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科协:耳朵触摸屏幕 让盲人轻松打手机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成为盲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
  如果说与明眼人相比,盲人使用手机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单手交互。盲人使用手机主要采用的姿势为一只手握持手机,将扬声器贴近耳朵,另一只手的手指摸索屏幕,听取语音反馈。外出时,一手或拿着盲杖,或牵着导盲犬,或在公交车上手扶栏杆,想使用手机就不那么方便了。另外在公共场合输入密码,听取私人信息时,扬声器放得声音再小,周围离得近的人也难免听到内容,泄露隐私。
  为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机交互课题组,设计了一套用耳朵与屏幕接触的新颖交互方式,并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容屏图像分析的智能算法,使得盲人也能轻松单手使用手机,语音反馈可以从听筒播放,解决了隐私问题。
  盲人用户通过耳朵与屏幕接触进行输入,听取语音反馈作为输出,完成完整的交互过程。对应于“手势”,从耳朵本身的特性出发,也具有一套丰富的“耳势”设计。盲人用户可以用耳朵在屏幕上执行单击、滑动、旋转、按压、触摸浏览等多种操作。用手指和手机屏幕交互,是保持手机不动而移动手指。与此完全不同的是,耳朵交互是保持头部不动,挪动手机使耳朵与屏幕的接触方式发生变化。这时,手机屏幕类似一块触控板,耳朵在屏幕上移动,即可听到不同坐标点的内容,如果听到了想要交互的目标,就可通过按压来选中。基于这些操作,盲人用户基本上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交互任务,如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浏览应用,等等。
  手指与耳朵完全不同,手指具有一定硬度,与屏幕的接触面积小而规整,而耳朵软,由多个部分构成,表面不规则,高低不平。这对图像算法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当盲人用户耳朵碰触屏幕并移动时,耳朵可能会卷起,导致图像发生形变,到底哪一点才是他的意图点,怎样才能比较稳定跟踪耳朵的移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喻纯课题组,一方面开展多人次的盲人用户实验,分析心理模型,收集意见,另一方面不断优化高速目标跟踪算法的设计,使耳朵的移动轨迹能被稳定获得,各种操作能被稳定识别。
  目前,耳朵交互已申请专利。喻纯认为,通过设计和开发这样一种新颖的耳朵交互,不仅能够改善盲人朋友在手机单手交互上的无障碍体验,而且希望引起更多人对信息无障碍的关注。   (中国科普网)

2017年度全市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名单“出炉” 快来看看都有谁?
[网评]开展“大学习”关键要“实干”
2018年莞港产业合作联合推介会举行 现场签约合作项目39个
宜章县:便民春风进万家税宣助力促发展
朔州军分区组织参训民兵在七里河义务劳动
衡水市科协:耳朵触摸屏幕 让盲人轻松打手机
江北新区打造国内精准医疗高地
徐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来我县调研教育工作
唐山:玉田建成科技服务云平台
[彭州市]2017成都时装周在彭州市开幕
漳浦县司法局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活动
内江市统计局四举措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郧西县发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奖励办法
治理污染大户,需打掉背后“保护伞”
“五一”小长假宁波增开多对中短途列车
文广新局:“艺术•生命•传承——钟天铎书画展”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我市评选出2017年度电子商务领域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
即日起至年底,鹤壁开展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治理行动
乐山市市长张彤到沙湾区处调研“5.21”灾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