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润平 白昌华
“近年来,我们祁县新上的项目都是转型项目,我们追求高质量、科技化、成长性、效益好。”1月10日,祁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秀龙对记者介绍道。
梳理2017年的项目建设,恰好为他的观点做了很好的佐证。
总投资8亿元的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就像一个天然气供应的“调节阀”,在去冬全国气荒价格飙涨的时候,发挥了稳定供应的巨大作用。
总投资4.5亿元的祁县九牛新建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园项目,日产鲜奶44吨,存栏优质奶牛5700余头,已成为目前省内最大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
总投资10亿元的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迁建一期工程圆满完工,1103名学子在这里顺利展开他们的大学生活,同时填补了祁县没有高校的空白。
总投资18.9亿元的千朝谷一期工程、总投资2.8亿元的红星六曲香酒厂迁建、总投资4.8亿元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总投资3亿元的民办双语学校建设、总投资1.43亿元的智能立体车库项目推进顺利。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2017年,祁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激发经济新动能,开拓发展新境界,向着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
据统计,2017年祁县共安排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87个,总投资242.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29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104.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25亿元。截至去年底,14个省重点及市转型项目中有1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92.86%,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1.83亿元,投资完成率107.8%。
转型创新、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成长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良好的效益,从祁县布局的重点项目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各级领导和企业经营者口中的热词,正在一步步地变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向整合要跃升。总投资30亿元的省重点项目乔家大院景区资源整合与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664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根据国家文物局意见,县政府确定以县规划局牵头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规划修编。目前已进入正式修编阶段。商业历史街区一期工程临街商铺和客栈主体完工。
向科技要机遇。总投资1.43亿元的阳煤太化中科利亨车库制造有限公司智能立体车库项目,是阳煤集团控股、山西恒城管业有限公司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一改以往传统产品傻大黑粗、高污染低效益的特点,瞄准城市“停车难”问题发力。他们邀请西北工业大学的长江学者加盟,致力打造山西智能化程度最高、技术最领先的高端智能立体车库制造基地。
向转型要市场。总投资3亿元的靖烨双语学校项目是房企转型的生动样本。作为首家完全由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自购土地建设的民办学校,学校采取小班化教学,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教育。2017年,幼儿园、昌源小学正式对外开放招生,2018年,双语学校的中学将开始对外招生,局地的教育大环境初步具备。从供给住房到供给教育,进而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靖烨还在努力。
向创新要空间。2017年,祁县不断创新思路,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积极试水投融资改革,在全省、全市率先开启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合作的ppp模式,在政府管理创新、社会融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三大ppp项目文化艺术中心、g208国道、城区中轴线全部进入施工阶段。
为了给项目的引进和开工建设创造一个高效温馨的办事环境,祁县加快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推进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无障碍施工专项行动,采取领导包联、协调联动等机制,全力解决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土地、拆迁、劳资纠纷、配套设施、社会治安等六大类突出问题,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审批、早落地、早建成。
为加快项目建设力度,祁县继续实施领导包项目责任制、一线工作制、月调度例会制等项目推进机制;抓好项目进度督查、专项督查、日常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整改,对于在建重大项目或已开工推进缓慢的项目,采取现场办公、调度例会、挂牌督办等形式,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祁县县长冯耀黎表示,祁县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有晋中市最有活力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集聚形成了玻璃器皿、酒类饮品、碳素制品、文旅产业四大产业基础。此外,祁县还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未来几年,祁县努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人文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加速转型升级,激发发展活力,打造美丽文明、无煤有为新祁县。
走基层·访项目·促转型 —— 祁县行
转型项目成为打造美丽文明、无煤有为新祁县的重要抓手
激发经济新动能 开拓发展新境界
祁县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
天然气充足供应的“调节阀”
国新能源祁县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
1月10日的祁县,雪后初霁,寒风凛冽。而祁县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的调峰设备周围却是水雾氤氲。记者了解到,这套全省唯一的气(液)化调峰设备,从去年11月中旬投入运营后就一直在全负荷生产。根据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调度指挥,集散中心每天向公司主管道返还输送天然气的数字从十几万方、几十万方,到上百万方。
谷时储备,峰时输送,祁县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就像一个“调节阀”,有效解决了全省天然气供应不足、价格飙涨的“痛点”。“在去年底大规模气荒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套设备,有些地方断气断暖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中心总经理苟志强说。
作为“气化山西”工程的重点项目,祁县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项目占地248.49亩、总投资8亿元,由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是将非高峰用气期间的富余天然气进行液化储存,在冬季高峰用气期间再将储存的液化天然气气化后进入管网进行应急、调峰,以及在输气管道事故状态下作为应急保障气源。其中主要生产装置包括净化单元、液化单元、制冷剂储存、压缩机产房,以上控制操作均由祁县液化调峰储备集散中心的中央控制室来完成。
