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小手机里的惠农“大民生”


新华社成都10月24日电(记者 吴光于、李力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每亩124.62元,退耕还林补贴每亩260元,草牧平衡奖励每亩2.5元……”24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石龙镇村民何成明一大早就收到镇政府发来的手机短信,告知他近期将发放的各项惠农补贴和标准。
一座座葡萄大棚里,乡亲们忙着采摘即将上市的美国红提。何成明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果园里的收入能达到8万元。不仅是他,如今整个石龙镇的老百姓都告别了过去种土豆、玉米的日子,在石龙镇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全镇从2015年开始,种下了1500多亩葡萄,目前产值已经达到3000万元。
过去的石龙镇是凉山有名的“上访镇”,各类矛盾突出。“过去很多问题出在我们和老百姓的沟通方式上,工作不公开、不透明,疙瘩结下了就难解开。”石龙镇党委书记熊伟说。
今年以来,凉山州针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中发现的问题,开展“清卡行动”。针对行动中暴露出的惠农资金被侵占、挪用的问题,石龙镇为了筑好“防火墙”,与冕宁县移动公司协商建立了镇政府短信平台,及时公开惠农政策和补贴金额。
“过去我们搞政策宣传主要靠挂横幅、贴宣传栏,有了短信平台,镇内3964户农户全覆盖,政策全部精准传达到人。”熊伟说。
“能享受啥政策都明白地写着,补贴是不是发够了,自己一算就清楚,心里亮堂了,气也顺了,哪儿有闲工夫去找茬呢?”何成明说,“现在家家户户都忙着挣钱,麻将馆都没生意了。”
10公里外的回坪乡,乡党委政府在乡、村、组三级建起了45个微信交流群,搭建起干部群众双向联络、互动沟通、解决问题的桥梁。
“我当村干部15年了,以前是有事就得挨家挨户跑,现在通过微信群就能办很多事。通过这种途径还能看到很多群众掏心窝子的大实话。现在乡亲们都养成了‘随手拍’的习惯,哪儿遇到困难都会第一时间发到群里。”回坪乡阿普路村支部书记陈时奎说。
“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和微信群,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有了公开才有信任,小手机里装的是大民生,更装着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冕宁县纪委书记范洪春说。

职场妈妈生存调查报告出炉 六成全职妈妈想重回职场
市公安局组织民警赴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百城住宅库存规模降至近五年最低值
新华社评论员:党的领导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四论“中国信心从哪里来”
李建辉主持召开市政府今年第一次全体会议
四川大凉山:小手机里的惠农“大民生”
全力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从资源资产化到资产资本化 江都区供水改革走向纵深
上地便民服务中心:“五类人员”医药费报销一窗受理
“12331”食药投诉举报宣传日活动启动 李为出席
争当时代新人公务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市人民医院与德国汉诺威地区医院集团签署友好关系协议
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 一栋楼撬动20亿元产值
2018年春运昨日拉开大幕 春运首日德州“三站”客流平稳
长治县振兴小镇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福安交警一晚查获12名酒驾人员
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剖析盐城外贸进出口上半年成绩单
未饮人先醉
湖北老乡珠海乘首班穿梭巴士抵港港珠澳大桥上奔驰40分钟
洪江市科协赴岩垅开展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