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把海葬地点设在靠近普陀山的莲花洋上,让亡灵安息在这片接壤佛光灵气的地方,是对逝者的莫大尊重,也让活着的人感到欣慰。
3月28日上午,在海天佛国普陀山的西北角普陀山易德园内,中国殡葬协会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海葬文化交流会挂牌成立,同时举行我市海葬纪念园奠基仪式(3月29日《舟山晚报》报道)。
近些年,殡葬业死人与活人争地、丧事大操大办等问题似有回潮现象,既占用了大量宝贵土地资源,也影响了社会移风易俗。由此,要求加快推进海葬、树葬等生态殡葬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从2010年至今,我市共举行百余次海葬仪式,送别了舟山本地以及来自北京、上海等地621位逝者,选择海葬的人数正逐年增加。数据印证了人们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可喜变化。
相对墓葬,海葬将骨灰撒入大海,完全不占用土地,实现了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的绿色循环,是对传统“入土为安”观念的重大突破,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人们可能担心,海葬会否带来海洋环境的污染,科学证明,火化高温的杀菌作用、骨灰的无机物属性和海洋巨大的稀释能力,都可以忽略海葬对环境的影响。
舟山把海葬地点设在靠近普陀山的莲花洋上,让亡灵安息在这片接壤佛光灵气的地方,是对逝者的莫大尊重,也让活着的人感到欣慰。相信把这些“入海为安”“入水为尊”的海葬理念告诉给民众,会赢得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国家级海葬文化交流会在舟山挂牌成立和我市建设海葬纪念园,是舟山殡葬事业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借助海葬文化交流会的平台,可以宣传生态殡葬文化,交流殡葬改革经验,探索海葬改革做法,于国于地于民都是有利的。占地500平方米,由文化长廊、生态广场等组成的海葬纪念园开建,将为国内海葬者家属提供“祈福”服务,并打造凸显人文内涵的旅游景点,弥补海葬公共服务的短板,有利于弘扬海葬文化,更是将生态殡葬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有益探索。
在舟山这座因海而生的城市,海与人有着天然的联系。尊崇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的生命法则,这是对人性和社会文明的新的考验。又一个清明节即将来临,我们更充满对那些勇敢参加海葬活动的逝者及其家属的敬意,同时要问自己:海葬这种殡葬理念能接受吗?我们该为生态殡葬做些什么?
泸县:县委书记薛学深率队督导玉蟾街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工作
西湖新区总体规划正式出炉
众筹百家媒体 聚焦花样漳州 ——2018“形象中国·全国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第二季)全域旅游新闻摄影采访活动部分报道选登①
龙海:创卫创城树新风人居环境得改善
市东湖公园管理所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区时评丨“入海为安”可以成为一种风尚
157名创业者完成“创客实训营”培训
陶笛韵美润童心 崂山邀音乐大师开课提升学科素养
恩施市颁发首份电子营业执照
关于公开征求对《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对肇府规〔2017〕21号个别条文修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新晃:消防演练为3万学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热心公交人帮忙 “完石归李”
宜宾公安开展治安大清查 抓获逃犯11人 查处交通违法660件
黄石代表队获三金
雁江区:提振士气求突破 狠抓落实促发展
市人社局为大西安建设招揽更多人才 再设3个海外人才工作站
学深学细悟深悟透 泸州全覆盖宣传《监察法》
市公路管理局:中秋节小长假全市普通公路安全平稳运行
“准新生儿”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无需领取社会保障卡
安乡五中开展学生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