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阳东奏响文化建设“三部曲”


党的十九大对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略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章。
  阳东牢记新时代文化使命,通过演绎“深挖特色文化、打造文化基地、培育文化品牌”三步曲,奏响文化建设协奏曲。
  ◎谱写地方特色文化前奏曲
  阳东的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大澳渔村、雅韶十八座、疍家婚俗(疍家渔民婚俗)、咸水歌文化、赛龙舟文化、漆艺文化、风筝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阳东一直致力于做好文化资源转化的文章,通过深挖具有阳东特色的本土文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
  阳江刀剪撬起的文化产业
  一把刀,从中能读出丰富的阳东文化、探寻出阳东的旅游亮点;一个十八子音响博物馆,能成为阳东更多文化产业延伸的支撑点。当前,阳东区正依托阳江漆艺院和十八子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阳江漆器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阳东区把传统漆艺文化与本地旅游结合起来,既推进了漆艺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又发掘了漆艺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转化成生产力,促进阳东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十八子是“中国刀剪之都”——阳江的刀剪行业标志性品牌,有“中国第一刀”的美誉。十八子世界发烧音响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音乐与刀”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设有音响历史馆、音乐馆、体验馆、品牌馆(筹)四大功能馆,共分为拍照留念区、音乐与刀主题区、古董钟展区、音乐盒展区、留声机展区、现代器材展区、音乐载体区、音乐体验区、音箱展区共9个展区。每月该馆都会举办歌手演唱会、音响器材推荐会和鉴赏会等活动,邀请音响发烧友一起切磋交流
  文化古迹串起的旅游线路
  当前,阳东正在建设以东平镇大澳古村落、新洲镇北桂古村落(南宋皇族村)、雅韶镇西园十八座和东城镇丹载中共阳江县委旧址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乡村,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独特的建筑风格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北桂古村落是有700多年历史的南宋皇族村,北桂泰康楼、北桂永昌堂和北桂碉楼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建筑形式独特,具有建筑艺术研究价值。
  丹载中共阳江县委旧址(又为许氏大宗祠),既是阳东区整体保存较好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阳江县委办公和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1986年被列为阳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历史价值。
  文化传承引发的舞台艺术
  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传统音乐《阳江咸水歌》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音乐《阳江客家山歌》、民俗活动《三月三》、传统技艺《传统刀剑制作》均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阳东区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今年,该区分别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回展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6月10日,即自然和文化遗产日这一天,阳东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分别在区文化馆、那龙镇、雅韶镇开展了非遗展览和宣传。
  此外,该区还探索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文艺创作与旅游市场相结合的模式,推出客家山歌、咸水歌、渔家婚嫁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深受游客喜爱的舞台艺术精品,实现文化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演奏文化阵地建设进行曲
  今年以来,阳东区按照省公共文体设施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推进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前,阳东区镇乡站点等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及软件服务已日趋完善,基本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日趋完善的硬件设施
  目前,阳东已建成了区级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文体广场,其中文化馆和图书馆综合大楼设置多个功能室,免费为群众提供舞蹈排演、公众展览、科普培训、文艺交流、图书解读、电子图书信息查阅等服务,文化馆和图书馆每周平均开放时间45小时和54小时。
  阳东区文化馆每年举行四期公益性培训班,每一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免费开设了美术、科技、舞蹈、书法、跆拳道等多个培训项目,对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单亲家庭的子女优先招生。
  阳东区图书馆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如国学诵读争霸赛、暑假“21”天挑战书活动,与爱不释书公司联合举办畅游3d互动立体世界活动;与新华书店联合举办“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与阳东区文化馆联合承办2017年阳江市阳东区修身齐家演讲大赛;与区妇联联合举办“六一”关爱异地务工子女活动等。阳东区图书馆通过开展这些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读者活动,加强与读者沟通,提高对读者的服务质量。
