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进行时——我省大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纪事

  浙江在线4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苏鸣)新昌县后岱山村变了,自从乡贤王国洋在2017年3月当选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有了主心骨,美丽乡村发展建设的蓝图渐渐“绘”成现实;永嘉县屿北村变了,这个原本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村庄,以村集体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上海世茂集团成功“牵手”,村里上马了投资20亿元的古村落文化旅游区项目;三门县柿树湾村变了,村级集体经济收支越管越紧,多年没有理清的账目终于一目了然。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如何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全省69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怎样实现“摘帽”?2017年7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全面部署“消薄”工作,提出到2019年底全省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
  三个村庄,三个缩影,折射三条“摘帽”路径。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有5053个薄弱村实现“消薄”,浙江农村正焕发出别样生机。
   选好育强班子
    力求攻坚有“人”
  从全县出名的软弱落后村,到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大家都说,新昌县后岱山村的变化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洋。
  “我是为改变后岱山村而来的。”甫一上任,王国洋就把这句话写在了笔记本上,带领村两委班子整治环境、发展经济。如今,村庄被38个大大小小的美丽花园点缀一新。
  群雁高飞头雁领。农村的带头人有没有实干,能不能服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村的发展。据统计,全省69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中,有726个是党组织软弱落后村。2017年以来,我省同步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及软弱落后村党组织转化工作,突出选优育强薄弱村党组织书记,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的中心任务,作为考核村党组织书记业绩的重要标准,选出最能打仗的“领头雁”打好攻坚战。
  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琐园村党支部书记严红星,在担任书记之前是奶牛养殖大户。上任之初,正好遇上村里搞拆迁,他先拆自家的奶牛场,损失近300万元却毫无怨言,愣是啃下了拆迁这块“硬骨头”,也把全体村民的心聚了起来。“村民看到了,村干部看到了,觉得你是个做实事的人,自然愿意跟着你。”严红星说。
  对标先进、看到差距,才能取回真经。2017年我省在村社组织换届结束后,第一时间组织1000名新一届村社党组织书记赴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对标学习,示范带动市县乡分级组织开展村社干部“消薄”业务大培训10余万人次,极大提升村社干部发展意识和致富本领。
  实施精准帮扶
    力求消除有“方”
  头顶“中国最美古村落”的盛名,永嘉县屿北村村民的日子却只是“看上去很美”。村民汪玉良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和其他几户村民共同居住在一座木结构的老四合院里,因为是文物保护单位,院内不能安装空调、马桶等现代生活设施,更不能擅自进行改造。
  好在这样的生活即将成为历史。2017年起,屿北村与上海世茂集团“整村置换”开发正式启动,投资20亿元的古村落文化旅游区项目将对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的古村整体进行保护与利用,这也将成为这个千年古村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一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一村一策,逐一落实。在“消薄”工作推进过程中,我省根据各村不同的经济基础、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因村制宜、综合施策,探索采取“退散进集”、物业租赁、光伏增收、电商孵化、抱团发展等多种途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真正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平湖市与青田县共建跨市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明确园区固定收益和税收分成全部用于青田县扶持151个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浦江县成立8个镇村联建运营公司,帮助149个村获得分红749万元,其中8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分得411万元;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三石村、金坵村等15个行政村,利用村里的山林资源和水资源,入股投资水电站,各村平均年收益5万余元;岱山县刘家岙村种植桂花树78亩,延伸开发桂花系列新产品,2017年收入达30余万元。
   加强规范管理
    力求后续有“劲”
  与许多集体经济增收无门的村相比,三门县柿树湾村无疑是幸福的,村集体有800余亩山林可供对外承包,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村却“守着金饭碗要饭吃”。因为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合同租期长、价格低,且存在长期拖欠租金现象,村集体年收入不到万元。
  2017年,三门县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审计,严肃查处违规承包、低价转让、侵占集体资源等行为,全县变更完善合同665份,收回机动地、四荒地1500余亩,为村集体增收180万元。柿树湾村也借此机会收回集体山林再承包,预计一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村庄要发展,规范要先行。在各地编制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和开展各项专项审查的基础上,2017年我省专门出台《浙江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的管理使用,健全民主监督、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网络监督和责任追究“五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把村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不仅如此,各地还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拔选用考察考核内容。过去一年,温州先后对“消薄”不力的8个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对20名责任人采取约谈、调整岗位等措施,今年更是进一步明确“消薄工作不力的县乡联村领导和驻村干部,不得调离、不得提拔、不得提高福利待遇,未能实现薄弱村转化的村书记(主任),不得列为下届村干部人选”。
  全省乡村发展更均衡了,村级组织战斗力更强了,乡村治理的物质支撑更有力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这一场消除薄弱村的“摘帽”竞赛,让浙江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新时代的新生活令人期待。

激发街道党校活力 助力扫黑除恶斗争
高考首日暴雨袭击汕尾,考场内外的考生家长们...
省政协来甬调研政协工作
镇江市水业总公司进行防寒抗冻工作部署
海口巡查主城区古树名木
“摘帽”进行时——我省大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纪事
我市将开展“退渔还湿”“退养还湿”试点
海口龙华区贫困户:养好果子狸 大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里水:争取三年实现“一村居一品牌”
鲤城:拆除违规广告牌 提升城市立面景观
旧镇:军、政、民联合护线 确保通信光缆安全
交行朔州分行持续推进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
市委第72次常委会议召开
“芙蓉”花香满莲城
Plogging武汉公益行启动,府河河滩上200名志愿者慢跑捡垃圾
给张银行卡编个谎言借钱 男子骗30万带另一女子度假
坚持工业强市 加快转型升级 努力打造全省重要区域性增长极
闽南师范大学举办2018“两赛”之经典诵读大赛
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关键在党
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又一项目落户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