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加减乘除”激发新活力 服务“绿色发展”实现新作为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当前,阳江正处于振兴发展、加速对接珠三角的关键时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及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要求,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致力于做好税费负担“减法”、互联网+大数据“加法”、便民服务“乘法”和纳税人堵点痛点“除法”,推动税收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战略部署上彰显出税务部门责任担当,为阳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减”做税费负担的 “减法”,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以税费的“减法”换发展的“加法”,税制改革、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不只是“减负”,更重要的是通过“减负”助力经济转型,促进新兴产业成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无论是 “营改增”税制改革、六项减税政策,还是《阳江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都是基于一个出发点——为企业减税降负,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加发展后劲。
  基于上述出发点,长期以来,阳江税务部门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在推动落实的过程中,除了不断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辅导,更从便利化角度对减免税费的流程进行了简化升级。据了解,阳江税务部门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特别是网上申报系统增加税收优惠政策提醒功能等方式,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对全市生产型出口企业进一步推广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管理,进一步缩短出口退税审批时间。
  据了解,自全面推开“营改增”以来,减税效应不断凸显,2017年全市实现减税约12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阳江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国税收入中,第三产业税收同期增长45.42%。
  小微企业作为阳江经济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在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市民多方面需求发挥重要作用。为助力小微企业爬坡过坎、成长壮大,阳江市税务部门千方百计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据阳江市税务部门统计,2017年度阳江市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共4811户,实现企业所得税税收减免达5768.80万元,同比增长60.27%;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的企业34961户,实现增值税税收减免达11225.59万元,同比增长15.16%。
  在2017年推出的六项减税政策中,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范围,使得更多小微企业迈入了“减税门槛”。阳西县永宏工贸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主要经营各类真皮、皮革、尼龙包装及五金、塑料配件制品。2017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实际利润额累计40多万元,按照旧政策,该公司第二季度需缴纳所得税近8万元。国家扩大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后,该公司只需缴纳所得税额1.8万元,减免了6万多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减少的这笔税负将用于改善工人待遇,或购买新的生产设备,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
  今年阳江出台的“阳江实体经济十条”中,第一条便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阳江地税严格执行省印花税核定征收办法,对符合核定征收条件的纳税人,按经营范围分为工业企业、商业及其他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其购销环节应征的购销合同印花税,分别按其销售收入的70%、50%和30%作为计税依据核定征收。可实现每年为相关企业减税400万元,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为确保税费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税务部门在市、县(区)、分局三级国税部门层层动员,在广泛宣传、强化辅导、主动服务、考核评价、落实反馈等六方面重点发力。其中,积极打造“金税暖阳”税宣品牌,深入商圈、企业、社区、校园开展广泛的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将税收优惠政策送到门口,送到手中。
  “加”做好“互联网+”法,便民办税再提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税务部门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主动融入“互联网+”理念,搭上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列车,以“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为目标,不断创新办税方式,推出了一系列的便民办税举措。
  “现在微信也可以代开发票,操作很简单,自己动动手指就可以了,还不用来前台填表排队,节省很多时间。”2017年10月首个工作日,在阳春市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市民朱先生按照业务指引通过手机微信进行个人身份注册、实名认证、提交代开申请,完成缴税后,即在办税服务厅窗口领取到代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全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据了解,在阳江上线全省首个微信端代开普票功能,标志着阳江税务部门纵深推进纳税服务便利化开辟了一个新路径。
  而在今年1月,在前期努力的基础上,阳江市税务系统再接再厉,不断优化电子税务局代开发票功能。目前,电子税务局已经实现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专用发票,以及缴纳国税、地税双方税款的全流程。市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纳税人办理申请代开业务的方式更多、体验更优,更好地贴合纳税人实际需求,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电子税务局在线支付或现场刷卡支付等缴款方式,也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自行就近领取等领用方式,纳税人和前台工作“双减负”成效显著。
  智慧税务的探索和发展带来的便利体验,获得纳税人点赞。市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设置了广东省电子税务局、“智能电子填写台”、自助办税终端以及电子回单柜等“四大体验区”,并配备了导税员全程辅导。“部分纳税人刚开始接触互联网、自助办税很多功能不清楚,我们在这里提供全程体验服务,手把手教会了他们,以后他们就可以坐在家里轻轻松松办税了。”工作人员说。
