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又到了收获的季节。13日,记者来到振兴区汤池镇河深沟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杨玉鹏介绍,农户们种植的梨已经进入成熟期,可农户们却因销路不畅、价格低廉等问题发起了愁。
当天9点多,河深沟村2组村民姜淑慧正在自家果园拾掇着。果园里,近二十亩的梨树已坠满黄澄澄的大梨。姜淑慧和爱人张胜山是东港市人,13年前承包了这里近二十亩土地种植梨,品种有元黄、红香苏、玫瑰香等。夫妻二人精通种植再加上悉心照料,果园里的梨无论是口感、外观还是甜度都非常好。随手从树上摘下一个黄色的大梨,足足有250克重,咬上一口汁水四溅,非常可口。
姜淑慧说,梨是好梨,可就是销售困难,而且卖不上价。她说,今年由于我市春季倒春寒,收成不好,大约能收2万公斤。目前的销售方式就是赶早市和在一个农贸市场的摊位上售卖。记者在她家看到,用来装梨的箱子什么标志也没有,一车车运往市场,一点也不起眼。她说,儿子在外地读书,每年都要带几箱梨分给同学们。每次同学们都对梨的自然清香和味道赞不绝口,但以前却从未听说过丹东的梨。“挺遗憾的,感觉家乡的特色没有被宣传出去。”这几年,凭借回头客口口相传,不少外地人也开始买她家的梨。一位海南的顾客每年都要买几百公斤。
姜淑慧家的梨由于口感和卖相较好,因此在市场上能够卖到每公斤6元-10元,而有的农户因为种植技术水平低,收成不好,也卖不上价。该村6组村民于开云家的果园里,很多烂掉、被虫子磕掉的梨散落了一地,甚至有些果树已经枯死不结果了。于开云说,因为种植梨要求技术高,不少村民侍弄不好。今年于开云家结了1.5万公斤梨,有元黄、北海道等品种,上门收购价每公斤两元左右。
采访了解到,汤池镇种植梨的农户不少,梨也非常好,可是农民受益很低。汤池镇有梨树一百五十多亩,仅河深沟村就有三十多亩。杨玉鹏说,最近他关注了国内知名的一些“品牌梨”,比如山东的莱阳梨、新疆的库尔勒香梨都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他们有自己的品牌和统一包装,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梨的产品附加值,农民也实现了增收。“我们汤池镇的梨真是挺好的,就是知名度不够。”下一步他们准备成立香梨合作社,对梨进行统一种植和技术管理,如果可能,还要注册商标,让汤池镇的梨走向全国,实现农民增收。
采访中,不少村民说,他们欢迎企业前来购买,汤池镇的梨不会让人失望。
记者 姜慕馨
国家统计局三明调查队“三点一线”强化CPI规格品替换工作
李希信:确保高质量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双塔区以贴心服务助推存量企业创新发展
新华网评: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全市8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在安州区召开
秋梨飘香果农愁
发动群众办大事 严怀林:撒豆成兵的"神探所长"
湖南上半年新引进48家“三类500强”企业64个项目
砂板乒乓球高手决战苏城
岳阳市产业项目招大引强进入“井喷期”
市领导深入挂钩村 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开阳县“工业固投”提前达标
大亚湾区:8月底前完成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
我市已建成48座电动汽车快充站
赣榆:中秋节前夕 苏鲁边界地区猪价不涨反降
北京城市副中心路侧停车将电子收费
习近平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
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杨庙所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
绍兴市质监局全面启动“蓝剑1号”专项执法行动
1500万救助基金落户市第一医院 贫困患者最高可获10万元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