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讯】(记者孙敏)9月23日晚,央视《新闻联播》以《广西:大力整治环境,修复漓江生态》为题,对广西桂林在漓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道。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介绍了我市创新体制机制,对漓江流域生态进行全面治理所取得的经验。报道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桂林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创新体制机制,大胆改革,一本蓝图绘到底,对漓江流域生态进行全面治理。报道中,赵乐秦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桂林市“整合13家部门的功能,把各方面的职能集于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一身。体制改革后,治污的第一枪就是依法取缔伏龙洲等5个洲岛上严重的水体污染源,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等“桂林经验”。
报道指出“广西在漓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把破除制约漓江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突破口,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央视记者的镜头展现了桂林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等工作场景,以及漓江山清水秀、鱼鹰捕鱼、桂北浓郁的特色民宿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面,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桂林在大力整治环境、修复漓江生态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随着镜头的推进,报道提到:“现在,行走在漓江核心景区,你可以看到桂北风味的特色民宿,漓江城市湿地功能正逐步恢复,漓江的水也在变清、变美。变美、变好源于当地这几年的整治。”报道中说,保护漓江一直是桂林“当地生态环境领域的头号工程”。今年桂林还出台了《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30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在核心保护区里面不允许建设工矿企业,只能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在报道中,央视记者还采访了桂林理工大学人文与水文地质学教授郭纯青、桂林叠彩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巨澜,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讲述了桂林在恢复山体、治理水体污染源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据了解,本次报道由中央电视台广西记者站和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采制,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新闻频道(cctv-13)《新闻联播》播出。报道播出后,在桂林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在央视《新闻联播》的黄金时段,用1分52秒的篇幅对广西桂林进行报道,是对桂林生态保护和治理成绩的肯定。”退休市民石子义每天都收看《新闻联播》,他特别留意了播出时长。而市民廖玉荣表示:“在《新闻联播》里看到桂林的青山绿水,作为市民深感自豪。”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全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暑期长沙站预计发送旅客333.56万人 本月中上旬将迎第一轮高峰
宝山区人社局代表团赴云南维西开展就业扶贫工作
【跨越四十年 改革再出发】高新区改革交响中的企业强音
被骗后加入“被坑群”再次被骗 杭州老板娘近10万打水漂!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漓江流域环境治理生态保护 赵乐秦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并介绍“桂林经验”
我市制定煤矸石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邹城市初中教学质量监测田黄中学考点准时开考
华润拿下300亩七都地块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领导到潮州调研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就提案征集工作致信市政协委员关注和支持提案工作 提出更多高质量提案
休憩长廊 步步有景
我市圆满完成“五一”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保障工作
京企助力北海红树林保护
为查丈夫出轨“实锤”,女子被“私家侦探”骗去40万元
我市工商系统网上办事业务成功对接湖北政务服务网
211人开始享受长护险居家护理服务 护理机构加紧储备人员
宁波有了国字号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频现“流标” 银行大额存单陷入窘境
市发改委整合职能缩减审批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