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国际论坛在沈举办


创意设计的魅力有多大?几元钱成本的马克杯,加入“如意”设计元素,市场售价398元,持续热销超过6年;普通应急排水车,旧貌换新颜后,价格翻涨十倍有余;一条焊接流水线,重新规划设计后,上亿元的订单分秒而至……这些真实存在,仅为冰山一角。
步入文创时代,创意设计的力量,已超出人们的想象。5月27日,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拉开帷幕,创意设计国际论坛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举办,来自国内高校、新闻出版、文创企业等领域的创意国物、设计大咖齐聚一堂,共议创意设计的魅力,500人报告厅座无隙地。
大咖论剑,为文创产业发展把脉
创意设计,看似很远其实很近。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科技的普及,文化产业被注入了更多的创新精神,触角延伸一、二、三产业,触及百姓生活,形成了支撑国民经济的综合性产业。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高政作为首位演讲嘉宾,一语中的。文化和创新的契合,文创产业兴起,创意设计占据重要地位。
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正林表示,文创产业是创造性产业,是进入新经济时代,文化和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的一种新经济现象。目前,文创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文创产业的市场潜力,许正林列举数据: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文化及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8732亿元,同比增长12.9%。按此推算,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占GDP比重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新锐观点,台下观众听得“解渴”
创意文创产品必须有“根文化”,必须加上生活元素的设计,这样才能打动人心,才能让买家掏出钱包。掏得越多,说明创意设计越成功。好合苑文创品牌执行长、北京故宫文创商品研发基地总监杨琦兰发表观点,创意设计是美学设计,更是实用设计,市场价值是一个衡量标准。
手机直播打开了非遗发展的新天地。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的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现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达到1372个,省市级非遗数量更加庞大。基于手机直播技术,让更多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他们整合后打造非遗小镇或非遗聚集区,也是城市转型升级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
获得“创意大国手”称号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永亮发表观点称,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数字创意产业已从视听时代过渡到虚拟体验时代,这是一个跨越性的转变,满足虚拟需求的创意设计,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论坛上,七位嘉宾的演讲生动而精彩,发表的新锐观点让观众张先生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场论坛让我很解渴。关于创意设计的论坛,我以前参加过不少,但像这样有真知灼见的论坛还很少。我也是从事设计工作的,论坛中的很多观点都为我今后设计作品指明了方向。”
点石成金,分享创意设计实例
创意不是遐想,设计也有其规律,好的创意设计更能“点石成金”。论坛上,杨琦兰与大家分享了创意设计的典型实例。海水纹晚宴包、必中(粽)小挂饰……他设计的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遵循着这样的设计理念:设定目标消费者—找有根基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文化创意。
杨琦兰介绍,因珍宝太多,台北故宫不知道展览什么。游客进去参观,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看了什么、出去宣传什么,是需要博物馆来告知的。经票选,“翠玉白菜”被认为是最容易讲述的,于是在台北故宫的力推下被捧红了,之后各类相关文创产品随之而来,现在衍生品已达3500种。
高政表示,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加速融合,成为文创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以喜马拉雅FM为例,只是一个传播载体的转变,不仅让它拥有500万音频主播,成为最大的声音宝库,而且激活了全国4.5亿用户,如今每人日均收听时长128分钟。2017年6月,喜马拉雅发布的小雅AI智能音箱,凭借着“动口不动手”创意设计,发布当天就销售了5万个。
华特·迪斯尼的实例,也让现场观众印象深刻。他是创意设计最成功的人,1926年他开始制作动画电影,通过米老鼠、唐老鸭等一批生动的形象吸引观众,如今业务已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等,《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迪土尼以520亿美元排名第18位。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孙明鑫
欧亚研修班学员感受沈城“创意时代”
在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实验室,欧亚研修班学员观看机器人动作展示。安呈浩摄
创意点亮生活,设计提升生活品质。5月27日,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在东北大学启幕,来自2018年欧亚国家广播电视中高层管理人员研修班的25名外国学员参会,现场感受沈阳厚重的创意底蕴。听完国内外创意设计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演讲之后,斯洛伐克Dimension(维度)杂志社总编、社长罗伯特·马特约维奇坦言,看得出,在中国,在沈阳,处处迸发着“创新创意”的火花,沈阳创意设计周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实现国际文化交流、激发创意才智的平台。
当日,研修班的学员还参观了东北大学和沈阳城市学院。在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东北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14级本科生王世雄现场展示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服务机器人,车辆工程专业15级本科生王坤展示了无人驾驶智能车,资源学院采矿工程专业14级本科生刘汉通展示了3D打印作品,东北大学Action(行动力)团队展示了竞赛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通过介绍,嘉宾们了解到,通过每年投入上百万元设立的创新创业卓越奖学金和“校长奖章”,以及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东北大学为创新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优质资源。图案资深编辑帕琳娜·莱德泽维奇惊叹地表示,从学生们积极的精神风貌可以看出,沈阳的学生们创新热情很高涨,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十分热爱。她相信只有在热爱中才能创造出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发明。她为沈阳的创新学子点赞!
