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友谊宾馆,刚刚参加完政协小组讨论的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主席江泽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全会胜利开幕,俞正声主席代表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请问您对这两个工作报告有何感想?
江泽林主席:李克强总理的报告和俞正声主席的报告都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站位都很高。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五年的工作作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总结,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作了务实创新、前瞻科学的安排,听完之后,让我们倍加自豪的同时也对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宏观的把握,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去。
俞正声主席对十二届全国政协五年来的工作,对五年来人民政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务实全面、深刻精炼的总结,有很高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对未来五年政协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报告整体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也是一份很精彩的报告,我完全赞同。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十分重要。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作为。”
回去之后,省政协要把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及时组织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学习,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和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要求,按照省政协2018年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好年度协商计划议题,认真开展协商议政,多建诤言,共谋良策,为吉林改革发展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在今年1月30日闭幕的吉林省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您当选了吉林省政协主席,对今后吉林省政协的工作您有什么想法?
江泽林主席:首先要感谢组织和广大委员的信任。面对这份荣誉,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依靠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履职,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省改革振兴大局履职建言。当前,吉林省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突出和发挥吉林优势特色,需要更加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突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实现。省政协就要紧紧围绕这些方面的突出问题,选好题目,深入协商,履职建言。
在履职中,我们要突出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通过提案、视察调研等多种履职形式开展监督,提升监督实效和水平。要真正沉入基层和群众。切实掌握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基层群众的呼声愿望,与群众多交流、多走动,努力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当下,我们最迫切的是要尽快搞好委员培训学习。这次换届之后,多数委员是新委员,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对政协工作和如何更好地履职都不是很熟悉。省政协要根据委员们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委员进行培训。
记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针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重要部署。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江泽林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央2018年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春节之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吉林省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一个重要路径就是要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二者有机结合,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很好地发掘出来,实现收益,反过来促进农民更好地保护生态,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
一是要加快改造和提升农村传统产业。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做到产业上中下游有效衔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促进农民更多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二是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发挥吉林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面向人们对优质农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按照社会生产和市场经营的方式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今年,我们将在省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咨政协商座谈会中安排了若干乡村振兴的相关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乡村振兴问题进行履职建言。
记者:您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提出中央应该大力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建议。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未来如何更好地处理稳定粮食生产和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请您就这个问题具体谈谈?
江泽林主席:李克强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这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这其中,粮食主产区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至76%。稳粮稳增收,是安民固本的重要基础,作为粮食主产区,责无旁贷。但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问题,而是广泛囊括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而且,从长远来看,只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才能真正长久地维护粮食稳定安全。未来粮食主产区发展,必须要实现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加快粮食大省向绿色大粮仓转变,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吉林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总产连续五年超过700亿斤,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提出,吉林省要“争当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未来吉林省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同时,还需要中央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增加对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要加强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主产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支持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起从土壤到餐桌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条,将粮食和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东亚特派北京记者 毕成功
市财政局抢前抓早谋划今年财政工作
梁启东: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根本遵循
全省首个标准化二次加压供水泵房在咸宁建成使用
瑞昌市黄金乡召开保洁员培训会
常德古玩城“金猴馆”正式开门纳客 日销售额破万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主席江泽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钟汰甬副市长检查调研全市防汛抗旱工作
永不褪色的“战友情”
李永红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8 次常务会议
成都暑期培训市场火爆 书画类培训逐年走俏
绳金塔街道耶苏堂社区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
电影《党员登记表》首映式在柯桥举行
朱前明赴大坪村调研:凝心聚力,紧紧围绕“脱贫”两个字做好文章
安乡官垱中学:让消防安全警钟常鸣于师生心头
蚌埠市交通质监局党支部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学习活动
六旬老两口家中煤气中毒 家人及时发现送医
覃塘毛尖上榜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发布啦!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草原有个爱祺乐 牧民养老不用愁
铜鼓文化贯穿地铁2号线全线
【现场】宝鸡市第十届农民运动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