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气象台召开发布会,宣布我市今日出梅。出梅后,我市将迎来“烧烤模式”,每年这一时段都是“高温病”频发阶段。昨天,本报记者特请苏北医院、扬大附院、市中医院的相关专家为大家送上高温病防护手册,让大家轻松走过这段“火热时光”。
“高温病”具体指哪些疾病?
空调病 空调温度最好不低于26℃
扬大附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陶玉 坚说,根据往年接诊的情况,随着高温日的增多,“空调病”患者将会大量增加。
提醒大家,空调温度不要调得过低,26℃左右为宜,内外温差不超过7℃。要尽可能减少空调使用时间,老人和幼儿多到户外活动。开空调1至3小时后关机,打开窗户将室内空气排出,使室外新鲜气体进入。办公桌最好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若长时间坐在办公室,请适当增添衣服,比如披件长袖外套或披肩。
日光性皮炎 减少日光照射不要滥用药物
每年这个时段日光性皮炎就诊者都会增加。苏北医院皮肤科专家朱晓芳指出,长期日光照射,极可能引发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疾病,严重的甚至可能激发皮肤癌前期病变及诱发皮肤癌。
她提醒,患上日光性皮炎,要尽量减少日光照射,穿透气性强的衣物,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少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出现不适症状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滥用药物,导致炎症加重。
中暑 一旦中暑先离开高温环境
当气温达到37℃-38℃时,中暑指数就会提高。专家提醒,一旦发现自己和其他人出现口干、头晕等中暑先兆和轻症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或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如果出现晕倒等重症中暑症状,要迅速送至医院救治。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补充盐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在户外进行体力活动时,应避免喝大量含咖啡因饮品(如咖啡及浓茶)及酒类饮品,这些饮品会加速身体水分透过泌尿系统流失,反而更容易导致中暑。”
烧伤 老幼尽可能远离热源
夏季是烧伤事件高发期,尽量不要让老人、小孩单独接触明火或开水等热源。
苏北医院烧伤整形科专家提醒,一旦出现被火烧伤或烫伤,要学会简单的紧急处理。首先,迅速摆脱火种,如果遇到火焰波及衣服时,迅速把衣服脱去,或就地卧倒打滚,或用各种灭火工具灭火。如果有大量的烟尘,则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烟尘造成呼吸道损伤。其次,如果已被烧伤或烫伤,请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以降温。对于衣物千万不能强行剥脱,也不宜自行用药,请及时送医院治疗。
食物中毒 不吃不洁变质食品
食物中毒有突然发生、集体性发病、潜伏期短等特点。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可表现为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出现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集体单位食堂以及餐饮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注意食品操作卫生,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品和生食水产品;食品要烧熟煮透,隔夜餐食用前回锅加热;尽量不在家庭自办酒席。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吃完饭不要马上吃冰冷食物。
面瘫 睡觉时别正对空调口
病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天热贪凉吹空调、吹电风扇后抵抗力下降,而出现病毒性面瘫、神经炎的。有患者把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且风口正对着脸部,第二天一早就发现自己的嘴合不拢。
专家提醒,切不可过度贪凉,空调、风扇都应该避免直吹面部,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避免再受风寒,包括长时间吹风扇和在过冷的空调屋内滞留。 颜面局部可以做热敷,多饮水,饮食清淡,不食或少食辛辣食物。
“高温病”什么情况下发生
当日最高气温≥35℃,相对湿度在60%以下称为高温炎热天气;当日最高气温≥32℃达不到35℃,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称为高温闷热天气。
在这两种高温天气下,人体的汗水来不及从皮肤中排泄出去,热量难以发散,感觉非常难受,威胁人体的健康。因为人体的散热,除了通过呼吸、大小便外,主要通过皮肤层散发热量。由于高温天气的出现,导致人体的热平衡被破坏而产生中暑和其他疾病。
特别提醒
每天宜喝1.5至2升水
夏天出汗多,最好不要等到口干时才喝水。专家表示,一旦人感觉口渴了,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凉席使用前暴晒一下
无论是旧凉席,还是新买的凉席,仅冲洗可能不会杀灭凉席里的螨虫。使用前,市民最好把凉席浸在开水里烫10分钟左右,或暴晒后再使用;睡凉席后出现丘疹、瘙痒,最好不要随意搔抓,及时到医院就诊。
要学会微微出汗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夏季炎热,入夏后人体胃口变差,加之很多人贪凉饮冷等等,容易出现腹泻、舌苔白腻等症状,这些都是湿邪困脾的表现。夏至饮食应常服健脾除湿之物,要清淡,容易消化。适当的运动,适当出汗有利于内湿排出,像健走、慢跑、瑜伽、打太极拳等运动都能让人微微出汗,又不至于大汗淋漓,是人体“除湿”的好方法。
10时至16时出行避烈日
烈日炎炎,出门时最好要备好防晒用具,10时至16时之间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这个时段内阳光照射比较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专家提醒,如果此时间段出行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夏季注意“晚睡早起”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专家认为,夏季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苏萱 上斌 丁云
浙大毕业生养猪创新污水治理模式
浠水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 3000岗位虚位以待
中央文明办三局调研组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怀远县实施贫困学生资助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步伐
传统戏曲文化助力“法治”宣传
出梅后请当心这些“高温病” 睡觉时别正对空调口
汕头市中医医院易地扩建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咨询服务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沫江堰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为迎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杭州特设观潮公交专线
2018年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于6月24日下午5时左右公布
为低保边缘户送去“一被子”温暖 海口秀英区真情驱严寒
感受中国基层警务 点赞科技先进服务暖心 五国高级执法官员在我市“走基层”
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我市开展“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市人社局调查:节后八成以上员工将返岗
邹城市召开农机化工作暨作风建设会议
娄星区城乡投参加庆“三·八”健康快车杯趣味运动会
领航青春 共创未来
我市7家卫生单位受省表彰奖励
中秋国庆假期厦门受理1270件消费投诉举报 止损43.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