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稻渔共育”打造生态种养新模式

  一块田里,几份收入,这曾经是不少农民的梦想,单纯种植水稻收入低投入大,如果能有更多的增收方式,土地也就有了更大的价值。目前合江县正大力推广“稻渔共育”生态种养新模式,帮助农民致富,逐渐将增收的期待变成现实。
这几天,望龙镇永定村的稻渔共育基地迎来了不少垂钓的游客,20元钱一公斤的白水鱼受到了大家欢迎。
游客李科说:“这个鱼比较好吃,这里的鱼没有喂过饲料,是稻田养鱼。”
永定村村民王治全在基地里承包了两百多亩土地,现在游客垂钓的鱼都是去年11月份投放到田里的,现在水稻还没有成熟,他已经逐渐有了收入。
王治全告诉记者,在承包的土地里,今年他将有两份收入,一个是地里产的水稻,还有一个就是稻田里养的鱼。今年的增收得益于在合江县农业局帮助下尝试的“稻渔共育”模式。
“稻渔共育”模式本质就是“种养结合”。水稻插秧20多天后,将鱼、龙虾、螃蟹等放进稻田进行养殖,因为稻田里有了这些生物,就不能再施用化肥、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只能用物理方法。鱼类在生长过程中最喜欢吃水中浮萍、浮游生物、虫卵和杂草,它们在禾苗间来回穿梭,不仅能给水稻除虫、松土,其排泄物还能起到肥田作用。这种模式颠覆了以前“稻田只能种大米,鱼虾只能进水池”的传统种养模式,不仅让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更能使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收入。目前,这种模式正在全县推广。
“稻渔共育”让农作物与水产品共生共养,使水稻真正远离化肥与农药。稳粮增收,渔稻互促,绿色生态的优势也给从事农业的人们吃下了“定心丸”。
王治全说:“传统种谷子模式,根本就不够工资和成本,现在新型模式稻田养鱼,增加了鱼的收入。”
和王治全一样,黄成文也在尝试“稻渔共育”模式,在他承包的田里,水稻、鱼、蛙和谐共生,自从发展养殖以后,就没打过一次农药,所用的肥料全部是有机肥,放养在田里的鱼和青蛙,也不愁销路。
黄成文说,秋收时,在“稻渔共育”生态链“庇护”下种出的稻米,品质会更好,今年这些新来的“小生物”也将给他带来近十万元的增收。
黄成文说:“去年的纯收入在15万到16万之间,但今年扩大规模之后,加上稻蛙鱼共育,今年预计大约在25至26万左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准这个机遇,回到家乡选择农业,“稻渔共育”的新模式也无疑给土地的长效升值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保障。在农业发展中,既算好经济账,更算好生态账,“稻渔共育”在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更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必将为土地带来新的生机。

平房拟建全市首个“共享农庄”开发闲置村宅农田,打造城里人梦想庄园
临沂商城价格指数1月数据出炉 五金电料类指数上涨
李晖深入道县开展“三走访三签字”活动
内江市食药局进一步强化食品小作坊监管
省知识产权局领导赴经区调研指导知识产权工作
合江县“稻渔共育”打造生态种养新模式
濂溪区一小开展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车辆查封无法年检 慈溪隐身“老赖”无奈现形
德安一中召开离退休教师座谈会
莞产手机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张祯祥胡斌聆听全县领导干部新知识讲座
山东荣成:让信用成为城市“金字招牌”
怀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百日集中整治”成效显著 直属一大队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15起
砀山县大力打造全域电商人才高地
我市圆满完成对佛山市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整治交叉检查工作
沂南县大王庄小学积极开展世界艾滋病日教育活动
同安加快小石材加工综合整治工作进程 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黄花镇丨“危房改造”小伙伴们的一天(图)
天津市出台支持政策 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
海口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周边环境大提升 居民获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