  阳东区体育馆和文体广场内设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休闲活动场所,安置了一大批健身器材,长年免费对外开放,无偿为群众提供各类运动场地。该区已建成1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和文体广场,其中11个镇级综合文化站共藏书68000册,年均举办活动80多场,拥有文体社会组织47个。该区还建成了77间村文化室和152间农家书屋,其中行政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配置电脑307台,宣传橱窗189个,藏书量151100册,年均举办文体活动110多场;宣传橱窗33个,藏书量40300册,年均举办文体活动39场。
  日渐丰富的文化活动
  今年以来,阳东以区“三馆一场”、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村农家书屋为依托,不仅在传统节日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还根据群众需要,不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如咸水歌交流演出、莲藕节、泼水节、“叹渔歌”歌会、“百善孝为先”有奖知识问答、关山月故乡联谊会等,以及各类家庭文化宣传活动、健康讲座、文化志愿者培训班等。
  另外,各镇还积极参与阳东区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做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让基层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唱响群众文化品牌圆舞曲
  为了不断丰富阳东区镇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文化繁荣发展,阳东区委、区政府从2013年起推出了“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它促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大众文化的品牌塑造
  随着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集休闲、娱乐、锻炼为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2013年,阳东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将原来自发形成的各式广场文化活动进行整合,推出覆盖阳东区镇村,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文化品牌。阳东区委、区政府以广场文化为立足点和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动社会各界对群众文化给予关注、引导、规范和扶持,不断优化和提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门槛低、参与广、互动强、反响大的优势,促进了镇村群众享受文化的多样化、专业化、公益化和品牌化,形成了群众文化社会办、广场文化大家办的大文化格局。
  新型文化的有力探索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管理能力,提升社会文化活力和创造力,阳东区锐意创新,在开展“周末大广场”活动中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新型文化发展思路,从以往的“全面管”“一刀切”的管理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其中,使更多社会文艺人才通过“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这个舞台一展所长,大大提升了社会的文化活力和创造力。
  草根文化的全新呈现
  作为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的演员和观众都以群众为主,同时秉承了本土特色,以阳东草根文化、民俗文化和通俗文化为根本,通过山歌、咸水歌、流行曲、白榄和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演,大力宣传阳东的本土文化。同时,阳东区还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为“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注入新内容,不断增强其活力和内涵,例如开设乡镇专场、外来工专场、私伙局专场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专场等。这种“接地气”的灵活做法,使台上台下的群众都能产生共鸣,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赞许。
  精品文化的实力展示
  随着阳东区镇村群众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求日渐高涨,阳东区文化主管部门准确掌握文化动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的节目不断推陈出新。该区文化主管部门按“重在基层、贴近群众、自娱自乐”的原则,将广场活动扩展到基层,让镇村群众能以文艺的形式抒发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为阳东本土文艺作者和文艺作品搭建了交流演练的平台,使更多本土的文艺作者、文艺精品为群众所认识,藉此提高阳东本土文艺作者的创作水平,增强本土文艺作品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阳东文化软实力。

交通运输部顺利完成浦城G205线路况检测工作
长汀县南山派出所:为残疾人上门办证解民忧
万元百褶裤洗成平布消费者诉清洗店索赔
除了“南京红” 那些以“南京”命名的梅花你知道多少?
五部新片周五上映 暑期档大幕拉开
阳东区:阳东奏响文化建设“三部曲”
七届市委深改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 惠建林主持会议
王新伟︰发展产业稳增收 落实帮扶重精准 抓好党建促脱贫 王新伟深入殷都区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我市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第34个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枝上挂鸟巢算种一棵树
陈珠恒法官荣获最高院“荣誉天平奖章”
养老保险关系跟着本人“走 ”
圆满完成春节晚会安保工作
张明荣委员到桐乡调研指导基层食品安全工作
我市高校自主招生人才培养基地启动
天津地铁1号线7月31日起西北角站A口恢复开通
关于2018-2019年深圳市体育场馆惠民开放示范单位公示的通知
百家旅行社潮州大型旅游签约与宣传踩线活动启动
湘西州医保监管“百日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周口市卫生计生部门做好高考期间卫生应急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