  “电子税务局的风险提示功能很酷,让我随时了解到财会人员是否按时办税,这对我们企业提高纳税信用等级很有帮助。”互联网创业企业汉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税务部门还通过与大型平台的合作,逐步实现个人办税缴费“零距离”“零跑动”“零等待”,提升纳税人获得感。阳江地税积极推广省级统一的微信办税平台,目前推出6大类、71项功能,覆盖个人所得税、社保费、车船税等常见业务。
  “乘”做好服务方式的“乘法”,办税环境再优化
  2018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上,阳江税务部门把优化营商办税环境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方向,通过做好服务方式的“乘法”,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便民、规范办税体验。
  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困境,阳江税务部门联合13家商业银行等开展“银税互动”合作项目,帮助企业将良好信用转化成“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2017年“银税互动”项目累计发放贷款4.02亿元,惠及企业154家,其中,累计小微企业贷款3.79亿元。
  “税务部门不仅给我们减税降费,还方便我们融资贷款,大大的点赞!”来自阳春的陈先生说。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又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通过对金融机构进行减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助力今天的“小微企”赢得发展的大未来。
  广东纳丽德移动照明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移动照明工具为主的民营企业,“在我们‘走出去’前,市国税局为我们精心编写了境外投资指南,帮助我们正确评估税收风险,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市国税局为他们提供了执行税收协定的宣传和辅导,使企业了解通过税收协定可以取得的合法权益,并认真做好申请受理、证明开具和汇总等工作。“市国税局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扶我们上马又送我们一程。”企业负责人对这一系列的服务赞不绝口。
  “当前阳江有‘走出去’意向的企业不断增加,但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的纳税服务,让企业能够走得更快更稳。”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税务部门还开展“一带一路”宣讲会、搭建税企微信群、税企党建共建活动等,并将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围至为“走出去”企业定制个性化套餐。
  “除”做消堵消痛的“除法”,努力提高纳税人获得感
  针对“来回跑”“资料多、重复报”、办税等候时间长等长期困扰纳税人的堵点、痛点,税务部门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做好消堵消痛的“除法“,最大限度精简报表资料,简化办税流程,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机制、房地产交易智能办税、社保费三方协作平台,积极探索“一窗通办”升级转型等,努力提高纳税人获得感。
  “以往来联合办税服务厅办税排队要花很长时间,不同的业务还要在不同的窗口办理,现在好多了,税务部门推进‘一窗通办’服务和容缺受理,我们不用来回跑,几分钟就把业务搞定!”在市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的张女士对记者说。据了解,为了强化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功能,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创新推行“三个打通”,把管理后台涉税业务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前台统一受理,加快推进国地税综合业务“一窗通办”,全力打造“前台统一,后台同步、制度同效、信息共享”的国地税合作新模式。目前,已实现138项国地税合作业务的“一窗通办”。
  税务部门还积极探索国地税合作新路径,让纳税人“更有感”。自1月2日起,在阳春市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率先实行“单体运行”的一窗通办新模式。现有的7个联合办税服务厅扩展到13个,窗口总数由27个增加到36个,在原业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办税窗口通办、窗口增加,使得办税服务效率实现大提升,使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再缩短3分钟,平均办税时间再缩短2分钟。
  据统计,2017年,全市税务部门平均等候时间为15.19分钟,同比下降了68.2%,业务平均办理时间3.06分钟,同比下降了2.9%,纳税人评价满意率99.93%,满意率逐步上升。
  为了切实精简表证单据,阳江税务部门积极推行房地产纳税申报无纸化办理。市地税部门在微信办税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了微信端房地产交易智能办税。纳税人通过阳江地税微信公众号“房地产交易智能办税”模块,提交房产交易资料。税务人员通过电子税务局受理,进行即时审核办结并以短信通知纳税人受理情况,申报受理的纳税人可预约门前缴款时间。该涉税业务的成功办理,突破了实体办税审批环节多、涉税事项杂、等候时间长的瓶颈,极大地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提高了便利办税指数,真正实现纳税人上门一次即时办结。
  以文化人 以文兴税
  市国税、地税齐齐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实践
  近年来,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文明创建工作和税收事业有机融合起来,开创税收工作与文明创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新局面。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广东省文明单位”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17年11月17日,两单位齐齐获得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文明创建战斗堡垒
  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的良好格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效机制,驰而不息改进作风。创新推行“第一书记”制度和“3456”支部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共建共融,丰富文明创建工作内涵
  坚持将文明创建工作与税收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共建共融、互促互进。紧扣市委市政府“以海兴市,绿色发展”的工作部署,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税收收入呈健康增长态势,有力扶持地方经济发展。全面打赢营改增攻坚战,推动10351户试点纳税人实现税制顺利转换和“两代”业务落地,2017年实现营改增减税达12.22亿元。注重发挥税务专业优势,建立纵向联动、横向联合的税收分析机制,为各级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以税资政作用充分彰显。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层次