在沈阳城市学院白卿宫会议室,校长于存雷等热情接待接待了研修班嘉宾一行。嘉宾先后参观了学生社区、影视传媒学院非编工作室、影像创作实验室,他们对学校的影视硬件和学习环境赞不绝口。嘉宾们还来到学生大创工场类人足球机器人工程中心,机电工程学院类人足球机器人研发团队正在紧张备战加拿大世界类人足球机器人大赛。当他们听说同学们在绍兴举办的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斩获冠军时,立即与同学握手合影,并衷心祝福同学们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
在舆情研究所、融媒体实验室和演播大厅,“老外同行”更是看得仔细,连连说“设施场地比我们的还要好”。来自东帝汶部长理事会部门主任路易斯·苏亚雷斯告诉记者,他非常期待东帝汶政府能够选派更多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者来到沈阳的大学进行学习,促进当地媒体制作出更多优质的新闻节目。(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黄超)
“盛京满绣”获专家点赞
李浩摄
5月27日晚,来沈参加中国·沈阳“盛京满绣”艺术产业化论坛的曹保明、刘华、苑利、陈丽华、江帆、周建军、李宏复、勇新泉等专家学者,在观看了“盛京满绣”展览后,一致好评道:“盛京满绣确实很漂亮!”
盛京满绣第四代传承人杨晓桐现是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特聘客座教授,她的“绣春秋”工作坊为“沈阳市文联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992年至今,她创作了上千幅作品,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全图、《九凤鼎》等。她还曾为杨澜、章子怡等名人绣制服装。
作为沈阳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满绣艺术为讲好沈阳故事,传播好沈阳声音,树立好沈阳形象,壮大艺术产业的规模,打造沈阳艺术产业品牌,带动引领辐射其他相关产业的衍生发展及沈阳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今天(28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沈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中国·沈阳“盛京满绣”艺术产业化论坛将在沈阳故宫拉开帷幕。(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陈凤军)
“创意沈阳”让我留在这里
——访创联盟秘书长、丰美传媒总经理冯晓霞
“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昨日开幕,承办方负责人——创联盟秘书长、丰美传媒总经理冯晓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活动将时尚、艺术、设计、创意资源进行了整合升级,综合运用创意设计和相关的科技手段,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并推进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沈阳的创意设计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
冯晓霞200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工作,成绩斐然。她还收到过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外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但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在沈阳创业。
“沈阳,为什么能把你留下”?
