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海
护学行动是从1984年年底就开始了,葛毅是当年北街交警“护学岗”的第一名民警。葛毅每天早上在附近站高峰,看到学校门前经常出现拥堵和事故,便主动承担了护送学生过马路的任务,这一举动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欢迎。(10月24日《南通日报》)
上下学高峰期,校门口往往要乱成一锅粥;而今的井然有序,无疑要得益于民警的护学行动。事实上,因接送孩子而造成的校园周边交通拥堵现象,在各地都普遍存在着,由此催生的各类交通违规行为更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管理的棘手问题。每到放学时间,学校门前的马路就成了停车场,很多接学生放学的车辆全部停在了马路上。“起初以为是堵车,后来才发现原来那些车根本不动,全停在了那里。”常有市民在开车途经学校大门口的马路时如是抱怨。
交管部门加大力度疏堵保畅,传递出的是一种满满的正能量,但是,要缓解这一乱象,仍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城市私家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校园周边可供停车位的有限,家长对孩子独自穿行城市道路的不放心,都是造成交通拥堵存在的根源。因此,缓解校园接送交通拥堵,一味靠堵显然是无济于事的,纵观各地已有的经验,关键还在于疏导。
据报载,南京市从2013年11月起在小学全面推广“弹性放学”,要求小学为接孩子放学有困难的家长提供公益性的“延时服务”。苏州市部分小学早在2010年就开始尝试“平安志愿者”,有一批由老师担当的“平安志愿者”,每天在接送亭、校门口维持放学秩序。嵊州市剡溪小学“家长志愿队”的上岗,既维护了学校周边秩序,又缓解了因接送造成的拥堵乱象,无疑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当然,对于家长接送孩子过程中出现的车辆乱停乱放、随意占道、闯红灯等交通违规行为,则需要交警部门的严格监管和学校的强调教育,比如可以实行监控抓拍,并将违规图片在校内外予以曝光,以警醒和震慑来校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合力整治因交通拥堵而催生的各类交通违规行为。
荷兰格罗宁根省艺术家来我市考察
嘉兴今天风大体感较冷 阳光么 等明天吧
聚焦“五微革命” 再掀“靓城风暴”
[交委]市交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翼刚调研龙泉驿区交通运输工作
东较文化广场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大篷车进社区活动
时评:强化疏导缓解校园接送交通拥堵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七五”普法工作
官庄村为重病村民筹善款
关于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的通告
【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开封29.45万名困难群众均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困难群众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洛阳脱贫攻坚第七次推进会议召开李亚出席会议并讲话
产业党小组引领 解决“插花式”贫困——荥经县六合乡水池村脱贫攻坚见闻
市政协召开会议协商清城清新协调发展
16人被困电梯一小时,消防蜀黍15分钟破门解救
春节洗车忙
海外游子祝福中国:祖国强大我骄傲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办助理吴成玲:信心更加坚定 继续认真做事
云岩区宅吉社区开展节前安全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