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繁花似锦的七月,大学生们圆满完成学业,走出“象牙塔”,踏上新的人生旅途。本报在毕业季推出的《大连“城”就梦想》大型主题宣传,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学生们纷纷对母校、对城市花样表白。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大连的哪些特质最有吸引力?本报大学生记者团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了调查。
在参加调查的136名大学生中,31.62%的大学生打算毕业留连。谈及留连原因,环境优美、适合居住获得了最多选票。“大连作为北方海滨城市,气候宜人,能给人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大连的经济发展趋势也不错,开放而具有活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大学生尹安安说。调查中,3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在就业时会关注大连的人才政策,特别是住房和落户政策。杜江玮是大连海事大学研一的学生,他说:“毕业后,我希望能在大连定居,所以对于住房和落户政策比较关心。”梁少博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名本科生,他很关心大连的创业政策:“科技创新是推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在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希望未来能够更多地给予我们技术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补贴”。
“颜值高”得天独厚,自身还要更加努力。大连外国语大学曹波老师表示:“大连最吸引人才的优势在于城市自身因素。海洋性气候更适宜居住,而且城市建设相对完善,更具现代化与国际化,大连在吸引人才方面的努力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求贤若渴的态度。”曹波说,要想提高大连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在经济发展、人才政策上有更多的突破,培育更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让更多的人才留在大连,回到大连。大连民族大学张瑾燕老师表示:“人才一定会到适合他生存发展的地方去,这是人才与市场的对接。供和需平衡的状态下,人才是平稳的;当供和需发生错位,人才就会流失,这是市场规律。除了环境优势,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还要看政府和用人单位能否给人才提供更优越的环境,比如生存环境、发展环境、人文环境等。”
市食药监局“大调研”查找药品经营质量风险
天涯区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龙海:领导现场办公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我镇三企业被评为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岳阳市经信委与华容县广播电视台在华容县联合开展无线电管理宣传活动
最爱大连“两高”:“颜值高”“研值高”
东营区委副书记张成仙现场督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芦山县:法律进校园学法伴成长
北海城区路灯节能改造项目完工
中国品牌日标识确定 登记备案为官方标志
中国驰名商标“瑞星”落户松阳
注意!广东初中学考来了,9个科目全部都要考!
南城街道召开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会
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赴定点帮扶村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暴雨无情人有情 干部群众齐排涝
北仑区和宁职院联合打造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站
经过严格把关层层挑选 宿迁共有1400名新兵奔赴军营
石棉县启动三级防汛应急响应
徐州市宗教界设立“厚德慈善基金”
雨湖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