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旅游委举办2017年度旅行社诚信经营培训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旅游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服务提质进级。12月26日,2017年度六安市旅行社诚信经营培训班在白天鹅酒店举办。市旅游委副主任王平参加培训并作开训讲话。全市旅游行业分管领导、旅行社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在培训班上,市旅游委主任王平对2017年全市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通报。
 
 
 
附:2017年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情况通报
2017年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情况通报
2017年以来,我市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旅游局2017年旅游市场秩序整顿“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专题部署,以解决旅游市场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投诉受理和案件查办为突破口,通过企业自查、市县督查、联合检查等形式,加大对各涉旅企业的检查、督查力度,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下面,我就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我委共开展各类随机抽查10余次,检查企业173家;全市共对17起旅游违法违规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对9家旅游企业、8名具体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合计125428元,没收违法所得7402元。
其中,“春季行动”期间,结合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专项行动,我委共对全市44家旅行社、分社及服务网点进行了重点抽查,形成检查记录表37份,现场检查笔录2份,现场责令3家手续不全旅游企业立即停止对外营业,同时,对部分经营场所不规范、宣传主体不一致、无旅游合同、无团队档案行为责令限期整改,对部分涉嫌超范围经营、低价宣传的旅行社进行现场取证,要求相关县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立案调查。
“暑期整顿”期间,结合“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采取异地互查的模式,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34人次;抽查旅游企业30家,其中旅行社18家;发现各类问题隐患62处,涉及安全管理问题21处,隐患6处;按照“五个一批”要求,责令停业整顿3家,行政处罚2家,问责曝光1家。
“秋冬会战”期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通过平台随机从全市旅行社名录库中抽取企业15家,实际检查13家,停业2家,发现涉及旅游合同签订、旅行社用车等问题隐患36处。
二、取得的成绩
一是“1+3”旅游综合监管机制逐步健全。今年以来,我市裕安区、金安区先后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委员会,进一步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舒城县万佛湖景区在我市率先建立旅游纠纷诉调和风景区巡回法庭工作机制,为化解旅游服务纠纷开辟了一条便捷的司法通道。
二是旅游联合执法案件实现突破。今年6月,根据市场反馈线索,我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工商质监局开展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对六安市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六安市大志商贸有限公司等涉嫌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突击暗访,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相关取证材料和现场检查笔录移交属地旅游部门,督促进行立案调查。目前,相关案件已基本办结,罚没款金额合计4万元,有力的打击了旅游市场违法经营乱象,净化了旅游市场环境。
三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年初,我委出台《六安市旅游行业诚信“红黑名单”制度(试行)》,明确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强化正面引导,促进行业自律。3月,联合工商质监等多部门召开纪念“3•15”新闻发布会,通过直播晚会,围绕“参加户外旅游俱乐部、论坛、协会等非旅行社企业或非企组织开展的旅游活动,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话题发布旅游消费警示。11月,以“美丽安徽行,诚信在我心”为主题,组织旅游企业集中开展广场宣传咨询活动,签订行业诚信品质承诺书,积极营造守法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我委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对11家2016年度优秀诚信旅行社、30家入围“2017安徽旅游诚信品质榜”的企业和个人等进行张榜公示,并纳入行业诚信红名单,为诚信守法的旅游企业和个人树立“金子招牌”,使其在公平竞争中处处受益,不断成长壮大。
三、存在的问题