项目于2016年4月启动,去年9月底竣工,10月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目前拥有100万方/日天然气液化及300万方/日气化能力,每年可生产lng 24万吨。可替代煤炭(脱硫80%)167万吨,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0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18万吨,一氧化碳排放0.58万吨,氮氧化物排放0.22万吨,灰尘排放6.67万吨,飞灰排放0.04万吨。
项目刚刚建成,就在提高山西天然气管网的应急储气及调峰能力方面,做了一次真刀真枪的检测。
2017年冬天,随着全国“煤改气”的实施,天然气需求急剧增加,峰谷差不断拉大,价格一度暴涨超过万元。为了弥补天然气的供应缺口,承担全省天然气供应95%以上的国新能源正式启动气化调峰。
苟志强表示,祁县位于国新能源山西管网的中央,这决定了祁县向四面八方送气都十分便捷经济。为了更好地完成调峰任务,调峰中心从陕西、内蒙等产气大省、气源地紧急调运lng,将生产加工好的合格气源返回公司主网,输送到全省各地。“开足马力,确保全省群众温暖过冬”, 全厂120名工作人员全体动员,执行运行程序的70人实行三班工作制,一切为了“保民生、保发展、保清洁”。 (张润平)
祁县靖烨双语学校
房企转型的生动样本
祁县靖烨双语学校建设项目现场
从供给住房到供给教育,从引领居住产品需求到引领教育消费,祁县靖烨双语学校,是山西靖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积极转型的生动样本。
祁县靖烨双语学校项目位于昌源新区,以昌源小学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为一期工程,占地约60亩;北校区为二期工程,占地约100亩。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双语学校,学校全部建成后,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其规模将进入全市民办学校前三。
据公司副总张振河介绍,双语学校是我省首家完全由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自购土地建设的民办学校。学校采取小班化教学,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教育。2017年,幼儿园、昌源小学正式对外开放招生。2018年,双语学校的中学将开始对外招生,局地的教育大环境初步具备。
靖烨双语学校项目于去年6月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3栋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学校综合楼主体全部建成。2017年9月,教师队伍开始组建,通过招聘、考核、引进,70多位来自祁县和苏南的优秀教师已经到位,他们分3批赴江苏南京、连云港、苏州等地,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接受教育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路。
2013年,靖烨公司进入祁县。几年来,他们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十分重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2015年9月,公司把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的昌源小学,作为教师节的特别献礼,捐赠给祁县人民政府。此外,靖烨公司还专项设立了10万元优秀教育工作者购房基金,供被评为祁县“优秀教师”或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在购房时享用。
“仔细研究客户需求和住房供给、公共服务痛点,会发现房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有很多努力的空间。”张振河说。
根据祁县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发展遭遇的瓶颈,靖烨公司决定引进江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一所引领潮流的现代化学校。
“住户不出小区,就可以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部教育,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这是靖烨公司积极投身城市更新、激发城市新能量的主动作为。 (张润平)
晋中伊利技术改造及新增生产线建设
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伊利集团产品展示区一角
2017年,对于晋中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来说,主题词依然是创新。他们坚持保证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原则,以不断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据统计,去年公司投入的技改项目投资达到5501万元,包括蓝莓果酱添加系统、超高温灭菌机系统、冷消毒工艺改造、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折盖封箱机系统、污水除磷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及成品暂存库8个子项目。截至目前,除成品暂存库项目外,其余技改项目全部投产试运行。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约1.7亿元。
晋中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下设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4月,公司在祁县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2015年4月,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主要产品包括安慕希、优酸乳、纯牛奶、枕臻浓等。
作为一个高投资、高起点的乳制品项目,晋中伊利先后引进国际领先的瑞典利乐集团的收奶线、标准化系统、配料全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引进了瑞典利乐集团先进的乳品加工设备,拥有国内最快的牛奶标准化系统、全自动配料系统和罐装包装机群。工厂生产250ml规格砖纯、205g安慕希、250ml优酸乳产品,品种多样,适合不同消费群体。18条生产线可日处理鲜奶686吨。
晋中伊利一切以产品质量提升为中心,在过程管理中有效执行自检、专检、互检程序,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全新匹配的质量管理系统。从优化原辅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终端产品检验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完善质量管理。同时,工厂投入巨资购进了全自动全乳分析仪、体细胞检测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力争为消费者提供100%健康优质的产品。
晋中伊利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拉动了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及周边物流业、包装业、零售业的发展。2016年,公司与周边20家牧场签订生鲜乳购销合同,每日收奶量在450吨左右,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业的积极性。同时,作为新建的液态奶工厂,晋中伊利积极开展工业旅游项目,接待人次达到3.4万人次。(张润平)
高端智能立体车库生产项目
破解城市停车困局
高端智能立体车库生产项目现场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停车难已成为交通管理的一大难题。阳煤太化中科利亨车库制造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土地集约化利用、大力推广立体停车楼建设的要求,自主研发出“智能化多出入口方圆组合塔式立体车库”产品,破解城市停车难困局。
去年6月,阳煤太化中科利亨车库制造有限公司高端智能立体车库生产项目在祁县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1.43亿元,是山西智能化程度最高、技术最领先的高端智能立体车库制造基地。日前,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各条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
