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武邑城东一所初级小学教书。课间和学生们一起闲聊,听见校外一个卖鸡蛋的吆喝声,我问学生们:星期天我回家,家里人端着鸡蛋去卖,我问十个鸡蛋多少钱(那时鸡蛋论个卖,不论斤秤),家里人说一块钱,我说我给你两块钱卖给我吧,她说三块钱也不卖给你。三年级一个女生口无遮拦地说:“怎么你家里人们那么傻?”第二天课间那个女生又找到我说:“老师,俺明白了,是你一家人舍不得吃。”我就笑了。
那时农户喂三五只鸡,就指望鸡下了蛋卖个钱儿,用作买油盐酱醋的零碎花销。有时街上来卖菜的,拿个鸡蛋换把小葱,一家人就饭吃。孩子馋了,不知多少天,才给煮个鸡蛋吃。家中有人病了炒个鸡蛋,四邻八家都能闻到香味,准有人吆喝,谁家炒鸡蛋哩,这么香。说来也怪现在人们日子好过了,平常炒鸡蛋多了,就连自己也闻不到香味了。
再有那时就是闺女媳妇快坐月子了,给她们攒三四十个鸡蛋。
冬天喂鸡户腌上十个八个的鸡蛋,准备春节款待亲戚朋友,那时讲究四个碟,两个咸鸡蛋切成四半,就是一个碟。
平时一家人,根本舍不得吃鸡蛋。
那么多喂几只鸡不行吗?因为吃的粮食还没有呢,喂鸡用的多是将撒在地上的土粮食收起来,存着喂鸡。
早起放开鸡笼,抓两把土粮食喂鸡,一天就不再喂了,母鸡下了蛋,再给它几粒粮食吃。
鸡记性很强,一般情况一家的几个鸡能作伴一起去村边地里找食吃,找嫩草嫩叶草籽吃,找小虫、落地粮吃,几只鸡作伴,迷不了路,到傍晚准能回来。即使几家的鸡在一块地里找食吃,傍晚准能各回各的家。多家的鸡在一块,主人叫鸡,鸡听到主人叫声,会马上向主人跑来。
鸡,耳朵灵。轧糁磨面为粮食干净,先用簸箕把粮食簸一簸,鸡听到簸粮声音,准跑来,啄簸出的粮食粒吃。
冬天,天寒地冻,就用米糠、麸子、玉米把儿拌食喂鸡,那个年代鸡多了还真喂不起。如果鸡喂不好,伏天三九不下蛋。
过去农户喂鸡,舍不得吃鸡蛋,现在农户不喂鸡了,反而买鸡蛋吃。能说农村变化不大吗? 郭桐森
麻城警方打掉一暴力讨债涉恶犯罪团伙
东海县试水“虚拟垃圾桶”破解村容整治难题
市领导赴共青城调研产业扶贫
华安: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景德镇市统计局召开全市基本单位名录库系统培训会议
养鸡的记忆(郭桐森)
2018北京文创大赛启动 面向全国开启征集
一周治安警情播报(11月13日-11月19日)
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调度会召开 蒋文红出席会议
沙钢转底炉项目荣获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定了!东莞这个地方要建特色小镇!以后又多一个网红打卡点了!
学有所教 人人出彩——走近我省教育一线默默付出的老师们
市政府考核组到颍泉区检查考评2017年度消防工作
宝马女司机"手滑" 将隔离栏撞飞砸中两电动车
桂林街头现“灯坚强”,被撞弯折超60度倒地后路灯仍在发光!
深圳交警光明大队组织开展家校警骨干义工培训
公告
积极开展安全检查 确保环卫工人租住放心
两年后一部手机“游”白银
市政协召开三届三十六次常委会议
张夏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