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4.8 万城乡困难群众将从中受益
本网讯(记者代英健,通讯员王景云) 承德县上板城镇大平台村低保户焉悦青,家中有5 口人,73岁的妻子患有智障,儿子、儿媳妇分别是肢体三级残、智力四级残,家中还有一位82 岁的老人需要赡养,生活压力大……从今年起,像焉悦青这样的家庭,每月补助将增加100 元。1 月3 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1 月1 日起,我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标准,我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500 元提高至3900 元以上,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50 元提高至600 元以上,全市近24.8 万城乡困难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
据介绍,根据相关规定,我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500 元提高至3900 元以上,补差标准不得低于200 元/月;城镇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50 元提高至600 元以上,补差标准不得低于330 元/月。此次提标中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将按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发放救助金。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 倍,即城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月780 元以上,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年5070 元以上。照料护理标准根据特困人员是否具备自主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行走、洗澡等6 项能力进行评估,分为全护理标准、半自理标准和全自理标准。
同时,有4 项以上(含4 项)不能自主完成的,认定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全护理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0%确定;有1-3 项不能自主完成的,认定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半自理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确定;6 项都能自主完成且在政府设立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的,认定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全自理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确定。据悉,截至2017 年11 月,我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7.6 万户、22.2 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6 万户、4.6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4.9 万户、17.6 万人。 共有特困供养人员25742 人,其中,农村特困供养人员25600 人、城镇特困供养人员142 人。
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办事处购置办公家具询价采购中标公告
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闭幕式预演观演公告
扫黑除恶十问,你都知道了吗?
兴宁举办客籍美术家作品展,展期持续至10月22日
台风预警升级为黄色 中国气象局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我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
我市62所高中明年实施新高考改革
年底前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
罗湖交警大队开展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查处行动
云梦着力打造民生工程
德清 涂装行业启动“浙江制造”标准研制
市委办公室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陈吉明参加
市人大视察市交通运输局办理代表建议情况
出真招 见实效 长沙岳麓区亮剑“违停”
船山成立高层次人才党支部, 让人才融入“红色基因”
鄂州出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2020年夺牌
我市节能宣传月活动昨日启动
常州将打造一片3.0版智能装备创业生态基地
北盛镇召开迎接环保督查工作部署会
药监局:常州市城乡接合部、农村药店诊所药品质量安全整治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