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宏伟)尖山区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指示精神过程中,对老区村贫困人口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手段,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准确可靠。为了使贫困人口逐步摆脱“输血式”扶贫的依赖性,指导帮助老区村,探索使贫困人口能长期脱贫解困的措施和办法,力求形成稳定有效的机制。
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区、乡党委、政府及老促会帮助老区村建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并对合作社进行分组,农户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归组,与农户建立利益联接机制。按照“直补到户、合作自愿、入股分红、退股还本”的办法,实施“贫困户+村集体”发展模式,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实现贫困户和村集体共同发展。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他们积极引导老区村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增收。全区4个老区村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200亩,新增香瓜、菜、杂粮230亩;扩大了养殖畜牧业,增加了猪舍、牛棚。通过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促进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农业等产业,使80多名村民脱贫解困。协调相关部门,合力促进脱贫。从培养脱贫解困技能,加大政策帮扶入手,广开老区村民脱贫解困门路。如与劳动就业部门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贫困户教育培训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和劳务输出脱贫一批;与民政部门就老区低保、五保供养、荣转军人、烈士遗孀待遇进行协调,争取给予倾斜,目前老区村这几类人员大多数得到了相关政策的惠及,仅富安村就有53户低保户、26户五保户基本摆脱贫困状态,利用近郊优势,组织进城务工。尖山区4个老区村,地处市郊城乡结合部,地少人多,人均不到一亩地,为此,经过他们多方努力,目前4个老区村有500多人在国贸、三利等商场打工或经商,收入比较可观。组织发力,帮扶重点人群。对老区村在低保政策下仍处于贫困的家庭、个人或不够低保标准未被审批的村民,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进行“一帮一”。窑地村书记夏景升生活比较困难,自从其爱人加工熟食,并在国贸设柜台销售以来,年收入20000多元,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动收养了烈属伤残病人。建胜村贫困户姜志军单身一人,生活非常困难,在书记岳喜东的帮助下,到云南、四川为风力发电打工,月工资5000多元。建胜村残疾人周伟东生活困难,建胜村村长将自己小食杂店交给其经营,并帮助上货,促使周伟东于2017年脱贫。
市规划局:创学习型机关做知识型职工
省疾控中心疫苗临床研究绍兴基地及上虞工作站授牌
节后工作不断档
乐山举行2018年新春返乡企业家恳谈会
新化县重点项目办到桑梓镇调研督查重点项目建设
尖山区广开渠道对老区村实施精准扶贫
2018年经开区首个“浙江制造”标准发布实施
创建“诚信示范园区”动员大会召开
全省364名急救从业人员汇聚雅安 学习灾难应急救援与急救技能
市政府党组成员刘艳萍深入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调研
提醒!武进城区改造,260、283路公交临时调整
[住建委]志愿服务队走进老旧小区 排查房屋安全隐患
阳东区:田畔牛头皮,舌尖上的美味
李国寿调研品源公司转型发展
利州区开展安全排查督促农户“安全用气”
周口供电公司城区计划停电公告
唐山:路北外语实小翰林校区开展“迎国庆”教育活动
西安市召开律动长安 “一带一路”西部法律服务论坛
建始交通运输系统落实交通安全责任 强化春运安全监管
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及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在靖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