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去年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166件


  清远市有省定贫困村261个,相对贫困人口58689户132507人。作为全省扶贫主战场之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任务更重,唯有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不负群众期望。2017年,全市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6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
3月28日,在广东省召开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和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清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邓梁波代表清远就该市深入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经验介绍。
成绩的背后,是清远市纪委、市监委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严格按照省纪委关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要“从理念上求真务实、从来源上发动群众、从方法上继承创新、从抓手上用好巡察、从力量上形成合力”的要求,认真落实“三个坚持”的结果。
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入户核查、勤廉监督与专项巡察互为补充、提级查办、交叉查办与协作查办同步推进,纪律审查与通报曝光同频共振,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网格化监督执纪管理模式。
据透露,今年清远市纪委、市监委还将进一步聚焦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对261个省定贫困村进行巡察“回头看”和抽查督办。还要全力推进城乡基层“勤廉工程”,强化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推动城乡基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黄剑琴通讯员清纪宣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全面起底问题线索
“政府的补助资金到手了没有?还有什么问题要反映……”这是清远市县镇联动铺开“入户核查”精细发现问题,向贫困群众了解情况的一个微镜头。
去年以来,清远市纪委、市监委推动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形成合力,构建集中整治“一盘棋”格局。通过入户核查、专项巡察及勤廉监督室等多渠道发现问题,并充分运用行之有效手段,全面起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
其中,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推动扶贫、财政、审计等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乡镇(街道)干部,进村入户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低保五保审核、助学资金发放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逐一精细比对。共出动干部13303人次对51431户开展入户走访,发现问题线索141条。
“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更高效、更精准地发现问题。一改常规的督查方式,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接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家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清远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市县两级巡察机构共组成23个专项巡察组(市1个、县22个),开展对扶贫领域的专项巡察,实现261个省定贫困村、570个贫困户相对集中的面上贫困村和89个扶贫单位全覆盖,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297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线索171条,立案74件,处分6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镇村联动依托“勤廉监督室”精密发现问题。清远在全市行政村设立1168个勤廉监督室,配备5338名勤廉监督员,作为乡镇(街道)纪(工)委的派出“小分队”,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网格化精密监督,并动员广大勤廉监督员积极开展专项夜访、墟日上街接访等活动挖掘问题线索。2017年,全市共通过“勤廉监督室”排查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3条,立案44件,分别占总数的29.4%、26.5%。
为全面起底问题线索,清远各级纪检部门还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整治行动,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排查,逐件登记、严格程序交办、及时督导跟进,确保线索不遗漏、不积压;重点瞄准贪污侵占扶贫资金、失职渎职、雁过拔毛等六类易发多发违纪行为,开展督办直查、提级办案;建立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进一步压实压紧责任。
坚持零容忍强震慑严惩扶贫贪腐行为
“脱贫攻坚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对扶贫领域贪腐行为,清远市纪委、市监委坚持零容忍,并注重区分市县镇三级纪委的职能差异,采取提级办理、“交叉查办”、“协作查办”等手段,出重手、用实招,严肃查处了一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市级层面带头“提级查办”。主要针对一些县镇纪检力量不足、人情干扰等难题,市纪委对疑难、重大信访件逐人逐件明确领导,提级查办。2017年对46条扶贫领域重大问题线索挂号督办,提一级或两级直查,其中市纪委带头直查9条。
县级层面实行组织“交叉查办”。清远全市成立8个抽查组,采取异地交叉的方式,分赴各县(市、区)对扶贫领域违纪违法线索查处工作进行抽查。去年,共发现17条问题线索需要进一步核查,对10个案件提出重新核查的意见。
镇级层面则采用探索“协作查办”。为破解乡镇(街道)纪(工)委人手紧、能力不足,不敢办案、不愿办案、不会办案等问题,清远将全市85个乡镇(街道)、县直总共56个农口单位,按照“方便合理、区域就近、便于工作”原则,划分为16个协作片组,实行协作办案,提高办案的增量、质量和效率,有效推动全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
“结合三级职能实际,采取不同的查办方式,既突破了一批重点案件、培训了基层执纪人员,又传导了压力、强化了震慑,关键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力净化了当地政治生态,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保障了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清远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压责任建机制不断拓展监督成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和最现实的民生需求。清远市纪委、市监委既以监督执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又深化成果运用,探索治本之策。
构建高位推动的责任落实机制,蔓延势头有效遏制。目前,清远市县镇三级均成立高规格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领导小组,市级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县镇两级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同时,建立市县纪委领导包片、纪检监察室主任包案制度,镇级纪委实行领导分片负责制度,市纪委4名领导各负责2个县(市、区),县镇两级纪委也纷纷制定和实施分片包案制度。2017年以来,各级党委部署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292次,县级党委书记督办扶贫领域案件35件,有效地向基层党组织传导压力,遏制了扶贫腐败的蔓延势头。
创建以“勤廉工程”为重点的农村监督体系,预防作用有效发挥。清远市纪委在全市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勤廉工程”,建立健全教育、监督、预防、正风、问责“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构建规范和制约村(社区)干部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坚决铲除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深入净化扶贫领域。
建立即时通报曝光机制,震慑效应有效强化。按照“谁查处、谁负责、谁通报”的原则,对近年来扶贫领域腐败案件和问责案件及时通报曝光,对社会关注、教育警示性强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持续形成警示震慑效应。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件36批135件。
■评论
深抓实做
推进扶贫领域
监督执纪问责
出重拳、下猛药,在中央纪委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不断加强,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清远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精准、务实、从严的要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的理念,发动群众力量、形成办案合力、压实工作机制等把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治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基层是“主战场”。要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要发动群众力量,将执纪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清远坚持无禁区全覆盖,主动收集问题线索,“四级联动”立体排查收集,形成全市一张网,通过专项巡察、入户核查、勤廉监督室,层层递进。
查处扶贫领域贪腐问题,重心在基层。但越往基层,纪检力量越薄弱,人情关系越复杂,不愿、不敢、不会办案问题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清远探索创新机制,整合力量联合办案,推行“大兵团”作战;实行提级办案,交叉办案、协作办案,排除人情关系干扰;切实传导压力。
让大家安心的,清远纪检监察部门还注重压实工作机制、拓展监督成果,完善相关制度。通过责任落实机制、创建农村监督体系强化预防作用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廉政举报电话:0763-123880763-33642250763-3512345

市国土局举办2017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培训班
他们奔跑69千米 献礼新中国69岁生日
衡水市场:中秋临近,月饼抢“鲜”上市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与长春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开展对口合作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集中视察
清远去年查处扶贫领域违纪违法案166件
证券交易资金前端风险控制业务规则发布
老人国道旁卖橘 存隐患众人劝离
建设森林城市 推进绿色发展
资中县召开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核查情况反馈暨推进会
市城管委组织开展市民中心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专题培训
北滨江公园·浦西园完成回收工作 上半年启动提升改造
剑阁县大力实施“双引”行动全面推进创新创业
港区:张东立督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黑龙江省规范旅游价格行为 扰乱市场秩序将纳入“黑名单”
姑孰镇五举措做好控违拆违工作
保定市环境保护局车辆维修项招标公告
邵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务辅助人员招聘公告
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会召开
保障房社区有了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