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加大力度发展青梅产业,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促进企业技改升级——“技术+”打造特色产业新引擎


  青梅种植户正在采摘青梅。徐雁飞摄
  4月正值青梅丰收的季节,笔者走进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放眼望去,一颗颗绿油油的青梅果子挂满枝头,村民正忙着采摘鲜果。
  “比去年收成要好,预计能多产3000多斤,多收入七八千元。”雄鸡村村民张巧娇高兴地说。已经脱贫的张巧娇,在自家十来亩山地,种植了300多株青梅树。
  太平镇是诏安青梅的主产区,全镇青梅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占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近一半。依靠青梅产业,太平镇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科学种植是第一步。2017年底,市农科院的专家来到太平镇雄鸡村,给青梅种植户“支招”,详细讲解了种植、施肥、修剪、疏花等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听了专家的详细讲解,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受益很大,今年青梅产量比去年高。”张巧娇笑着说道。
  除了耕耘自家的青梅林,更有不少村民看好青梅市场,将自家果园改种青梅。“这几年青梅价格连续上涨,政府又在青梅产业上加大补助力度。”太平镇白叶村47岁的陈国勇将自家近10亩果园改种青梅。
  原来,去年3月,诏安出台了扶持青梅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每年安排1500万元作为青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出台后,诏安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政策宣讲、申报指导、实地审查及验收等工作。同时,引导果农引进新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把“按技术标准种植青梅”写进青梅主产区的村规民约,组织实施水肥一体化工程,推动青梅品种结构调整。
  不仅种植户张巧娇有技术加持,作为一家以青梅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诏安荣华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与生产,对产业链条不断升级换代。
  连日来,诏安荣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田雄杰,忙着指导工人筛选处理刚收购的青梅,不仅对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层层把关,还对流水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虽说位于青梅主产区,但是公司所需的青梅鲜果却远远不够。”田雄杰告诉笔者,公司所生产的青梅制品一半以上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产地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未来两年,公司计划投入5000万元用于扩大公司规模建设和购买先进机械设备,更新整条梅子酒的生产线。设备更新后,将改变以往的生产工序,不仅能改善产品口感,产能也将提升三成。”田雄杰表示,公司将加快与集美大学食品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合作,选派优秀员工到日本企业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荣华只是诏安青梅企业技改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县青梅主产区,红星、太平等乡镇采取兼并、合并等形式加快对现有青梅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通过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溯源制度,对青梅鲜果的用药、青梅产品制作等过程严格把控,保证出口青梅制品产品质量。此外,还组织青梅企业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推动青梅产业往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目前,诏安青梅种植面积有13.5万亩,总产量10.5万吨。全县种植青梅人口12万多人,其中种植青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6000多人。拥有初加工企业130多家,精深加工企业有15家,从事青梅加工产业工人2000多人,从事青梅营销人员1000多人,青梅产业逐渐成为诏安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之一。⊙洪雅君 胡志杰 吴楠

雷电季 连雨天 听专家支招安全度夏
“四个全力”加快沙县高质量发展——访中共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
号外!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
荒山复绿变“银行”
衡水市举办“衡湖税苑”杯有奖征文、书法和摄影大赛
诏安加大力度发展青梅产业,引导农民科学种植,促进企业技改升级——“技术+”打造特色产业新引擎
武汉企业征集渣土车“降噪金点子”
逊克精准执纪护航脱贫攻坚
福田交警大队组织警力在皇岗口岸疏导拥堵车辆
全市范围小餐饮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取得实效
扫黑除恶进行时|中央扫黑除恶第6督导组在河南5市开展下沉督导
2018年南昌交管局拟招聘两名文职人员公告
乘客不慎将随身包落BRT上 两司机帮忙找回
衡水市首届中小学教育机器人大赛举办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展陈正式开放
市政协委员专程回梅献爱心 委托媒体转交2万元爱心款
吴城乡2017年物资交流大会隆重开幕
居家养老新模式企业服务点对点
文登区领导检查调度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