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理念,围绕碱硝化工产业做文章——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提质增效
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一隅 特约记者 陈康 摄
上世纪70年代,桐柏境内第一次发现了古天然碱矿床,实现了我国古天然碱矿零的突破。
几代建设者前仆后继,碱产业全面开花。桐柏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成立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围绕碱硝化工产业中下游产品做文章,形成了天然碱产业开发的集聚效应。
如今,这里因“碱”而精彩。数十家化工企业聚集于此,已发展成为以天然碱产业为核心的中国纯碱产量最大的产业集群和中国最大的纯碱、小苏打生产基地及“百万吨级”中国天然碱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桐柏因此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天然碱之都”荣誉称号。
物尽其用
致力永续发展
如何处理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一直是制约化工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
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集聚区以碱硝产品为原料,以废物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先后建成年产45万吨小苏打、40万吨矿物肥、100万吨水泥、5万吨醋酸钠、2万吨氧化镁等一批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小巨人”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废物综合利用,让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及副产品变废为宝。
伴随着工业循环化改造升级,一种“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已形成,目前集聚区已初步形成4条工业生态链条:以废渣综合利用为主的“煤→电→粉煤灰→水泥熟料、免烧砖”,以废气综合利用为主的“热→碱卤水湿分解+煅烧co2气体→小苏打”,以废液综合利用为主的“热→纯碱→纯碱母液(含盐)→低度纯碱”,以废水综合利用为主的“碱(硝)杂水→冷却洗涤碱(硝)尘→杂水回注井下溶采”。
把上一个产品的废料,当作下一个产品的资源,如此不断传递,从原料到废料,吃干榨净,在“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眼下,这种绿色的发展模式正在集聚区精彩呈现。
科技创新
激活发展动能
在中源化学公司总控制室,数十台电脑一字排开,各个生产部位状况通过信息系统实时传输处理,不闻机器轰鸣,只见鼠标轻点,一切安静运行,公司对生产全程都实行信息化控制。
集聚区坚持把科技创新融入“绿色崛起”的大战略之中,大力培育企业创新精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深入推进“骨干企业创新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资金、土地、人才、环境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支持重点企业从“制造型”向“创造型”、“创新型”企业转变。积极引导集聚区内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培育高成长型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集聚区经济快速发展。
这些年,集聚区通过深化与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市协同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借力引智、共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政企合作、政校合作的新路子,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的不断引入落地,为集聚区经济腾飞提供了不竭动力,呈现出“筑巢引凤、凤落桂枝、枝繁叶茂”的可喜态势。
目前,集聚区在天然碱加工方面,采用了世界领先的“倍半碱蒸发器设计”、“倍半碱结晶质量工艺”等14项国际专利技术,对井压裂和热溶采技术、倍半碱加工工艺和湿分解技术国际领先。在芒硝加工方面,应用国内先进溶采蒸发工艺,在国内外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依托中源化学、明星化工、兴源化工等重点企业,园区成功创建了“马兰”、“中天”、“明星”、“三安”等一批国家或河南省知名品牌显著提升了骨干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软硬兼施
优化营商环境
走进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无论是宽阔的道路,还是功能齐备的标准化厂房,都彰显着集聚区高层次的软、硬投资环境。
集聚区坚持把资源配置、基础设施、招商服务等要素向企业发展集中,全力营造一流的投资软硬环境。集聚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建成区面积达5.6平方公里,修建完成了安碱大道、碱都大道、物流路、新安路、明星路等集聚区主干道,完成郑大公路扩宽改造,利民路、新安路、胡栗路等工程升级改造,初步形成了“三横四纵”的路网格局。
项目未动我先动,项目推进我随行,项目竣工我跟踪。
在打造投资硬环境的同时,集聚区对投资软环境更是长抓不懈,在优惠政策、服务效率、机关效能等方面都以帮助企业发展为核心,为企业服务“加码”。
集聚区推出了“一站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启动“特事特办”、“大事快办”、“要事急办”程序,对入驻企业明确专人全程代办手续,跟踪服务抓好工作落实。推行“两个不接触”机制,入驻企业不需要与群众接触,先期征地、“三通”等工作全部由集聚区负责,企业不需要与职能部门接触,只要符合政策,各种手续由集聚区办理。积极为中小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先后成立了发展投资公司和建设投资公司两家融资机构,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筑好巢,引好凤。仅今年4月份,集聚区就集中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21.54亿元,其中新上亿元项目7个。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谋求新突破,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竞争实力,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承载能力,全力推进集聚区快速发展。(南阳日报记者 王涵 通讯员 冀东良 王波)
又一条途经常德的高铁获国家审批 概算总投资276亿元
大桥北路快速化改造施工 预计年底与长江大桥同步通车
靖州:宣传“两癌”预防知识及为贫困妇女发放救助金
乌江半岛航运旅游文化综合体项目落户开阳初定项目建设用地约8000亩,总投资约100亿元
春节去哪?青岛出发高铁直达这16个地方 美炸了
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提质增效
“三城联创”百问百答题目(五)
蒋超良强调确保民主生活会开出高质量好效果
市委政法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
永州大道九嶷大道段节后已全面复工 将于4月底通车
贵阳市清查规范食品销售经营主体
黄石市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新野县:市政协主席刘朝瑞调研鼎泰高科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手12345市民服务热线 延伸服务市民渠道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洪江市人民医院引进钬激光碎石术一年效果显著病患放心
2017年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长沙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发布 今年将建有轨电车
摁下红手印 家庭齐倡廉
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胡世忠梅黎明喻志勇刘连根龙波舟在吉安分会场参会
“四大引擎”助力廉江“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