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四级联动打好新型城镇化牌

洛阳打好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牌的抓手,就是坚持“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着力实现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特色镇、美丽乡村错位发展、竞相发展。
新安县南李村镇懈寺村崭新的村民住宅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南时,强调要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加快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在拓展更大更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洛阳打好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牌的抓手,就是坚持“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着力实现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特色镇、美丽乡村错位发展、竞相发展。
  近年,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构建“四级联动”城镇总体布局,加强中心城区与六组团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一批中心镇、特色镇和美丽乡村,持续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既方便了群众生活,也提升了洛阳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民俗文化墙
“一中心六组团”:打造洛阳城镇化亮点
  实施组团发展,是市委、市政府放眼全局、立足实际,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放眼全局。进入“十三五”以来,按照国家、省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我市加快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但与省会郑州对比,我市县域经济差距较大。坚持组团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落实新的战略定位的必选项。
  聚焦洛阳。我市中心城区与周边偃师、孟津、新安、伊川、宜阳、吉利之间距离都不超过30公里,而且都有重大基础设施紧密连接,都有河流、生态廊道自然对接。
  洛阳,具备组团发展条件。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洛阳城市发展新蓝图:统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古今辉映、板块互簇、山环水润的城市形态风貌,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现代化城市。
  实施组团发展战略,科学规划是首位。去年,市规划局牵头通过公开招标,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等地的新理念、好做法,科学编制了“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加快中心城区与组团、组团之间的交通连接,是推进组团发展的关键一步。洛偃、洛吉、洛宜等六组团快速通道不断完善提升,组团高速新安—宜阳—伊川段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以大交通聚人气、增物流、促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组团县(市)区提质增效,“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成为洛阳现代城镇体系的最大亮点。

嵩县车村镇白云花谷
县城提质:带来满满获得感
  县城,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按照“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各组团县(市)区相继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加快与中心城区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实现错位发展。
  当前,全省正在全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我市偃师、孟津、新安入选全省首批试点。
  两年多来,各县(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重点实施了县城市政道路、供水、气暖、环卫设施、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电力通信、综合管廊、污水处理、“两区”建设等“十大提质工程”,积极推动县城提质扩容。
  以孟津为例,该县按照“老城大变样,新区聚人气”的发展思路,安排了道路、公园、垃圾集中处理、湿地、水厂等在建、续建项目60余个。
  初秋的孟津,这两年县城提质带来的变化令人欣喜:
  走在大街小巷,抬头看到的是葱郁的绿树、美丽的屋顶,空中电线“蜘蛛网”已难见踪影;桂花大道按照“城市双修”理念,统一完成了抛屋顶改造和沿街立面提升,新中式的建筑风貌令人眼前一亮;在县城繁华路段利用机关单位空地改造了1167个停车位,取消了主干道沿线停车位,还路于民,县城更加畅通;多数县直单位已拆掉围墙,通过拆墙透绿,打造小游园景观;瀍源公园、岭南生态苑等环城水系初具规模……
  和孟津一样,各个县城建设蹄疾步稳,吸纳了大量农民进城,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中心镇特色镇:古韵今风留住乡愁
  山明水润,清奇俊秀。
  位于嵩县的德亭天池小镇,沿街建筑青砖飞檐、古色古香,老墙老屋、老物老件,瞬间把人带回到原汁原味的农村,记忆中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
  去年以来,德亭镇按照“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植入建筑”的理念,对镇区进行高标准规划和建设,突出德亭道德文化,融入民俗元素,使建筑有了文化,有了根脉,有了风情,有了传承。
  在镇区环境提升的同时,天池小镇的旅游也热了起来。过去,天池路只是通往天池山景区的一条普通道路,少有游客停留。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路过此地,都愿意停下来走走。
  “犁地、放牛、捡柴、生火,这些场景被生动地描绘在‘农耕文化墙’上,磨盘、辘轳、玉米串等村民家中常见的东西也都陈设街边,感觉很美很惬意。”前来游览的赵素青不住赞叹,表示一定要带着孩子来感受这里的乡土韵味。
  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基础保障。
  和天池小镇一样,近年,杜康小镇、牡丹小镇、甘泉陶艺古镇、青铜小镇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初具规模,以三彩制作为特色主导产业的孟津县朝阳镇已获评全国特色小镇。
  “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看得见乡愁。”书写在天池小镇主干道景观墙上的这句话,成为我市中心镇特色镇建设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古韵今风的洛阳风貌,更留住了浓浓的乡愁味道。
栾川县叫河村美景如画
  美丽乡村:
  旧貌换新颜生活大变样
  在伊滨区舜帝庙村,道路两侧是白墙灰瓦的新中式风貌民居,统一建设的天然气管道已经实现“户户通”,配以枝繁叶茂的景观树、点缀其间的小廊亭,勾勒出一幅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不仅如此,该村还新建了生活污水管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集中改造了农宅厕所,农民生活实现大变样。
  不仅仅是舜帝庙村,如今在河洛大地上,美丽乡村建设正成为改善乡村环境、激活乡村经济、留住浓浓乡愁的有力抓手。
  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清洁等行动,越来越多的农村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实现华丽转身。
  去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市住建委牵头完成了《洛阳市美丽乡村住宅方案示范图集》。该图集借鉴了先进地区农村住宅和环境建设经验,结合洛阳豫西建筑风貌,将免费供农民朋友使用,为今后农民建房提供示范样本。
  实现“居美”,仅仅是迈出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步。近年,我市全面开展乡村清洁行动,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美丽乡村实现“路畅、街净、河清、村绿”,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让河洛大地的乡村越来越美丽,正在从规划逐渐变成现实。(洛阳日报记者 李东慧 图片由记者 常世峰 潘郁 刘冰 摄)
  基层声音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再看这几年县城的发展变化,增加了停车位、增添了街头游园、提升了夜间亮化、打通了断头道路、建成了环城水系……每一项变化都从群众期盼的小处入手,大伙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孟津县城居民周志华
  美丽乡村建设彻底改变了俺村的面貌,这样的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不少搬到镇上、市里的人,看到环境和配套逐渐好起来,又回村住了。
  ——伊滨区舜帝庙村村民马占军
  延伸阅读
  我市拉高新型城镇化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任务清单,我市自加压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明确提出2018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基本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到5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2%提升到63%。同时,2019年年底将实现所有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2020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由100个增加到135个。(东慧整理)

日照一汽车产业入选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今年六月我市将举办两场国家级乒乓球大赛
市委书记张文深深入邓州市、淅川县慰问困难群众
【中高考】进入4月高考信息将集中发布
静安区绿化部门召开闸北公园开园专题评估会
洛阳:四级联动打好新型城镇化牌
查获一死灰复燃“黑气”窝点
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第十三批信访件
崇阳县环保局改文风会风促进机关效能提升
沙溪镇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报名开始
扬州教育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 杨德仁院士回乡领奖致谢恩师
关于《福州市城区道路占用挖掘施工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
临沂建设"品牌临沂" 5年打造千家自主品牌
宝安区新安海富社区启动廉政建设系列活动
张庆伟在佳木斯调研时强调以产业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以过硬作风促进脱贫攻坚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召开
开展防震减灾演练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衡阳市泰力微量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搬迁项目环评受理公示
我市小戏《帮腔》入围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资助项目
李彦宏:百度的“简单搜索”没有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