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医疗人工智能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日前,由财新健康点与飞利浦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医疗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医疗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与此同时,不少传统医疗相关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也在纷纷引入人工智能人才与技术,进行相关布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变革发展。
《报告》在梳理当下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现状的同时,调研了国内数十家医疗人工智能企业,一方面对典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综合研究预判行业最新发展趋势。财新健康点运营总监赵国闯认为,医疗人工智能在中国有着先天发展优势:一方面,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有充足的医疗数据,为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基石;另一方面,中国足够大的医疗市场也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动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就已达96.61亿元,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据统计,自2013年到2017年,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共获得241笔融资。其中,2017年国内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公布的融资事件近30起,融资总额超过18亿元。到了2018年,资本对于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的热情依旧不减,仅上半年就有18家公司获投,总金额超过31亿元。而且,互联网巨头也早已重金布局医疗人工智能,大手笔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业务。
《报告》分析医疗人工智能商业模式认为,医疗人工智能在经历火热发展后,迎来了商业化的关键期。目前虽然绝大多数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尚未实现盈利,且产品大多还处于试验阶段,但通过不同业务模式已经可以实现一定的付费收入。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从事医疗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公司大致分为3类:创业企业、互联网平台和传统医疗相关企业。由于三者所具备的优劣势不同,商业模式也不尽相同。创业企业多与保险、医疗机构合作,售卖服务;互联网巨头们正在加快对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不过脸书网、苹果、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对跨界应用于医疗行业的项目关注较少,国内bat、科大讯飞等公司则更看重该市场。
不过,随着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其所面临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首先是缺乏标准;其次是缺少人工智能人才。在我国,既懂医疗又懂技术的复合型、战略型人才尤其短缺。(记者 吴佳佳)
农行宿州分行“惠农e贷”助农逾亿元逾千户
关爱困难学生 传递人间温暖
解读巴中市政府工作报告(5)
唐山市政府党组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合川区龙凤镇创新乡镇行政执法机制
医疗人工智能市场发展速度惊人
第五次巴中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召开
河南省财政厅、 民政厅、 卫计委联合调研许昌市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工作
蚌埠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部署会议召开
国家发改委:只进“一扇门”办理所有审批事项
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市社联举行会议
画出扶贫干群同心圆
5日风大 晴好继续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领域项目指南的通知
泸县召开2017年目标攻坚工作会议
中药炮制师百万年薪难招人 国内有资质的不足50人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高新区召开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市国土资源局党委副书记赵卫到青龙县两个帮扶贫困村进行慰问调研
全市停车场数据接入交警监管系统 违法车辆将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