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抢红包作弊神器敛财逾千万 10人获刑罚

  
姚雯/漫画
一款名为“教父”的微信外挂程序,带着一群年轻人在犯罪的歧途上越走越远。近日,经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起涉案金额逾千万元的编写、销售微信“抢红包”外挂程序案宣判,戴某、郑某等10名被告人因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均被宣告缓刑,各并处罚金,同时追缴犯罪所得合计1000余万元。
  新发明成非法获利武器
  戴某和郑某是福建省某高校计算机系在读学生,关系很不错,平日都对计算机编程非常感兴趣。
  近年来,微信群“抢红包”游戏兴起,其中一种叫“捕鱼”的玩法更是吸引了不少玩家。群成员发出固定数额红包,并约定一个数字为“雷”,若某个玩家抢得红包金额的末位数为“雷”,则要全额返还红包给发包人。2016年7月,郑某接触到这种游戏,参与几次后觉得很是新奇,便找戴某一起琢磨。凭着悟性和专业知识,两人很快根据游戏规则,编写出一套用于微信“抢红包”外挂程序代码,不仅可以自动抢红包,还能自动识别红包金额、避免抢中“雷”。两人进行了尝试,果然屡试不爽,收益颇丰。
  2016年9月,戴某在与网友杨某闲聊中提到刚刚琢磨出的“秘密武器”,杨某当即觉得有利可图,极力建议通过网络销售这种“抢红包”外挂程序,从中赚一笔。
  “现在通过微信‘抢红包’赌博的人不少,将来利润肯定很可观。你们负责技术就行,不需要什么成本,对外由我们负责销售。”这番话让戴某很动心,便与郑某商量后搭建了专门的服务器用于软件管理维护。由杨某作为“总代理”,通过网络招募下级销售“代理”团队,并约定了利益分成。同时,他们给这款外挂程序起了个颇具震撼力的名称——“教父”。杨某等通过各网络社交平台,以广告推广的形式推荐“教父”,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教父”外挂程序本身是免费安装的,但是由于戴某、郑某加了密,玩家必须向“代理”购买授权码才能正常使用。“教父”授权码最初以100元价格由“代理”对外销售,收益逐级分成。后来团队成员看销路不错,竟然坐地起价,将每个授权码的价格涨到了120元。短短9个多月时间里,累计销售金额竟达1000余万元。
  核查犯罪数额,审查报告长达8万字
  2017年5月,公安机关在办理系列“抢红包”赌博案件中发现相关线索,先后对戴某、郑某、杨某等“教父”程序编写、销售团队成员立案并采取强制措施。由于涉案人员较多,交易数据庞杂,加之主要通过线上交易方式,在证据把握和数额认定上较为困难。同年9月,该案移送姜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芜湖市政务服务中心启动国家级标准化建设试点
徐水区崔庄镇开展学习贯彻“区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
新城区环境保护局开展2018年综合治理宣传活动
“阆中-南充”输气管道阆中段 明年5月底前竣工投运
浙江省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在杭推出 实现为中小企业“减负”
销售抢红包作弊神器敛财逾千万 10人获刑罚
区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已启动
长征小学:举行“防震减灾消防”演练活动
我市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系列活动
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推进
杭州到2022年亚运会召开前 将建成12条共计446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衢城整治“僵尸车”放大招 9月10日前,拖移所有“僵尸车”
眼看着他就要沉下去了,几位子弟兵冲了过去……
株洲城管队伍获评全国先进
杨苗苗到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30余场
桑植县五道水镇对非法旅游漂流坚决说“不”
戏剧《海鸥》周末亮相鹭岛 在闽南大戏院上
中国二十冶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环保管控
吕厝临时天桥增设排水孔 不惧下雨天严重积水
常州最大危废综合处置项目投运 年处理危废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