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莒县店子集街道垛子沟村有一位热衷于红色收藏的村民魏延洲,非常有心地将一些老物件挨个收藏了起来,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一辈也能通过实物,感受那时候的激情澎湃。
直播日照6月30日讯 明天就是七月一日党的生日了,说起建党、建国那个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很多人都是从电视、电影的片段中了解到的,粮票、毛主席纪念章这些营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们身边已经很难见到了,但在莒县店子集街道垛子沟村有一位热衷于红色收藏的村民魏延洲,就非常有心地将那个时代的老物件挨个收藏了起来,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一辈也能通过实物,感受那时候的激情澎湃。
这台留声机就是魏延洲收集的老物件之一,至今还能正常播放几十年前的录音资料,里面慷慨激昂的讲话仿佛将人带入到那个时代的环境中,不管是留声机还是这份音像资料,现在来说都非常珍贵,而同样因为年代久远而倍显珍贵的老物件在魏延洲这里还有很多。
在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农家小院内,五六间房屋满满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这些都是魏延洲十几年来积累下来的。说起最开始走上收藏之路,还要从2003年他无意中收藏的一个蒜臼子说起。
“这是在一个九十六岁的老人家里看到的,我一看这个石器是纯手工做的,那个年代的人如果做这么一个石臼得花多少功夫?我一说,老太太就说送给你吧,放这里也不中用了。”魏延洲说,因为老人的蒜臼子已经换成新式的了,就把这个旧物件送给了他。
从那之后,魏延洲便对这些老物件,尤其是一些建国之初带有红色元素的老物件非常痴迷,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的宣传画虽然已经破旧,但挨个都被他装裱好,整齐地摆好、挂好,各式各样的毛主席纪念章也摆了整整一柜子,还有很多那个年代特有的票据也完好保存着。魏延洲告诉记者,之所以收藏这些,源于自己内心的那份情感。
“像我这个年龄,对那个年代的一些物品,见了觉得非常有亲切感。”魏延洲说,他觉得如果把这些东西扔掉了就太可惜了,所以他把它们收藏起来,想着以后办一个民俗馆,留给下一代看。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能很难理解魏延洲所说的那份特殊的情感,因为这份情感才让他不忍心看着这些曾经陪伴自己成长、但是被时代淘汰的旧营生被人丢弃,他自掏腰包也要将他们收藏起来。这十几年来,对于红色收藏,用魏延洲自己的话说,就是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了。
魏延洲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到各个村里走访,十几年来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到一个村里都会格外留意一些老房子。他说有一张宣传画就是他从一个门都塌了的老房子墙上揭下来的又重新裱起来的。
魏延洲收集的这些老物件,有朋友送的,也有街上捡的,但是更多的还是魏延洲自掏腰包从原主人手中买的,十多年来,他已经算不清自己究竟投入了多少钱,但不管投入多么大,魏延洲一直乐在其中。
随着收藏的老物件慢慢增多,很多人都被魏延洲这种坚持所感动,周围一些有这些老物件的村民都主动找到魏延洲,让他代为收藏保管。
十几年来,魏延洲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不理解,一直坚持着这项爱好,收藏的老物件也达到了两千多件,种类涉及红色藏品、生产农具、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等,将它们收藏起来并不是最终目的,魏延洲还要将他们恢复原样,让后人能亲身感受。
随着数目的增多,这些老物件被魏延洲先后挪了三个地方,最后摆放到了村里这个闲置的平房里,虽然魏延洲平时住在县城,但是他一有时间便会过来细心地擦拭、整理,周边很多村民闲暇时间也都过来走走看看,寻找并感受那个时代的记忆。
任何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物件都会随着时代变迁逐渐被淘汰、消失,但是这些物件都被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对后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也为魏延洲这样的有心人点个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身边的小型博物馆,有想要看看那些老物件,详细了解那个时候生产生活环境的可以去找老魏,到他那里看看。(社会零距离/直播日照 记者:文娟 振宇 徐永强)
烟台市代表团访问巴西、阿根廷和南非
说说你家的变化和感想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开始了
新生代消费观念 引领消费新风向
朋兴乡全力推进“碧水保卫战”
我市扎实做好第9号台风“山神”防御工作
魏延洲和他的两千多件“红色收藏”
鹰潭车站加开16趟列车应对客流高峰
野外偶遇大熊猫宝宝 趴在树上憨态可掬
临海市法制办开展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
市科技局召开“三大整顿”活动总结会议 持续推进作风转变
宿州市夏种基本结束
全身70%皮肤烧伤 乐山13岁坚强少年需你帮助
一“网”情深当好社区居民贴心人 ——记秀英区海秀镇海榆东社区网格员黄彩燕
疾风雷电降雨 10日在鞍轮番上演
蹇彪主持召开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
福州提高农村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
莲都区正式发布2017年度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结果
2018年度台州市赴外招才引智活动安排
我市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报道工作
市肿瘤医院志愿者春节慰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