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93岁老专家与儿子同室坐诊

 
图为桂世澄、桂卫星父子“同室坐诊”
93岁高龄仍然坐诊,一周四次,坚持用对药不用贵药,十堰市太和医院的桂世澄教授,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什么叫做医者仁心。
  有意思的是,他61岁的儿子桂卫星教授也在同单位同科室退休返聘,父子俩“同室坐诊”成为十堰医界一景。
父子同室坐诊
  8月10日早上八点半,93岁的桂世澄教授拄着一把长柄伞,准时来到太和儿科门诊室。高温天气来袭,儿科门诊人满为患。桂老穿上白大褂,戴上眼镜,坐在办公桌前。护士帮桂老泡好一杯茶,打开电脑开始叫号。
  9点,桂卫星教授在病区查完房,赶到门诊和父亲同室坐诊。桂卫星说:“父亲年龄大了,患者有时候声音小,听不清,我便重复叙述一遍。遇到较复杂的病情,我们父子可以会商。”
  一个小时过去了,桂老只看了六个号,桌上的茶没顾上喝一口。“我一个小时只看六个,多了就看得不过细。”桂老说,这是多年的习惯。医院担心他身体吃不消,特别规定他每周一、三、五、六上午坐诊,而且每天只看两个半小时。
开药不开贵的
  一位网友曾在网上这样评价桂世澄:“每每孩子生病,我们做家长的都很着急。如果刚巧是桂老爷子坐诊,心里顿时安稳了很多。老爷子医术精湛,态度和蔼可亲,把孩子交给他很放心。”“医生,孩子发烧,打了一针,不见好转,还起疱了……”桂老接过患者家长递来的病历认真看完后,拿起听诊器听诊。11个月大的宝宝本能地哭起来,桂老动作轻柔,不时摸摸孩子的头和手。“还好,孩子的肺部还没有感染,我再给你换一种药试试。”开好了药方,龚女士抱着孩子,跟桂老打了声招呼,离开了诊室。“你这个药不能随便吃,把病历给我看看。”桂老接过一位家长的病历后边看边算时间,“这样,这个药先不要吃了,回去观察两天,如果还有反应,再来找我,这是我的坐诊时间。”桂老把坐诊时间写在一张纸上,递给患儿家长。“我们一家三代人几十年来都是找桂医生看病。老人家开出的处方都比较便宜。”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的一位患儿家属说。“我们这里是山区,看不起病的人还有不少,能省就省一点。一种病有几种药可以开,我一般开药只开对的,不开贵的,治好病就行。”桂老说。
争取坐诊到100岁
  桂世澄是浙江吴兴人,1950年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品学兼优本已留校深造,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请缨赴朝抢救伤员,战争结束回国。1955年,桂世澄来武汉参与建设武汉医学院(今同济医学院)。1965年,桂世澄被派往十堰,参与创办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
  作为十堰市太和医院儿科奠基人,这一干就是53年。桂老长期的坚守换来了很多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受他影响,妻子和儿子也相继投身儿科医学事业。
  “能得到患者的信任,是医生最大的幸福。因为坚持坐诊,大脑才没有老化。我希望坐诊到100岁。”(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梁时荣)

苏州22个村庄纳入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刘瑞为临沂夺得第二十四届山东省运动会决赛首金
“两癌”免费检查范围扩大3000余名城市困难家庭妇女受益
市领导深入校园 督导教育系统创文工作
共享单车罚单首次被"认领"
十堰93岁老专家与儿子同室坐诊
银川市与中国建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看家门口的这些道路什么时候能通车
走近钦州,探寻四大名陶之一――坭兴陶
泸州酒亮相贵州酒博会, “川酒军团”星光熠熠
好儿郎建功军营 传捷报冰城荣光市领导为哈尔滨籍士兵王鹍龙家人送去立功喜报
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东营仲裁办召开“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务虚会
景德镇供电公司关于清退临时供电接电费公告
关于成立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函
十几万进事业编 三万六拿教师证?暗访天津致远教育南开分校
“大寒”遭遇大雾荆州境内高速公路封闭近12小时
诏安建设乡:发展特色农业 助推乡村振兴
[新津县]新津县大气办对县级相关部门落实治霾十条工作任务进行检查
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开始面向全国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