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溪北社区强化统筹让失地群众适应新生活


溪北社区智慧安防系统演示。
基本实现“智能化+智慧门牌”全覆盖。  
    新闻提示
    别看路边这间小餐馆不显眼,每月收入过万元。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村庄,村民年底分红逐年递增不说,村里还规划着农贸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项目。
    ……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和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花溪区溪北社区大量土地被征收。为加快让失地农民适应市民的“新身份”,溪北社区强化党委统筹协调,落实项目征拆“三定四包”责任制(即“定人、定任务、定时间”,“包宣传、包搬迁、包拆除、包稳定”),既要保证在项目征地拆迁安置的时限内完成任务,又要保证项目征拆事前、事中、事后的稳控,全力保证失地群众搬得出、留得下、稳得住。 
    放下锄头开餐馆 每月收入过万元
    回锅肉,一道家喻户晓的家常菜,但要做得人吃人夸,可不容易。家住花溪区溪北社区养牛村的张桂珍自幼爱好烹饪,回锅肉就是她的“拿手菜”,吃过的人都称美味。
    2012年,张桂珍拿着几十万元征拆补偿款,高兴和担心交集:是守着钱过日子,还是另寻出路?去找份工作,但除了会种田又没有其他技能……“你还有炒回锅肉这一绝活呀!”受到村干部们的点拨,张桂珍拿这笔钱开起了餐馆。
    “现在,餐馆月月收入过万元,一家人的开销不成问题。”张桂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务农大半辈子,没想到如今变成了厨师,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一路走来,离不开村干部的支持和鼓励。”张桂珍告诉记者,为加快让失地农民适应市民新身份,养牛村不仅常态化组织村民们开展创业、家政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还将村集体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利润分配和村民福利。
    “门店租金、水电都有优惠,相关部门对我们办理营业执照、健康证等也会大力支持。”展望未来,张桂珍满是期待。
    换一个生活新环境 村集体发展有思路
    清风徐来,山青天蓝。一旁是通往天河潭景区的笔直公路,一旁是一栋栋白墙黑瓦的靓丽新居……走进花溪区溪北社区竹林村新建不久的休闲广场,村支书龙超扬一一指点道:“以前,这里的路都是羊肠小道,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甲秀南路、天河潭大道相继建成,村里大量土地被征收,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休闲广场中央有一处池塘。龙超扬说,这叫蜻蜓塘。原本是脏乱不堪的垃圾池,得益于这几年村集体收入的大幅增长,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建起了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委托环保公司对水体污染进行专项设计治理,垃圾池变身蜻蜓塘,成了村民茶余饭后闲庭信步的好去处。
    “得益于征地拆迁款,村里还投资了加油站、农贸市场,给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打开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龙超扬介绍,有了钱,眼光超前的竹林村开始了“三条腿走路”:第一,竹林地理位置好,引得不少企业在此建厂、建园区,村里选择规模建房用于出租;第二,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出资兴建农贸市场;第三,以美化村庄环境为切入点,规划建设公益性停车位,发展带动乡村旅游经济。
    “目前,村集体年收入已达1亿元,年年分红上百万元,并保持着逐年递增的可喜态势。村民的新农合、新农保费用一律由村集体‘买单’,实现了村民基本生活、医疗、养老的三大保障。”说起今日的竹林村,龙超扬颇为自豪。
    营造舒适环境 推动经济发展
    花溪区溪北社区地处贵阳市二环城市带南段,坐落于花溪大道、甲秀南路两条主干道上,于2012年4月28日挂牌成立,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社区。
    近年来,随着花溪区打造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布局,溪北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在保证征拆群众搬得出、留得下、稳得住的前提下,溪北社区积极推行“企业点单”,以提供“保姆式”服务,抓住“老的”(已经落实企业),做大“小的”(小微企业),引进“新的”(招商引资新项目),打造营商、安商环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从2016年的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4.5亿元,增长308.33%;公共财政收入2017年突破亿元大关,各项经济指标逐年上升。
    去年底,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投入200余万元,在养牛村、董家堰村、竹林村启动智慧安防系统建设项目,安装‘鹰眼’识别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100余套,采取人脸识别、车辆识别、地质灾害预警、森林防火巡查等多项措施,实现对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的监控全覆盖。同时,还建立了3个‘星级’警务工作站,采取‘大数据+后台服务’的方式,实现全天候、立体式监控,第一时间掌握辖区治安、交通、森林防火、环境卫生、大气污染、违法建筑管理等情况,并通过智慧平台调度及时进行处置,实现了区域管理可视化。
    在溪北社区党委副书记孙定学看来,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社区服务管理,就必须在思想理念、服务本领、服务内涵、服务体系和服务责任上下功夫。“如今,社区商铺、住宅基本实现了‘智能化+智慧门牌服务’全覆盖。通过‘一户一牌、一户一码’,利用智慧门牌数据系统,市民和管理员只需利用智能手机就能开展社会事务掌上办理。”孙定学说。
    “下一步,溪北社区还将深入推进城乡‘三变’改革,进一步细化专业合作社、融资平台、经营主体、入股方式、风险防控等工作,整合村集体和村民的闲置资金以及村(居)资产,进一步完善吉麟、上水、石板井、董家堰、养牛、竹林等6个村(居)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为花溪打造文化旅游创新区贡献力量。”孙定学信心满满地说。(通讯员 黄兰 记者 狄良军 杨唯)

好吓人!凌晨3点,女子车中睡觉遇人砸窗偷包
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
麻涌水上森林公园露真容 用灯光与鲜花、树影营造梦幻景区
郴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助力宜章脐橙首次出口香港
县领导深入工信系统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花溪区溪北社区强化统筹让失地群众适应新生活
我镇多部门联合行动取缔2间“黑牙医”诊所
广西防范办与科技协会结成“科普反邪教联盟”
打捞河内死猪 并作深埋处理
2018安庆市羽毛球比赛圆满落幕
嘉湖绍三市联合研讨残疾人职业技能精准培训
第三届河南省环博会开幕!展示新型环卫专用车聚焦垃圾分类、公厕革命
《清正廉洁(一)》特种邮票在马发行
筑牢健康屏障——我市民生工程“八个全覆盖”回眸之五
宝鸡:小区流行“共享电子鞭炮” 婚礼刮起环保新风尚
清池街道一日三开工棚改向前冲
吴谋副会长接待国际争议解决及风险管理协会罗伟雄主席来访
我省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职权和队伍正式并入海关
孙兵参加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二联组讨论时要求 抓好三环线沿线规划建设管控工作
致敬海丰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