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布农业“新六产”大数据

  青岛日报讯 市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亮出了我市农业“新六产”大数据,并提出了到2022年的发展目标。
  目前,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53家,年接待游客1856万人次。国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45家,过亿元龙头企业110家,农产品加工年度产值1300亿元,出口300亿元以上,居全国城市首位。创建农村电商示范镇15个,建成村(合作社)益农信息服务站816处,农村电商平台达到560家,年交易额58亿元。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913个,吸纳9万多农民就业创业、户均增收25%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速,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万家、百亩以上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6100多家。深化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体推进示范市建设,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10万人。
  会上发布了我市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市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重大突破,农业“新六产”综合示范区基本建成,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步伐加快,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以上、现代农业精品园1000个,过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0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0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3000万人次、产值200亿元以上,农业“新六产”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综合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5000元。
  《意见》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22年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十大任务,包括创建示范综合体、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做大做强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
  市农委二级巡视员史跃林介绍,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农业“新六产”综合示范区为抓手,按照“一轴三片、五核多园”总体框架,集中力量建设西海岸高端智慧农业示范区、胶州临空高效农业先行区、即墨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平度粮油终端消费引领区、莱西农产品加工物流先导区等五大核心区,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型、加工出口型、终端消费型、生态循环型、智慧科技型等五型农业“新六产”,基础设施、主体培育、体制机制、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等五大支撑体系更加健全,助推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跃居到全国第七位。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市民纷纷为原赤坎立交桥路口起名贡献“金点子”,主管部门:此前没有对路口起名的惯例 路口起名随民意
永川:自筹资金救助贫困“两癌”母亲
中药汤洗手,能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吗?
宁江区团结街道办“春风”送暖促就业
青岛发布农业“新六产”大数据
张南华节日慰问一线值班医护人员 督查医疗质量安全
市政部门成立17支防汛应急队 确保本次降雨过程市政设施正常运行
鸡西市委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组来虎林市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清华大学-内江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举行开班典礼
“一花一叶一世界”压花艺术体验活动
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筠连县“四举措”助推粮食质量提升
大岭山:开展露天焚烧联合整治行动
3.4 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助力我市精准扶贫
兰州新区公开选招优秀教师150名
市财政局召开往来款清理工作会议
杭州首例对行贿人采取留置措施案:从证据矛盾突破
淮阴财政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湘潭:缴纳失业保险36个月以上 职工可申报技能提升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