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报对日潭小区以及步行街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多次报道。
时隔多日,记者连续一周观察走访,一排钢化房,一片室外烧烤,一堆经常“换岗”的石墩,一群流浪狗……在日潭这个老旧小区和步行街,人们总是会围绕这些话题不停的讨论,依旧有不少问题存在,与我们“创卫”的目标还有距离。
一排钢化房
钢化房的故事,要从2014年讲起。
2014年,17间钢化房在日潭商业步行街里投入使用。
“钢化房”,说到底就是半固定的临时建筑。那么,为何要使用钢化房?
日潭商业街是我市较早的一条步行街。由于这里是商住结合小区,规范管理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加之多年来,相关部门对该处的管理职能交叉,难以形成合力进行监管,造成这里脏乱差的状况,居民意见很大。
2014年8月下旬,矿区政府组织规划、公安、城管、交警、环卫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日潭商业步行街内的21处违建进行了拆除,标志着当年对该商业街的综合整治全面启动。综合整治行动包括更换门面牌匾、拆除临时违建、整治出店经营和流动经营、纠正车辆乱停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及废弃物、对停车场地全部划线等。
为贯彻疏堵结合的原则,2014年10月,矿区政府投入50余万元,在日潭商业步行街十字路口以北方向建设了17间钢化房,为辖区内的残疾人、低保户、零就业家庭解决生计问题。这些钢化房每间大小为9平方米,顶部为红色彩钢瓦,下部为钢化玻璃和不锈钢材料,并接入照明设施,铺设地板革,配备电表。此外,钢化房两侧消防通道的宽度达到了6米,空间比较充裕。
时隔4年,钢化房使用情况究竟如何?是否起到了美化环境、干净整洁的作用?9月17日上午,记者发现,由于没到午饭时间,17间钢化房中大多数店主人没开门营业。几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路面基本干净整洁。
当日晚上7点多,记者看到,租用17间钢化房的商户大多数不局限在房内经营,特别是七八家串串经营户都将餐饮用具摆放在房外,6米的消防通道被占据了近一半。对此,其中一家店主说:“(店)里面地方不大,只够放货的。要是长时间坐在里面,又一直煮着食物,我们自己都热得受不了,哪里还有客人来?”
晚上9点多,天气转凉。在钢化房外吃小吃的人渐渐少了,但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记者隔三差五转一圈。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由于天气晴好,各商家都迎来了“商机”,不少商家都延长了营业时间。很多店主不自觉,依旧在钢化房外“伸舌头”营业。
室外烧烤基本不见
随着天气的转凉,以及矿区对创卫工作的重视,近期,日潭商业步行街里比较有名的几家烧烤店都“缩”回了店面。
走访中,附近居民说,天热的时候烧烤店主们直接将摊位摆在路中央,将这一带围了个水泄不通,出行十分不便。
烧烤摊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烟,影响空气质量,造成周边环境污染;食客大声喧哗,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经营者多数直接在人行道和盲道上排摊设点,有些甚至占据了整个人行道,行人只能在餐桌间穿行而过,十分不便。这些问题给很多居民带来了麻烦。
烧烤是每年夏天都要冒头的“老问题”了,整治了一段时间又会死灰复燃。对此,一些市民也提出了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对这些烧烤摊位进行整治和规范。只要规范经营,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造成严重扰民的问题发生。
其实,烧烤摊扰民的问题涉及街道、城管、卫生、环保、消防等多个监管部门,只有这些部门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加强监管,才会将烧烤摊的种种问题解决。
“换岗”的石墩和私制的水泥墩
一直以来,日潭商业街的阻车石墩是扎堆“上岗”。因为无序的摆放,一些石墩所在的地方居然变成了“公厕”。
记者观察发现,8月底,这条商业步行街内的中国银行侧门处,挨挨挤挤地堆放着10个石墩,废用多年,变成垃圾死角。9月13日,石墩“换岗”,多数被放在了巷道中间和禁止通车的路口处。9月17日,石墩数量增加,巷道中间,大约一步远就有一个,将巷道分成东西两部分。目前,西侧不允许停放车辆,东侧的路口开放,均可开车出入。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石墩的位置来回变,经常是睡一觉起来位置就换了。最开始还挺纳闷,久而久之就习惯了。有时候,石墩还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跳上跳下,很是危险。
不光是这些公用的石墩。在日潭小区,经常可以看到商家为防止车辆停放,自制且固定的水泥墩子。这些水泥墩子大小不一、胖瘦不一,如同私设的“地锁”,很不美观。有居民说:“看上去是不让停车,其实给行人也带来不少麻烦。有时一个不小心,人没看到就碰上去了。硬邦邦的水泥啊,准受伤。”还有居民说:“这些水泥墩子还成了狗狗们的‘厕所’,脏死了,快撤了吧。”
一群流浪狗
“妈呀,吓死人了。”每天上班都要路过日潭商业步行街的张女士,一看到几只狗狗聚在一起,就十分害怕。
由于日潭地区,既是居民区,又是饭店小吃经营火爆的商业区,客观上给流浪狗的生存创造了条件。但是,养狗的问题大家的看法更是莫衷一是,有怕狗的,就有爱狗的。附近居住的一些爱狗人士,时不时给这些无家可归的狗狗们送吃的、搭狗窝,甚至还有人出于好心收留自养。
令记者担心的是,日潭小区总会有三三两两的中华田园犬之类的大型犬类聚集在一起,有时还会相互追逐打闹,一定程度上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
这种现象不是个例。在我市,狗屎遍地、狗尿难闻、狗伤人……流浪狗的问题一直存在。如何能破解这个难题,居民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直接打死,有的人说没法管,还有的人建议:养狗的人要加强自我约束,看管好自己的宠物的同时,更不要随意丢弃自己的宠物,让宠物狗变为流浪狗。设立流浪狗收容所,加强管理,也可供人们领养,和谐共处,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本报记者)
食安检查进后厨
我市集中整治商业噪声扰民
下府经济开发区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桂林北海合作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区委书记安晓良赴韩城调研
日潭步行街:好榜样?还是差典型?
第一书记办大集
宝山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315宣传活动
阳春市:抓好绿化防火防汛抗旱
完善师德鞭策自我
台州市农业局召开2018年议提案交办会
文广新局:常州市公共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金坛召开
新春招商大走访火热推进 成功对接洽谈签约一批重大项目
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月北仑启幕
市爱心之旅志愿者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当你决定出发,最难的就已经过去了
从“高冷”走向大众,考古正在褪去昔日神秘面纱
省农业厅工作组到马边指导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晚餐决定体重和寿命!到底怎么吃,营养师指出4点
桐城市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征迁工作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