目前,国内各城市以传统平面停车场、机械式停车场为主,存在占地面积大、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项目负责人谭海峰介绍,“智能化多出入口方圆组合塔式立体车库”为高层钢架结构,每层设有多个车位,通过升降系统和独立的车辆快速平移装置,将车准确泊入车位。存车时,驾驶员不用进入升降机,只要把车开进一楼电梯内,正确停放在输送带中间后即可出库刷卡,一键启动停车程序,设备会根据车辆尺寸自动搜寻最适合停放的楼层位置,并快速完成停车。取车时,驾驶员也只需简单地刷一下卡,设备系统就会自动搜寻和传送车辆,将车停放在一楼电梯,非常便捷。
智能停车楼不仅可有效缓解车位紧张压力,还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更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新的景观。谭海峰介绍,停车楼周边还可设置配套商业设施、洗车设施、充电桩等,进一步延伸服务,真正将“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科技应用理念投入到城市交通升级和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谭海峰表示,阳煤太化中科利亨车库制造有限公司将依托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及项目经验,采用科学的调研分析、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和多种合作模式,为全国各地提供智慧城市停车优化解决方案,破解城市停车难的困局。(白昌华)
九牛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项目
擦亮“三晋养牛第一县”品牌
九牛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
日产鲜奶44吨,是晋中乃至山西的主要奶源地;存栏优质奶牛5700余头,是目前省内最大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采用现代化生产体系,实现了饲喂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繁育良种化、养殖生态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能源循环化……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祁县峪口乡鲁村的九牛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看到,这一省市县重点农业项目已完成建设,带来可观效益,成为祁县畜牧养殖产业发展的标杆和引领。
走进园区,一排排现代化标准牛舍规模宏大,黑白花仿奶牛图案的楼面浸润着浓浓的牛文化气息。园区负责人柴方强刚从牛舍里出来,鞋上沾满泥土,他向记者介绍,园区现有存栏奶牛5700余头,日产优质鲜奶44吨。待项目全部达产,达到万头规模后,日产鲜奶可达300吨,年产奶量将达10.5万吨。
九牛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是一个集生态奶牛养殖、种畜繁育、牧草种植、优质生鲜乳加工及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柴方强介绍,园区引进的是新西兰荷斯坦优种奶牛,采用性控冻精技术繁育扩群。奶牛养殖、饲喂、挤奶等全部采用国外先进设备进行机械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饲料以进口优质苜蓿、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天然羊草、公司种植基地的绿色青贮玉米为食材,保证饲料绿色营养、鲜奶品质优异。目前,园区生产的鲜奶主要供给伊利乳业公司和本公司巴氏鲜奶系列产品加工,其中,九牛鲜奶连锁店已达60余家,遍布商超销售网点1800个,是我市和省城市民餐桌上名副其实的“奶瓶子”。
这一项目的实施还为当地脱贫工作搭建了平台,园区吸纳周边村60余户贫困户入企打工,流转周边村土地3万亩建立青贮饲料基地,带动8000余户农户增收。
作为农业和畜牧业大县,祁县抓住产业优势,积极引进九牛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项目,为传统养殖业提档升级提供了强大引擎和有力助推,推动传统养殖向着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转型,擦亮了“三晋养牛第一县”品牌。(白昌华)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迁建项目
全力推进科教文化产业发展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清新优雅的校园、忙碌学习的身影……1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祁县东观镇的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入住新校的首批大一新生已进入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迁建项目是祁县加快城镇化进程、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科教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的重点项目。项目占地面积700余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全部采用欧式风格,造型新颖明快,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项目分三期实施,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4栋学生宿舍楼、1栋学生食堂、1栋综合楼、2栋教学楼,完成校区足球场、篮球场、道路管网、绿化等建设任务。本学期已有1100余名大一新生在新校完成学习任务。
学院相关负责人陈俊伟表示,晋祠学院新校区的建成和启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优质资源,为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是经省教育厅同意成立,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2004年教育部确认,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也是全省唯一一所以医学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院校,是希望教育集团着力打造的中国民办教育品牌。学院设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与管理学等8个专业。
随着一期建设的完成,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建筑高雅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已然亮相晋中大地。(白昌华)
这四条春节出游线路赶紧来抢位
星沙交警扶老人过马路 小举动折射正能量
迎江区召开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会
一季度全市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局良好
市政府召开(2018)第16次常务会议
祁县加速转型升级激发发展动能
青川县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
海阳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地雷战”史料
即墨区委宣讲团基层宣讲十九大精神
国能集团神头二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成效显著
让写字真正成为一门课
长虹小学开展首席教师系列活动
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
万盛经开区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进社区
我市新增六个省级“和谐社区·幸福家园”保障房小区
衢江田园康养综合体展示中心揭幕
五通桥区:省发改委来桥调研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关于对阜阳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安居工程广场地下停车场”项目规划方案的公示
全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召开坚定信心 优化环境 推动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发展
贵州降温降雨继续 各地气温预计17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