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建设关键年有何期待


2018年被认为是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关键一年,上海将全力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装置、超短超强激光用户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机构和功能成像平台、上海光源二期等一大批科学设施,以及李政道研究院、国家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量子创新中心、医学功能与分子影像中心、国际灵长类脑科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或将让上海科研基础能力再次上一个能级。
那么,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还要补上哪些短板?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技系统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上海地区科研机构的一群掌门人们有话要说。
需要体制机制的突破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新公布了一个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的排行榜,并列出了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我发现,名单上几乎没有来自上海的研究机构或是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志远说,“要成为全球科创中心,上海应该通过新一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出一批能代表国家、瞄准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研究机构。”
在朱志远看来,科创中心建设就如同40年前的改革开放一样,离不开体制机制上的突破。在改革开放中,深圳借助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突破,最终成为样板和标志。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对上海来说,不亚于一次新的改革。“如果没有突破,做一些创新的事情是很难的。”朱志远说,“比如张江实验室的运行,我非常强调不能在现有体制模式下运行;而是要有创新的做法,使得它能够在全球舞台上代表国家的科技水平,能够着眼于现有存量与未来的发展,要有国家驱动而非科学家个人兴趣驱动。”
“我5年前提出克隆猴的时候,没有一个课题组长愿意参与。最后是1名博士后和1名技术工程师承接了任务。他们非做不可,不做就没有工作。所以,克隆猴可以说是逼出来的。”不久前因为克隆猴而轰动全球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直言不讳地说,“究其原因,做克隆猴需要长时间投入,却没有办法保证有成果,也没有办法保证能评奖。在现有科研评价体制下,没有青年课题组长愿意冒这个风险。他们行走科研之路,需要依靠个人取得的杰青等荣誉,需要发表足够分量的论文。”要走向全球科创中心,需要给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项目持续稳定的科研支持和足够的自主权,完善现有科研评价体系。
别忘了盘活存量
“科创中心建设是创新资源再一次汇聚或者分配的过程,其中一定有很多增量的东西,但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把上海存量的创新资源挖掘出来,使得其中的优质资源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丁奎岭表示,“在搭建大平台、部署大项目的同时,花小钱来调动大资源,面向现有的瞄准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一定的支持,重大科研成果冷不丁就会从哪里冒出来。”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所长、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副院长李儒新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探索建立一个国家实验室的道路是漫长的,中间有很多改革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利用已有的科研网络,加大对现有的实验室的软投入,使它们更深融入科创中心之中。这样一来,围绕科创中心建设,就能发挥现有优势科研力量,短期内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科创中心建设要有高峰,也要有高原。”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说,“以后,国家实验室可能就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高峰,而众多机构和大学就是科创中心的高原。我们不能让很多好的成果在上海冒出来,却在其他地方开花结果,最后和科创中心一点关系也没有。要支持科研院所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

中煤社区大党委组织开展“法律大讲堂进社区”活动
扶贫路上的新话剧
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闭幕
我省“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
“2018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今晚开幕
科创中心建设关键年有何期待
裘东耀余红艺杨戌标等看望宁波赴京采访全国两会新闻工作者
廖克全出席全市“红盾春雷行动2018”动员部署会
六种人生演绎一种快乐 哈弗H9越野C位出道
全媒体矩阵助力“清马”
非公企业公积金催建工作加快推进
为躲避电子眼抓拍 他摘掉车牌高速路上“裸奔”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企业投诉中心 关于征集政府失信违诺事项的通告
牛粪养蚯蚓 宾县北兴村脱贫新项目带村民们致富
宁波春节长假游收获高满意度
开拓创新 强化建设 务求实效 聚力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
嘉善县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万人进网格 全民共参与”主题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在罗湖揭牌 高峰论坛同步举行
宣城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现场考核汇报和反馈会召开
特级试飞员侯珉:每次试飞都在“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