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披露,截至8月29日,全国已有157个景区出台了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十一”黄金周前,还有157个景区将出台措施降低门票价格或免费开放。据了解,这314个景区中,有5a级景区121个、4a级景区155个;其中实行免费开放的景区30个、降价幅度在30%以上的景区29个、降幅达20%至30%的景区有48个。
此次景区门票降价的幅度确实不小,如扬州瘦西湖旺季票价从150元降至100元;青岛崂山旺季票价从245元降至180元;新疆喀纳斯、白哈巴、禾木通票旺季票价从295元降至195元。降价了,民众自然喜闻乐见。
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景区的票价实在太高了。崂山降价65元之后,仍需180元;喀纳斯等降了100元后,仍需195元。此前媒体还在惊呼,不少景区门票争先恐后地迈入了“百元时代”,秀美河山成了“玩不起的风景”。而现在,寻常景点收费几十元、上百元,甚至几百元已成常态。
一边是从上到下强力推进全域旅游的政策宣示,许多地方都在层层搞各种旅游节,以刺激内需,鼓励老百姓畅游大好河山;一边却是各地不断抬高的门票价格。此中扞格之处,不免令人焦虑。
景区为什么动辄收取那么高的门票?一方面,当下景区“门票驱动”的发展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尽管有些地方一直在标榜要将收益点分散开来,从旅游的各个要素中获得回报,实现全链条运营。但不得不说,相当一部分景区仍基本依赖门票运行,既没有西湖全面免费开放的视野,也缺乏多样化营收的底气,只能死死抱住门票。
另一方面,门票畸高,也与当下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有关。目前的门票定价,强调的是价格覆盖支出,而非严格的成本约束。至少到目前为止,鲜有景区披露过成本,即便有所披露,其真实性也颇为可疑。这是因为,其所谓“维护运营成本”概念本身极为含糊,中间的内容可以随意置换、添加,运营成本具体包括哪些项目,很难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边界。何况,缺乏第三方监督的数据披露,也很难做到公正透明。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国有景区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剥离门票价格“额外负担”。应该说,这一要求戳中了景区的病灶,此次数百个景区降价或免费,就是一次良性的反馈。
若想让景区走出“门票经济”,必须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严格审计,核查成本,避免出现含糊的“运维成本”。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监管部门有较真的勇气,持之以恒,而不是“一阵风”“水过地皮湿”。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将其纳入各地督察内容,严格督察,明确责任,力求落实到位。
而从长远看,也必须加快改革景区运营模式,改变过度依赖门票的思路,要算大账、算总账,而不是把眼睛只盯着门票那一点钱。各地政府也不要只是将全域旅游挂在口头上,而要切实体现在行动中。要认识到,以往粗放的“门票经济”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旅游的需求,要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如此,一定会在挤出景区门票水分的同时,给民众更多实惠。
(作者:胡印斌,系媒体评论员)
社会各界热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些大项目,个个都给力!”
建始县中医院为计生特困家庭建设“幸福家园”
关于公布浙江中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等42家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达标(复评通过)的通知
“文创保”降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 600万元内担保将走绿色通道
全市“百年古树”超过2500株
景区不应再依赖“门票经济”
2018年度省151人才工程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拟推荐培养人员情况公示
萌娃进森林 巧手画环保
银川公开征集不文明行为线索
出行指引:公交集团长运公司各站场中秋、国庆预售资讯
市统计局迅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
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
2018年4月7日、8日停气通知
市领导督查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
上半年全市商务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来安:农民变股民 喜领分红款
马广义和他的家庭小花园
全民阅读节暨图书馆之夜今晚启动
在桐乡,有种大场面叫丰收!
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发生5.1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