1、旅行社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市暂无具备出境游资质的设立社,在国家旅游局2015年停止实施旅行社委托代理招徕,同时放宽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政策的大背景下,具备出境旅游资质的旅行社想方设法在特许经营渠道之外,在全省各市设立门市扩大业务量,而在我市设立的门市不少都是挂靠在本市原有的旅行社下,没有完全独立的办公区域,“一址多证”、“一址多照”现象普遍存在,门市没有严格按照“四统一”要求进行管理,各种违规业务操作和宣传促销行为严重误导了游客,扰乱了出境游旅游市场秩序。今年年初,我委在对金寨县的旅游市场检查过程中,发现某旅行社服务网点在总社经营范围外,违规开展赴台游宣传招徕业务,并跳过总社将游客介绍给其他地市的国际社,据此,金寨县旅游综合执法分局立即进行立案调查,查实该门市超范围经营行为,并作出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2、旅游合同填写不规范。合同是规范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根本依据,是解决投诉纠纷、规避风险责任的重要凭证。但是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企业合同意识薄弱,一是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不够,出现逻辑错误。如某旅行社在与游客签订的旅游合同中,就不成团情况进行约定,出现委托自己作为第三方履行合同的错误;又如某旅行社在合同中写明旅游者不同意拼团,但在实际行程中由于人数未达到成团要求,仍然采取异地拼团的方式进行。二是合同文本使用不规范。虽然我们在检查中反复强调使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的2014版团队境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但是不少企业仍然对合同文本重要内容进行删减以节约经营成本,或是空白合同统一采购来源使用的文本存在问题。三是合同内容签订不规范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合同内容填写不完整、特别是合同双方签字、签约时间、签约地点等关键信息未填写,同时存在合同未附行程单,《自愿购物活动补充协议》、《自愿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补充协议》未填写、未交游客签字确认等情况。
3、旅游广告宣传不规范。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旅游”为人们出行出游提供了极大便利,网络营销也自然而然成为时下的热门。各旅游企业在注重规范经营场所广告宣传的同时,对网络宣传疏于管理,一方面在抽查的部分企业微信公众号中,各种超范围宣传内容层出不穷,部分旅行社甚至在宣传页面加载企业logo和办公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地接社提供的宣传内容把关不严,出现“799元厦门鼓浪屿纯玩双飞5日游”等触及“不合理低价游”的旅游产品宣传。同时,不少旅行社门店内的宣传单页、合同所附的行程单中,都出现有“准几星”、“超几星”、“未挂牌几星”、“相当于几星”、“豪华酒店”、“优秀导游”等模糊宣传用语,此类宣传在旅行社自己开发的旅游线路产品中严禁出现,对于由地接社提供的宣传材料中提到如上内容,要尽到提醒义务,谨慎合作。
4、包价旅游合同履行辅助人的资质把关不严。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旅游包车,国庆节前我委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开展旅游包车专项整治,发现部分旅行社与旅游客运企业签订的年度包车合同不规范,合同当事人是客运企业名下挂靠的车队而不是客运公司本身,车队不是法人主体,不具备申请旅游客运资质的条件。同时,在检查中还发现霍邱县某旅行社合作的客运公司仅具备县际旅游客运经营资质,但实际派车单中却出现跨市、跨省开展旅游包车业务的情况,目前我市具备省际旅游客运资质的企业仅限六安市交通旅行社有限公司、六安徽通旅游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六安市途安旅游客运有限公司、舒城长运汽车运输公司有限公司旅游客运分公司4家,根据《旅游法》第七十一条明确规定,由于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原因导致违约的,由组团社承担责任。
下一步,我市旅游市场监管工作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运用改革和市场手段,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协会和公众“五位一体”的共同监管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公众参与”的治理原则,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旅游市场治理体系的全市“一盘棋”,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监管,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部门间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信息沟通,建立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让失信违法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切实增强依法兴旅和依法治旅工作协调性,为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全域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吴中区再添7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
三男结伙利用“醉驾入刑”碰瓷 开宝马车追尾酒驾者后敲诈,得手6次,非法获利约十万元
关于对2018年咸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进行公示的公告
我市在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中位列前三
天涯区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市旅游委举办2017年度旅行社诚信经营培训班
民权县供电公司 “特巡”电网应对“摩羯”来临
永定区举办党政机关协同办公系统暨保密知识培训
注意啦!永中将设两处S1线站点
孝昌县小河中学获评“戏曲教育特色学校”
鞍山考生将于3月23日赴沈参加空军招飞复选
清新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专家进校园
市质监局积极开展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期督查
【民政局】城中区民政局领导慰问困境未成年人
创新扶贫模式 科技助推发展
市政中心停车场端午节仍对外地游客免费开放
产业扶贫成为“主阵地”
海外友人暨华侨华人创新创业泰州对接会举行
欧洲科技企业组团来锡"推销"顶尖前沿项目
埇桥区召开市脱贫攻坚年中督查问题反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