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2017年年底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经贸强国“三步走”战略,中国已经吹响了进军贸易强国的号角。何为贸易强国?为何要打造贸易强国?政府、企业、行业商协会等需要如何协同加速贸易强国建设?本报特邀知名专家、企业代表、资深外贸人进行深入探讨。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贸易强国,贸易强国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
赵晋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贸易强国是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它不是基于量的投入实现的高速增长,而是依靠质的提升带来中高速增长。产品的研发设计、质量、技术、品牌、国际营销渠道及其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都将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作为贸易强国,更需在全球规则制定中发挥引领作用,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能力,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表面上看,贸易强国建设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改变,实际体现的是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贸易强国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产品有竞争力;二是企业有竞争力;三是拥有贸易话语权,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能体现本国诉求。
梁明(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贸易强国一般具有十大特征:一是贸易总额大,全球占比高;二是商品结构好,综合竞争优势强;三是贸易伙伴广,抗风险能力强;四是贸易主体强,全球竞争有实力;五是贸易方式优;六是贸易效益好,驱动能力强;七是营商环境优,市场决定性作用显;八是经贸融合紧,相互促进强;九是国际地位高,规则、定价等话语权强;十是本国货币硬,支付能力强。
彭吉荣(浙江东阳市吉荣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实现贸易强国,就是要提升产品质量并保持质量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国际贸易中更有主动权。
李双青(北大荒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走向贸易强国,需进一步提升定价话语权,在结算货币上能使用人民币。
中国为何在此时提出建设贸易强国?
赵晋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靠传统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虽已占据重要地位,但一直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这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需提升外贸发展质量,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经贸规则话语权,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打造贸易强国。
赵萍:可以从可行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来看。可行性方面,中国具备打造贸易强国的实力:一是中国具有贸易强国的产业基础。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供应体系;二是中国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根据《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2016年中国再次被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三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去年发布的世界五百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增长。必要性方面:一是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全球贸易与投资呈现恢复增长,全球产业布局面临复杂调整,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任务更加重要;二是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必须提升竞争力。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形式多样,中国是全球范围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必须改变低成本、低利润、低价格的发展模式,实现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的转变,打造贸易强国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梁明:十九大报告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部分提到“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打造贸易强国对中国而言,既重要又紧迫,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贸易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二、贸易强国建设是提升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保障。三、贸易强国建设是我国贸易大国建设的必然延伸。四、贸易强国建设是提高我国外贸发展质量的迫切要求。
彭吉荣:这是中国迟早得迈出的一步。就现在而言,我们和客户进行贸易洽谈,总体感觉主动权已经掌握了一半。公司一直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和迪士尼等全球性大企业合作,自身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公司通过采用智能机器生产,改进了设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和性能更加稳定,口碑在快速提升。
李双青:中国正在向贸易强国的方向发展。就北大荒而言,近几年企业集团化运营能力明显提升,人才和团队加快向国际一流的集团看齐,在产品等方面提出了“要做就做最强”的要求。相比以前,粮食储备和加工能力大大增强,尤其是杂粮加工、研发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更能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买全球、卖全球的局面加速形成。
建设贸易强国的难点是什么?应如何攻克?
赵晋平: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样,难在新格局,最集中的难点体现在突破上。贸易强国建设离不开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尤其需增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这需要推动服务业开放,在开放中逐步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推动金融、电信、医疗、教育有序开放。扩大开放需要政策体系、管理体制、营商环境等进一步完善,与国际高水平相比,在上述方面我国尚存差距。关键在于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建设贸易强国,要政府、行业商协会、企业等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政府要培育有利于市场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行业商协会要做好行业规范发展、政策解读宣传,充当好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打造比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经营水平。
赵萍:难点集中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2016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超过38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5万亿元,但占GDP比重仅为2.1%;二是很多企业主要靠规模扩张获得增长,盈利能力尚弱,“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等现象突出,尤其国有大企业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内部管理和管理体制的市场化程度不够。
梁明:贸易强国涉及的领域宽、内容多、要求严,难点众多。总体来看,贸易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商协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于研究机构来说,应对贸易强国的内涵、重点、目标、步骤等内容作科学深入地研究,对贸易强国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政府在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为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推动出口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传统优势向国际竞争新优势转变,由规模优先向效益优先转变;行业商协会要充分发挥连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解释好政府政策,服务好企业生产,协调好双方诉求。
彭吉荣:就目前而言,企业在加速设备更新,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资金相对短缺和人工成本高是企业急需解决的困难。从根本上说,企业要创新发展思路,通过经营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等,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提升附加值,从标准的遵循者、创新者到制定者,最终掌握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
李双青:企业要加快向一流的国际化集团学习的步伐,在经营理念、团队、品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再加把劲,向国际大粮商的方向迈进,掌握定价权。
作者:吴力来源:国际商报
关于北海市2015年(补报)、2017年(第二批)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公示
杨维:破解群众“办事难”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
市国土局召开全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报批推进会
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举行
怀化市12个闲置土地生态修复项目有序推进
三问“贸易强国”
市领导潘新潮督查凤岗镇“六类场所”消防安全
黄陂1.8万居民用水难,巡查组督办解决
盛家坝:开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专项整治
杨官林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思想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动员会议
您知道“世界无车日”吗?
怀化市政设施维护处抓紧修补人行道板
恩施市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和家属同上廉洁课
嘉实集团出台2018年内审计划,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天子山景区:往返步行6小时夜送游客下山
勉县下硬茬整治秦岭生态环境
开车聊微信引发惨剧 北仑一男子出车祸不幸身亡
聊城将专项督查春季大气污染防治保持高压态势 避免污染反弹
网民献好策 市长送礼物
瓯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