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品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 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和平县阳明镇的果农正在采摘猕猴桃。“和平猕猴桃”即将成为我市继“河源米粉”“连平鹰嘴蜜桃”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描绘蓝图明确农村发展新目标之一,就是“质量增优”,农产品质量决定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对于仍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河源来说,农产品质量不仅决定农业发展质量,更是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从宽裕上升到富裕的一个发展途径。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通过深入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坚持以工业化的组织、品质化的生产、商业化的经营发展农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品质农业、效益农业,把“生态河源”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近年来,市质监局通过强化品牌建设,发挥质量引领作用,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河源农产品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了。
  当下正是猕猴桃上市的季节,老家在和平县的陈工最近提了几箱亲戚自种的“和平猕猴桃”,说“开园,丰收了”,给一同在市区上班的同事分享,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今年5月,“和平猕猴桃”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技术审查会专家审查,这标志着“和平猕猴桃”即将成为我市继“河源米粉”“连平鹰嘴蜜桃”之后的第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是优良品质的代表,是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之一。近年来,市质监局多措并举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力打造河源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力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目前,河源现有“河源米粉”和“连平鹰嘴蜜桃”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5月,“和平猕猴桃”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技术审查会专家审查;今年6月,“紫金春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获得正式受理,全市在今年内有望增加到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源仙湖茶”在去年获批成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近期已将申报材料上报。
  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助力打造地方优势品牌
  “和平猕猴桃”顺利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技术审查会专家审查,是河源致力打造地方优势品牌的一个缩影。如何持续挖掘我市各地历史悠久具有地方自然特色产品资源,大力推动和支持特色较鲜明、发展潜力大的产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市质监局制定了从申报计划到书面申报、形式审查、技术性审查等整个申报过程,全程安排一条龙跟踪服务,实行领导对口和专人负责制,同时还专门邀请专家对申报工作进行全程指导。
  以“连平鹰嘴蜜桃”为例,连平鹰嘴蜜桃申报前,其他地方种植的鹰嘴蜜桃假冒连平鹰嘴蜜桃进行销售,严重损坏了连平鹰嘴蜜桃的声誉,损害了连平鹰嘴蜜桃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种植鹰嘴蜜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鼓励合作社、农户充分运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效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连平鹰嘴蜜桃产业有序发展,让这一特色产业在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农民的“脱贫致富果”。目前,连平鹰嘴蜜桃总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挂果面积达4万亩,总产量约2万吨,总产值达2.4亿元。
  在加强品牌保护,提升产品价值方面,“河源米粉霸王花”无疑最具代表性。
  河源米粉以“霸王花”米排粉为代表,在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后,广东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产品的价值和品牌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成功进入沃尔玛、卜蜂莲花、华润万家等全国各大超市,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同行前茅。产品目前年产销量达3万吨,销售额从2005年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亿元,产品价格也从4000多元/吨增长到了现在的7600元/吨。
  市质监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的类别、范围、知名度、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别制修订相应的技术标准或管理规范。组织制定发布了河源市农业地方标准《连平鹰嘴蜜桃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农户从育苗、建园、定植、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生产,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使连平鹰嘴蜜桃的产量和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组织企业修订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河源米粉》,指导企业规范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标志使用。指导企业进一步规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并进一步加强专项监督抽查,重点抽查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特色的符合性和一致性;严肃查处假冒地理标志产品以及伪造、冒用专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合作社)或农户和消费者利益。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积极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集群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地标产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区域优势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连平县以鹰嘴蜜桃和“桃花节”等为主打品牌,打造了上坪为中心的特色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发展区,形成每年3月赏桃花、7月品蜜桃的立体化农业,进一步打响该县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的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带动包装、运输、印刷等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乡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助推河源农业高质量发展
  “无标准无以为立”。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农业要增产,农民要增收,农村要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农业标准化建设。
  近年来,河源市质监局把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增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助推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全市优势农产品特点,不断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做好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发布和宣贯实施工作。目前,全市共制定报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项,批准发布市级农业地方标准23项。市质监局表示,近期还将组织专家审定《山楂栽培技术规程》等5项农业地方标准。这些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基本涵盖了河源的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较为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标准建立了,就需要大力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推进“标准化+现代农业”建设上,市质监局重点围绕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和农业新型主体参与标准化等方面,先后完成了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2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另外还有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建。示范区项目覆盖了果品、畜禽、林木、蔬菜等种养业。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由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同时,市质监局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标准宣贯工作。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工作,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协助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开展农业技术标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农户的标准化意识,提升农业标准化技术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省农业名牌产品36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76个、绿色食品认证68个、有机食品认证10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35个,“万绿河源·绿色食品”品牌进一步打响。
  文: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张奕聪 图:本报记者 冯晓铭

王毅带队观摩“三十工程”
宝塔区乡村领导干部联动坚决打赢果树防冻战
今年长沙已销售福利彩票超20亿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发布上海市2018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农业领域项目指南的通知
中共黄石市委组织部(第6条反馈意见)有关情况的公示
实施品牌带动和标准化战略 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扬大发布我国首个就业指导国家标准
兴山六部门联合发布通告 严惩“自己住新房,父母住危房”行为
潮汕环线高速加快攻坚建设
唐河县湖阳镇召开“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扶贫培训会
志愿者为老人免费理发
西安至越南河内国际全货运航线开通
杭州东部数码城火灾商户损失不大,期盼早点恢复营业
五届区委第87次常委会召开
92号汽油上调至6.55元/升
市工商质监局扎实开展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专项抽检工作
我市不动产登记资料移交共享工作稳步推进
秦皇岛开发区国资公司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全省棚改计划开工项目公布 前三批温州项目全省最多
中国人保财险上海自贸试验区分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