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4月1日讯(记者 余俐洁 通讯员 张欣)中西方文化交融,家长如何在差异化中培养孩子?3月31日下午,“生命影响生命,和孩子互为生命的领跑者——《中国母亲和她的英式男孩》”新书分享会在深圳举行,作者杨卉与市民分享自己在异国他乡的育儿之道。
活动现场
据悉,活动由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深圳海天出版社主办,作者杨卉是在英国生活,曾获得由英国查尔斯王子授予“员佐勋章”的华人,本书讲述她在英国抚育儿子博文的成长故事。
从一个幼小的孩童,到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硕士毕业生,博文的成长过程里浸透了妈妈杨卉的努力,但也充斥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对抗”。在这些“冲突和对抗”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中西方的教育方法各有所长。同时,我们也可以反思:哪些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活动现场
作为一个家庭的第一代移民,杨卉在英国遇到了非常大的育儿困难。她和儿子博文之间不仅有代际上的差异,还有文化差异。她那一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英国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中,父母该如何突破代际和文化差异,实现自己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事实上,在育儿这件事上,“差异”是一个核心问题。“你用什么态度对待这样的差异?”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不至于让孩子脱离社会轨道。
最终,博文在这样一个中英混合的环境里逐渐成长为一个暖男和学霸。他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修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位,并获得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后,博文现在在伦敦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工作。
活动现场,杨卉和读者一起分享了她是如何与儿子互为生命的领跑者,如何互为成长的启蒙者和帮助者。在生命的这场伟大相逢里,母亲帮助儿子完善人格,儿子带领着母亲在异文化冲突中进行自我反省。
作者介绍:杨卉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毕业于吉林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她在大学里任教当老师,几年后丈夫拿到奖学金去英国北爱尔兰读博士,她也跟随丈夫去陪读。从中国来到万里之外的他乡,杨卉一下子从国内的“天之骄子”变成了英国的底层人员。她去中餐馆里打过工,在监狱里做过中文翻译,后来她才在英国社会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西沟通的桥梁,在大学国际处进行面向中国市场的招生工作。
除此之外,她还曾任北爱尔兰华人联合会会长,帮助当地华人和英国社会加深关系。2007年,由于对华人社区的贡献,杨卉获得查尔斯王子授予的“员佐勋章”。
来到北爱尔兰两年之后,杨卉的儿子博文出生了。
保健食品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农村 指导老年人科学看待保健品
我市部分窗口单位细节之处仍需改进
张广勇深入石楼驻村调研
努力营造安全和谐交通运输环境
赵江涛调研督导环保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时强调
拿出实招硬招合力攻坚 推动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多元化社会如何与孩子沟通?看中国妈妈的英国育儿的心路历程
加大整治力度 打好蓝天保卫战
香港名厨走访考察顺德美食寻合作
1月8日起,景德镇至北京往返航班时刻提前半小时
一场专题辅导 一次心灵震撼
江阳区安排部署公益诉讼相关工作
日照市济南路小学: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社旗县太和镇 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舟山开放大格局波澜壮阔
300督导员经培训“持证”上岗
蚂蚁金服井贤栋:数字经济将成为全面脱贫的重要推手
全国首只文旅专项债券锦江绿道专项债券发行
金域社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
新起点 新航程 新目标——安乡一中举行2018年秋季开学典礼
气象部门人工增雪 近期多降温降雪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