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8月2日举行的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调,要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新的时代坐标中树立更高目标追求,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赢得未来发展战略主动,着力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
连日来,我市相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积极行动谋划新举措,努力以改革再出发推动城市再跨越,创新治理方式,增强城市吸引力;用好市场机制,增强城市竞争力;塑造改革品牌,增强城市引领力。以开放新高度提升城市新能级,增强集聚全球资源能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构建枢纽经济发展优势。
攻坚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几十年,南京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南京又站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市发改委主任沈剑荣表示,发改部门作为深化改革的职能部门,既要当好改革的“设计者”,也要做好改革落实的“施工队”,要在抓好改革谋划的同时,狠抓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解放思想树立更高目标追求,是重要任务之一。沈剑荣介绍,市发改委将认真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和省委对南京提出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的明确要求,按照市委全会的要求,研究制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省会城市功能和首位度的意见。
同时,继续开展“三去一降一补”。持续做好钢铁产能化解工作,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工作。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抓好国有企业降杠杆工作,建立债转股项目储备库,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抓好扬子国投、地铁集团、东南集团等企业债“储架式”申报创新。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不见面审批”和“3550”改革,深入实施南京营商环境改革系列行动,出台《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实施意见》,制定10+1重点问题解决方案,并以“站在企业视角”形成《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1重点问题对策100条》,推动疏堵解难去痛的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回应企业重大关切,做到行政审批“受理前服务指导最优,受理后办结时限最短”。加强产权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研究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行动方案》。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继续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面完成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江宁区集成改革试点。加强全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上线试运行监测工作,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运用。
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做好南京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省“一带一路”交会点建设的规划设计,提高南京在省“一带一路”交会点建设规划中的战略地位。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创新园区体制机制
“市编办是‘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牵头部门。上半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市编办副主任张军说,今年初,南京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为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先进地区,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全业务一体化办理的经验做法已向全省推广。
张军介绍,下半年,市编办将按照市委全会部署,聚焦重点难点,下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受理前服务指导最优,受理后办结时限最短”,努力打造以政务环境为代表的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我市上半年已出台“放管服”改革年度工作要点,下半年将严格抓好落实落地,以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的突破牵引面上改革。其中,包括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保留的审批和许可事项,要逐一深入论证,除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
市编办还将重点推动点上的改革“盆景”集成为面上的“风景”,比如栖霞的“不见面审批”改革等,同时支持各区、各部门开展改革试点,创造更多先行先试的经验。通过不断试验—推广—再试验—再推广,推动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
此外,上半年,市编办着力创新园区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园区“放管服”改革,包括深入推进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的全链审批,分别将220项、165项审批权限赋予国家级开发区和15个高新园区。下半年,市编办将继续积极指导高新园区进一步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市级部门开通高新园区审批服务绿色通道,针对高新园区开展专项营商环境评价活动,为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服务。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市工商局局长钱建宁介绍,上半年,我市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市场监管,创新登记注册便利化服务举措,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商登记”,构建了南京工商全覆盖、跨平台、多方式的登记注册便利化体系,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创业就业和民生改善。全市新增市场主体 10.5万户,其中新增科创型企业1.3万家,同比增长31%。
钱建宁表示,下半年,市工商局将按照市委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广度扩展,不断激发市场新活力。具体来说,将着力深化六项改革,包括:全面推开“不见面审批”改革;广泛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继续探索扩大“证照联办”改革;以江北新区为突破全面推动“证照分离”改革;推行商事登记政银直通车服务;确保市场准入环境指数、竞争环境指数、消费环境指数“三大指数”争先进位等。
同时,市工商局将继续聚力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打造全国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体包括:创新市场准入政策,促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发展;放宽科创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大众创业创新等。(记者 邹伟 毛庆 通讯员 江晓峻)
蚌山区招商干部进企业“四送一服”
2018年湖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大冶市体育公园综合馆举行
全市法院 推进家事审判方式 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
正月十五闹元宵 悬挂彩灯需防火
援建进行时:易地搬迁 不落下一户
南京:改革开放再出发 激发发展新活力
缺陷产品召回滁州中心:谨慎选购儿童消费品
雷公镇发展绿色产业助脱贫
健身教练直播原创器械秀
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的解读
井冈山市文明交通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希腊外海发生6.4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王店派出所开展企业安全消防演练
漳浦县法院公开宣判恶势力团伙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
南明区政府召开第19次常务会强调为明年实现“开门红”奠定基础 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美收官
杭州公布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基本情况
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法治意识 望月路创建首个“零酒驾街区”
井冈山构建“学校共同体”深化教育均衡发展
龙岗力争打赢治水提质攻坚战 推动“生态高地”建设
乡村振兴·同心聚力 | 洪雅县举行森林康养新业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