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科学储粮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经过了一年的辛勤耕耘,又到了秋收的季节,为了储好秋粮,使劳动成果颗粒归仓,应利用科学储粮方法,促进产后提质增收。下面将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种的产后保管减损方法提供给农民朋友们参考。
一、玉米产后保管
(一)脱粒前的保管
1.上栈子。用向日葵秆、玉米秆、高粱秆或者钢网打成帘子,然后竖起,做成圆形或长方形,里面填装玉米穗。注意栈子不能过大,底部垫起20厘米以上,以直径2米,高2米为宜。
2、码圆柱形堆。玉米穗尾部朝外,尖端部分朝里,按圆型码放,然后里面填充。注意码堆不能过大,要垫底20厘米以上,一般以直径1米为好。
3、码趟子。玉米穗的尾部朝外,尖端部分朝里,码三至四穗趟,要垫底20厘米以上,注意码趟不能码得过宽,趟与趟之间留10厘米的距离,保持良好的通风。此方法适用于玉米数量过大或不具备上栈子等储存条件的农户。
脱粒前的保管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玉米穗在上趟、上堆、上栈之前,必须去净玉米苞叶。第二,必须挑出青穗,因为它是霉烂的中心穗,挑出的青穗可用作牲畜饲料。第三,在上趟、上堆、上栈之前,必须打好底垫,垫底主要用高粱秆、玉米秆、向日葵秆等硬秆,有条件的农户最好用木头。第四,在玉米穗保管过程中,最好准备一些塑料布,如果遇阴天降雨,可以进行苫盖。
(二)适时脱粒
1、选棒脱粒。在脱粒前,应挑出生霉棒、未熟棒,掰掉瞎尖子。
2、适时脱粒。脱粒时间在12月1日以后为宜,脱粒前应准备一处固定、整洁、宽敞的场地。如果没有,可选择一处平整的地面,浇上水冻实后再脱粒,可减少土粮损失。选择平整干净地面脱。
(三)脱粒后的保管
玉米脱粒后,如果在4月中旬之前未出售,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选择码风垛、晾晒或烘干等方法降水。农户自留玉米如需过夏保管,要先把玉米水分降到14.0%以内,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科学保管方式
二、水稻产后保管
1、水稻收割后,应充分利用晚秋气候干燥的有利时机,采取码堆、码垛等方法晒穗降水,并尽可能延后脱粒时间,以达到脱粒前多降水的目的。
2、强化场院整理,清除杂质,扬净瘪粒,减少未熟粒,提高水稻质量。
3、水稻脱粒后,特别是在气温高、水稻水分大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直接落地堆放,尽量做到分水并且离地20厘米以上堆放。
4、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对粮堆提前做好苫盖准备,发现雨雪天气,及时进行苫盖。
5、农户水稻的过夏保管,应保证水稻干、净、饱,即水分在14.5%安全水分以内,清除杂质和瘪粒。可采用袋装或小囤装,经垫底后,堆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环境中。
三、大豆产后保管
大豆因收获较晚,受气温较低的影响,导致水分偏高。为保证大豆安全保管和便于春季晾晒,要对高水分大豆扬净、清选,采取晾晒、码风剁等措施,及时降水,确保粮食安全,减少损耗。
大豆保管应注意三个关键问题:1、科学降水。大豆降水主要是采取晾晒降水。晾晒时,要注意粮面辐射温度不宜超过15℃,以免因强烈日光暴晒引起爆腰,降低品质。晾晒大豆最好在3月份以前进行。2、防止吸湿。大豆的种皮薄,脐部有发芽孔,极易吸湿膨胀导致生霉变质。因此,需做好防潮工作。3、防止赤变(又称红眼)。大豆水分在13%以上,温度超过25℃,易出现赤变。因此,储藏大豆可采用袋装或囤装,经垫底后,堆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大豆的保管方法也可参照玉米的保管方法进行保粮。

渝北龙溪:结婚65年老伴第一次献花 张婆婆流下幸福的泪
黄冈多项指标位居全省旅游发展评价报告前列
新春致辞
河源日报爱旅行俱乐部倾情推出国庆特惠线路 广西观梯田  江西探瓷都  海南赏海景
新华网评:“最本质特征”入宪的三个理由
农户科学储粮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环境保护税全面开征 600多户企业需交“绿色税”
湖润镇:三方见面激发贫困户脱贫动力
助力夜市发展 “舌尖上的夜海口”系列评选活动启动
今年成都将开通地铁1号线和3号线沿线 运营里程达2百公里
8月19日6时至20日6时烟台全市平均降水72.8毫米
爱心接力 祖孙三代救护受伤白鹭
巴基斯坦公交运营企业代表团抵青交流
围墙过高遮挡光线
加强截污治污措施 切实改善浏阳河水质
振奋人心!你所期待的5G,马上就要!来!啦!
蚌山区招商干部进企业“四送一服”
2018年湖北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大冶市体育公园综合馆举行
全市法院 推进家事审判方式 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
正月十五闹元宵 悬挂彩灯需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