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军工记忆——安福彭坊三线军工厂旧址掠影


中国吉安网 记者吴桂生/文、 彭明生/图
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因国家战略需要,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
彭坊三线军工展览馆
当时,吉安地区被选定为江西省地方军事工业建设的主要基地。其中,安福县是吉安地区7个三线建设的主要县。从1962年下半年开始,在安福县城西南60公里的陈山沟(彭坊乡),三线建设拉开帷幕。江西连胜机械厂、江西钢丝厂、江西量具厂、江西立新机修厂、江西锻压厂5个三线军工厂,以及江西104后方医院先后进驻该乡。这5个三线军工厂,主要生产团以下部队使用的轻型武器弹药等。
学生参观
三线建设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因此,军工企业和大量三线建设所需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要千里迢迢从沿海沿边地区,搬迁到大山深处。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等,扛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彭坊,无怨无悔地开始了披荆斩棘的拓荒之路。人数最多时,彭坊聚集了上万名三线工人。这些三线军工人,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1990年,这5个三线厂和104后方医院陆续外迁。
展览馆内景
时光匆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这些依然矗立在彭坊乡陈山沟深山密林之中的军工厂房,成为当年三线建设的历史见证。这些三线军工厂旧址,既是老一辈建设者怀旧寻根,重温激情的地方,又是新时代年轻人汲取营养、坚定信念的地方;既是青少年接受国防教育、继承光荣传统的地方,又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地方。
彭坊是我省为数不多的三线厂旧址聚集区,每年都会有大批三线厂职工前来这里怀旧游览。日前,彭坊建成全省首个三线军工展览馆。据悉,下一步,该乡将修缮原三线厂厂房,恢复部分厂区设备,传承“三线”精神,留住历史记忆,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厂房参观区、射击体验区、军工用品储藏山洞等,着力发展以军工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打造彭坊三线军工文化特色小镇。
江西锻压厂
1965年9月,江西锻压厂开始筹建。1966年7月,上海市建筑公司第106队进驻陈山,工厂破土动工。1968年7月,工厂开始进行产品试制。1969年1月建成投产,主要为军工厂提供枪炮配套的锻件产品。
锻压厂职工宿舍
锻压厂招待所
钢丝厂大礼堂
1976年6月,工厂由安福县彭坊搬迁分宜县0912库附近。1979年2月,工厂开始搬迁。最先搬出山沟的大件设备是锻锤。年底,工厂完成搬迁任务。
江西钢丝厂
江西钢丝厂于1965年10月着手筹建。当年1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计委、国防工办批准工厂设计任务书。年底,工厂破土动工,最早建成的基础设施是工厂咽喉通道——彭坊大桥。1968年初,建成工业导火索生产线。
钢丝厂第四车间生产区冲压房(洋陂)
钢丝厂集体宿舍远眺
钢丝厂大礼堂
为了早日投产,工厂边建边试制。1968年3月,工厂试制生产出工业导火索。1969年,工厂全面投入生产。1971年至978年,工厂基本建成后,继续进行附属厂房、宿舍、学校(含中、小学)、集体生活设施的基本建设,并同时进行生产线的拆迁改造工程。
1979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工厂大力开发新品,1980年开发生产出电度表、沙发、导爆管和毫秒延期雷管;1982年研制出1号猎枪弹底火;1983年研制出m007猎枪弹底火;1985年研制出k·d8号工业火雷管;1986年开发生产烟花系列产品。1982年后,工厂产值、利润大幅上升,其中1983年、1984年、198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经济效益先进单位。
1984年3月,国防科工委下发文件,同意工厂整体异地改建。1990年4月,工厂整体搬迁至新余市。
江西立新机修厂
1966年,江西立新机修厂开始筹建, 1969年在遂川招收40多名转业军人,景德镇招收了40名“四个面向”的学生。1969年正式投产,主要为江西省国防工业维修机械设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1970年在安福洋溪、钱山招了一批工人。1971年,在本厂和钢丝厂招了一批职工子女。至1973年,全厂有职工40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
立新机修厂职工宿舍正面(老洲)
立新机修厂职工宿舍(老洲)
工厂下设5个车间,分别为:铸造车间、机电车间、机械加工车间、大修车间、模具车间。工厂自主开发的产品有c616型车床、y1301铣床、3吨电动葫芦、电表。
1981年8月,工厂搬迁至南昌市新建县石岗镇,与原江西长征机器厂合并。
江西连胜机械厂
该厂于1965年5月开始筹建, 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计委、华东局国防工办批准同意江西连胜机械厂设计任务书。10月,由上海自行车三厂李得山带队组成工地筹建工作,并在安福县招待所建立了筹建处临时办公点,后又将办公室搬进彭坊大队。11月,上海派往江西参加筹建工作的人员陆续到达工地。1966年春节后,第一支施工队进山,开始土建工程。9月,主体厂房竣工,各种设备物资相继进入工地,工厂开始设备安装。1968年6月底,江西连胜机械厂的内迁人员累计超过五百人。
江西连胜机械厂托儿所
随着陈山变电所向工厂送电,江西连胜机械厂投入试生产的条件基本具备。8月,在基本完成大搬迁基础上,工厂主要产品机枪开始小批量试制。1969年3月,江西连胜机械厂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1978年6月,江西省第五机械工业局成立军民结合规划领导小组,确定该省兵器工业系统筹建一条自行车生产线,由江西连胜机械厂承担制造自行车架、车把、前叉、车圈及泥板等五大件。197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江西连胜机械厂,从安福陈山沟搬迁至弋阳县肥塘岗。
江西量具厂
1966年,江西量具厂在吉安,与庐陵机械厂合并筹建厂房,主要生产刀具。1967年迁至永新,与二机厂合并生产,后搬迁到安福彭坊江南村。1969年正式投产。厂内职工由“四个面向”的学生,洪都机械厂、江东机床厂熟练工人,以及退伍军人、上海支援内地人员组成,大约有300名职工,技术人员30人左右,另有少部分高级工程师。
江西量具厂厂房大门
江西量具厂职工宿舍及办公楼远眺
该厂有6个车间,分别是量具车间、刀具车间、刃具车间、锻工车间、热处理车间、下料车间,主要生产枪炮、量具(枪支上的标尺)、刀具、刺刀、火箭上的喷火筒等。1978年转为生产地方产品:钻头、刀具。
1986年,江西量具厂与江西量具刃具厂合并,迁南昌市罗家集,搬迁时职工300名,包括职工家属约1000多人。

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十二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召开
开发区科技副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龙舟“划”进大卖场
市民拼假出游热情高
【文明城行动】为交通的“左转待转区”点个赞!
大山深处的军工记忆——安福彭坊三线军工厂旧址掠影
舒城县财政局到舒城县重点局调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市民反映:芙蓉新城数万业主出行难
年见·2018 | 陪警察爸爸巡查守夜
以“六个从严”“六个统一”夯实“两个责任”西宁市制定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方案
王瑾获“光华龙腾奖十杰”提名奖
梁超凡:et工业大脑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两面锦旗两面明镜两段口碑
爱它,就应该管好它
最高检明确新型金融犯罪法律适用标准
苏州高新区打造高端众创空间集聚群
王胜在云城区调研环保项目时要求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城市
突发!杭州6岁女童凌晨15楼坠落,仍未脱险!她与爸爸后妈住,天气好时,总爱一个人看星星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首个整节钢梁架设成功
广州日报社关于近期有社会人员冒充本报离职记者编辑的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