循环产业园区。
  一、循环经济——田营园区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循环经济是上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入的一种发展理论,先后与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各地进行实践,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分两个批次在全国重点行业、单位和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田营园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2008年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2010年至2012年国家把开展城市矿产基地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分三批确立了29个示范基地,田营园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近期行动计划》,进一步理清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和目标,涵盖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田营园区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自成立之初,就引入了循环经济理念,从回收到冶炼、从极板到电池,到2008年实现“进来一只旧电瓶,出去一只新电瓶”的闭合循环,带来了产业迅速集聚和规模扩张,先后获得四块国家级牌子,一度成为界首市的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位于阜阳市八个省级开发区之首,在全国再生铅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再生铅的产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极板蓄电池的产量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拥有规模、产能、产业、科技、人才、人和六大优势,取得了经济、社会、资源、环保四大效益,在全国开发城市矿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先导示范意义。
  二、生态建设——田营园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新循环经济学提出了5r理念,在原有3r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再思考和再修复,即生产的目的除了创造社会新财富以外,还要修复和维系被破坏的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生态系统,实现两种财富之间的循环。田营园区自1999年从村内搬迁到陶庄湖以来,虽然结束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村庄污染格局,但受当时观念、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局限,粗放生产的线性模式仍然继续沿袭,对环境的破坏较大。自2005年组建园区以后,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环保是第一生命”的战略思想,确立了循环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先后实施了三次大的技改,污染物的排放量受到严格控制,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了企业的小循环和园区的中循环、社会的大循环。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和监管执法的推进,新的准入条件对园区产业形成倒逼态势,一方面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需要把生态建设提上行动日程,列出时间表和修复方案,分阶段加以推进,确保自然生态的承载力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田营园区适时提出了建设“五型”园区的新的发展版本,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文化引领型、生态园林型,其核心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修复自然生态。
  1、抓节能减排,推动产业升级
  循环经济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国外曾提出过“四倍跃进“理论,即以一半地资源消耗实现两倍的效益,这其中要有技术支撑和产业引领。今年以来,园区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四大产业联动。一是华鑫集团投资10个亿,引进国内一流的液态高铅渣熔池熔炼富氧侧吹冶炼技术,向智能化、一体化、清洁化生产迈进,并通过改制把14家分散的公司凝聚成两家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实现由舰队向航母的升级。二是天能、华宇等极板企业按照准入条件的要求,一方面对原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确保三废达标稳定排放;另一方面引入新的生产线,实现产能和技术的同步升级;三是塑料加工重组,成立华鑫再生塑业公司,统一名称、统一财务、统一治污,变散乱无序为规范达标,通过延伸链条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清洁生产。四是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新技术,推动氧化铅产业规模扩张,提升竞争力。四大产业联动升级,凸显节能和环保,将使田营园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和制高点,努力打造园区产业的升级版。
  2、抓防护林扩围,构建天然屏障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元素,植树造林是顺应自然、调节生态的重要手段。园区自2005年成立以来,每年都要投入上万元资金,增加防护林面积,有效实现了园区与周边村庄的绿色隔离,目前防护林面积已达到2600亩。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园区周边500米以内的耕地将逐步退耕还林,防护距离以内的村庄将整体搬迁,梯次引入新的四季常青树种,增加纳污吐新的能力,在园区四周新增一个上规模的绿化基地,总面积要达到4平方公里,使园区在林木的合围中改善小气候,提升空气质量,构建园在林中、厂在绿中、四季皆春的生态体系。
  3、抓沟塘改造,再现活水源头
  田营园区原为陶庄湖,境内沟塘众多,仅规划区内就有沟塘6条,总面积达0.5平方公里。自去年以来,园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建成区经三沟、经四沟和纬一沟、八一沟的改造,总长度达2.5km,包括清淤、护坡、硬化、绿化等工程内容,使“四沟五塘”连为一体,使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管网和治污设施,全部实现达标排放,让园区再生水循环流动,实现自我净化。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南侧规划占地100亩的双湖公园,修复原有生态,增设人文景观,打造水上生态园区,提升园区的品位和档次。
  4、抓园区绿化,建设美丽铅都
  园区绿化是建设美丽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生产环境的重要举措。自05年建园以来先后投入绿化资金1000多万元,引入抗污能力强、生态效果好的苗木花草30多种,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严格绿线控制,既有园区层面的整体布局,又有厂区内部的绿化补充,点线面结合,乔冠搭配,花草映衬,季节递补,基本实现了园区绿化无空白,整体覆盖率达到25%以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官效果。同时加强苗木管护,划分责任区,配有专职绿化人员,做到绿化维护常态化,一年四季树常青,为园区及周边居民缔造一个天蓝、水清、草绿、地净的生产生活环境。
  5、抓文明创建,提升环保水平
  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园区每一个企业、每一名职工都来关注园区环境,珍惜治理成果,参与共建共享。开设绿色大讲堂,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业内环保专家、职能部门及环保志愿者开展讲座,给车间主任以上管理人员洗脑入心,设立公益宣传牌,突显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理念。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对偷排乱倒行为,严管重罚,实行零容忍。做好日常保洁,建立专职队伍,及时清运处理垃圾。加强对一线职工的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程序,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职业病。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设施健全,运行规范,记录完整,生产废水循环使用,其他“三废”稳定达标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的重大战略,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田营园区将坚守“发展是根本、环保是生命”这一理念,把生态建设融入于产业发展,立足于生态修复,着眼于产业升级,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努力降低环境成本,减少环境负债,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把田营园区建成全国一流的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为全国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我市获批省级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城市
大学生买房打8折 这座大城市为“留人”下血本
极地海洋公园捆绑销售提高票价?误会系票商营销噱头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答问
餐馆里鸡蛋频频不翼而飞 原来是黄鼠狼们“联手作案”
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园区
凤岗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
铜陵学院大学生国庆“卖画”穷游南京
我县大力推进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
下雨天湿雨伞“坐上”公交座位惹人厌
稀土高新区“4+2”工作模式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西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西安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西安市首席技师评选结果的公示
拒不履行义务!宿迁一老赖房屋被强制清空
韶关市人社局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整治保衡公路路域环境
全面加快项目落地速度
省运会皮划艇赛艇比赛基地建设进入第二施工阶段
教师节|怀化锦绣五溪商业中心向老师献礼
【粮食局】我市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今年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廉江市:林海武:“五个一”谱写基层党建和综治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