“我爱沈阳!这个城市的文化质感、历史积淀都让我着迷!更重要的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在沈阳度过,在沈阳接受的高等教育让我有能力在创意设计领域站稳脚跟……”
打拼创业、追逐梦想多年,冯晓霞已经成为沈阳创意产业的风云人物,沈阳的变化她也看在眼里,“创意沈阳、文化沈阳、品质沈阳、时尚沈阳……我的眼中沈阳已经脱离了重工业城市的旧貌,魅力无限、生机勃勃。”更让冯晓霞欣慰的是,近几年,沈阳的创意设计行业走出了东北,在国内、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今,行业内一线的学术活动以及重要会议中,都有沈阳人的身影。沈阳人的创意设计作品也频繁刊登在国内一线媒体,在国际舞台上屡获大奖佳音不断……我为沈阳骄傲,也希望有一天沈阳因我而骄傲。”
“设计周”为推动沈阳的蓬勃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的承办方,冯晓霞带领丰美传媒团队参与了很多系列活动工作,比如在地铁里做创意设计展览,在万象城做城市创意艺术设计展……常常忙碌到清晨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但记者眼前的她依旧神采奕奕,“做喜欢的事,让沈阳变得更具创意,这项工作让我充满激情。”
冯晓霞的团队还参与了沈阳创意设计周中另一主题活动“沈阳文化创意大赛”中,号召国内外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人才,共同为沈阳的伴手礼贡献智慧。“当更多的人带着沈阳元素的伴手礼回家乡,就能让沈阳故事、沈阳声音、沈阳形象得到更好的传播。”
她说,创意产业是为城市发展提供澎湃动力的新引擎,也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创意设计周,能让创意设计走进公众视野,提升整个城市对于创意设计的关注度。而文化素养的厚度和公共审美水平的提升,又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也为推动沈阳的蓬勃发展打下基础。”
集结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
“做好创意设计领域的‘服务员’,是我的目标,”采访中,冯晓霞的这句话让人记忆犹新。近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将国内国际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引进沈阳,曾邀请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先生、国际影响力建筑师马岩松先生等,到沈阳举行大型专场演讲,通过学术交流提升行业发展,同时将沈阳的创意设计人才和优秀设计作品推向全国,展示沈阳的创意文化能量,释放沈阳设计的影响力。
目前,沈阳正处于向创新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创意设计产业也成为发展潮流。冯晓霞说,如何更好地带领企业、甚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创意产业,关键在于抓紧和吸引人才,而恰巧此次创意设计周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将沈阳的创意设计人才推广到国内国际,并将国际力量带进沈阳。她也希望,把沈阳的创意设计周办成品牌活动,可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王秒/文
非遗“迈出去”才能“活下去”
“创意设计周”给非遗手作产品找市场
5月27日,作为第二届沈阳创意设计周铁西分会场的重头戏,奉天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正式启动,为非遗手作匠人和他们的作品走向市场打开了一条新路。
宋玉艳的手艺是家族传承下来的,到她这里已经传到了第三代。虽然在圈子里小有名气,但一直没有好的展示和销售渠道。“如果手艺都困在自家门里,很可能就失传了。有了这样的平台,未来才有非遗手作的更大空间。”宋玉艳说。
非遗只有“迈出去”,才能“活下去”。同样入驻到奉天记忆文创园的还有市级非遗蒋永华炭精画工作室。蒋永华介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想要大幅的黑白照片,都要找艺人把普通照片放大后,再用炭精描绘下来。现在,这门手艺仍然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记者了解到,“奉天记忆”正与境内外企业进行合作,将设计院校与文创相关的学生作品进行产出和销售。
当日,奉天记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还与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就文化衍生品合作举行签约仪式,计划推出富有文化价值的沈阳特色旅游产品,让游客通过这些特色产品记住沈阳。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叶青

晋城:腊梅花开
郑光照主持召开市政府第三十次常务会议研究生态保护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工作红线划定等工作
市振兴桃园宾馆携手市残联聋协开展“扶贫助残温暖残疾家庭”爱心行动
景德镇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2018年第一次会议召开
坚持从严从实,确保取得实效,高新区—— 高标准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
创意设计国际论坛在沈举办
马应龙痔疮膏又被美妆博主推荐了,它的饼干你敢吃吗
惠来县党政干部热议揭惠高速通车带来新机遇
2018丽水半程马拉松赛昨鸣枪开赛
东至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见义勇为】罗永平
省厅第一巡察组召开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巡察机构工作座谈会(图文)
涟源市调度娄底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
我市组织收看收听全省审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攀岩基地:过一把“岩壁芭蕾”瘾
达成采购意向3120万美元!这些中东欧产品最受欢迎
省督查组到我市开展旅游安全专项督查 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高县畜牧水产局专业指导 助推产业扶贫
退休人员可免费学围棋和书法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设项目“区域评”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