  坚持改革创新,奋勇争先,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层次。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全面创新,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税务”,与有关部门联合推广电子化办税。构建专业化管理新模式,税收风险管理、大企业税收管理改革等取得扎实成效。推进税收共治,通过全方位深化国地税合作有效破解了营改增后地方税费控管手段弱化的难题。扎实推进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办税便利化改革,狠抓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规范化建设,创新打造“网上办税为主、实体办税为辅、自助办税为补”的多元化办税服务体系,办税时间显著减少,办税成本进一步降低。
  坚持以人为本,保持文明创建长久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保持长久活力。不断丰富税务精神内涵,打造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高效、品味高雅的办公环境,配备完善“五个之家”、图书室等场地和设施,建设党建文化展厅、国税文化展厅。开展“四个五”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好家风好家训”评选等活动,树立正面典型,汇聚正能量;开展“金税暖阳”志愿服务活动,送税法到企业、到社区、到学校;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切实温暖关怀困难群众,增强干部职工社会责任感;开展“三八妇女节献花”、书画摄影作品展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文明永无止境,创建永不止步,“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是对过去创建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鼓舞和鞭策,税务部门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上市有了“定心丸”
  ■案例
  2017年7月11日,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粤西首家上市的装备制造民营企业。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表示,回顾公司ipo成功之路,离不开税务机关的大力支持。
  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粤西山区的民营企业,集电机和水泵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也是国内小型民用电泵和工业配套电泵规模最大的制造商之一。2014年,该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成为阳春市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与此同时,企业运营成本短期内直线上升,企业现金流压力增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得知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通过的消息后,阳春市税务部门的税收辅导就主动送上门来。3年来,税务机关共为该公司减免税收6480万元,企业每年享受到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额接近全年利润总额的10%,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让公司有更加充裕的资金投入到新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中,备战ipo也更有底气。
  据介绍,在申请上市的审核中,因税收问题被否决的企业比例相当高,为此,税务部门还提出了“一企一策”精准个性化服务思路,组织业务骨干团队,为该公司提供重组和ipo过程中的涉税风险解决方案,帮助公司规范税务事项。在税务机关的帮助下,公司依法足额纳税,不存在税收漏洞,消除了企业准备上市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ipo一路畅通,还得益于税务机关认真落实简政放权和规范行政审批。在多轮上市审核环节准备过程中,阳春市税务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对相关涉税登记事项及开具纳税证明等实行特事特办、急事快办。
  “记得一天晚上,准备提交ipo申请文件前,因我公司财务人员的疏忽,发现税收无违规证明没盖税务机关章,税务人员接到我们的申请后,马上加班帮我们处理。我为税务机关的贴心服务点赞。”该负责人说。
  市国税、地税9项合作亮点
  ●1 “五抓五强”促党建与业务互融共进
  ●2 “三个打通”开启“一窗通办”新时代
  ●3 联合打造教育行业“互联网+电子发票”办税新生态
  ●4 联合构建房地产服务行业后续管理
  ●5 推动信息共享应用常态化
  ●6 推动税收风险共治格局建设
  ●7 联合推广应用优化电子税务局
  ●8 深化大企业“基础+专业”管理合作
  ●9 深化国地税稽查合作“双随机”
  ■数说税务服务
  “营改增”助力阳江产业升级
  2017年度“营改增”实现减税约12亿元,减税效应不断外溢,有力推动了阳江市的产业转型。阳江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正成为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国税收入中,第三产业税收同期增长45.42%。
  税收优惠全面惠及小微企业
  2017年度阳江市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共4811户,实现企业所得税税收减免达5768.80万元,同比增长60.27%;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的企业34961户,实现增值税税收减免达11225.59万元,同比增长15.16%。
  税银互动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阳江税务部门联合13家商业银行等开展“银税互动”合作项目,帮助企业将良好信用转化成“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2017年“银税互动”项目累计发放贷款4.02亿元,惠及企业154家,其中,累计小微企业贷款3.79亿元。
  信息化手段服务纳税人
  阳江地税推广省级统一的微信办税平台,目前推出6大类、71项功能,覆盖个人所得税、社保费、车船税等常见业务。
  “一窗通办”办税更快更便捷
  2017年,全市税务部门平均等候时间为15.19分钟,同比下降了68.2%,业务平均办理时间3.06分钟,同比下降了2.9%,纳税人评价满意率99.93%,满意率逐步提高。

市图书馆首个现役部队数字图书馆投入使用
两岸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台北—宜宾教育论坛举行
市水务局局长伍恒光参加植树团拜活动
谯城区科学引领提升学校党建软实力
市政务中心做好服务文章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巧做“加减乘除”激发新活力 服务“绿色发展”实现新作为
冰河中,村民救出9岁男孩
集聚区管委会考察组赴临海、天台 考察农业观光园
市经信委组织召开2018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相关政策宣贯会
上饶经开区去年新设立企业491户
东平窑清水湖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惠州A级景区共27家
“炉峰慈联·大病救助”之一:基金向市抗癌协会捐助五万元善款
望城区科技局开展长沙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考察调研工作
开福区司法局开展法律服务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
市直机关党组织多种形式庆祝建党97周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预计5月对外开放
端州区20个集贸市场将升级改造
百岁老人独自乘车欲去外地扫墓
强力补齐短板 加快城区学校建设 ——市教育局局长薛树林就市主城区学校项目建设答记者问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五个咸丰”——专访咸丰县委书记郑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