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论大小,住着舒服就行;房屋没有老旧,收拾一下都是新的。”看着新安装的楼道扶手,修葺一新的楼幢外墙,家住江苏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西村78岁的王正兰连连夸赞。
崇川区虹桥街道,地处城市西南角,地域面积4.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余人,上世纪70年代,南通市第一个万人新村就位于此。岁月如梭,斗转星移,在时光的雕刻中,青年路新村、解放新村、虹桥新村……这些曾经的“新公房”已渐渐褪色斑驳,而与之不离不弃的,是几十年生活在这里的老街坊。
今年,虹桥街道坚持创新基层治理,延伸“走帮服”服务触角,通过安装楼道椅、增设楼梯扶手、打造“梦想家”楼道等一个个贴心的微行动,悄然在老小区内掀起了一场“楼道革命”。
楼道驿站 解决“悬空老人”出户难
“这个壁椅轻轻一拉就能坐,今后我们爬楼累了可以歇歇脚了!”80多岁的仓爷爷家住跃龙社区光明东村,坐在新装好的楼道梯上高兴地说。
当天,社区“走帮服”结对单位崇川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小区,与夕阳红知心社的志愿者们携手,完成了第一期5个壁椅的安装,惠及楼道内60多位居民。
针对老小区没有电梯,空巢、独居、困难老人及部分残疾人群体上下楼困难、生活不便的这一难题,社区探索实施“楼道驿站”工程,在中间楼层的楼道安装可折叠式挂壁椅,让家住高层的居民有个歇脚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主任江韩兰介绍道:“跃龙社区辖区共有近200个楼幢,我们希望通过公益捐款、网络众筹等方式,在每个楼幢分批次增加‘楼道驿站’数量,解决了老人爬楼难的问题。”
爱心扶手 撑扶邻里“不倒翁”
近日,虹桥西村的居民惊喜的发现,原来破损锈蚀的楼道扶手全部换成结实优质的木质扶手。以前,新村楼道内一侧是光溜溜的墙壁,另一侧是年老久远的矮旧式把手,为老人们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机关党员在走访中发现该问题后,推动在楼道内新增爱心扶手成为老小区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工程。爱心扶手安装好后,居民王正兰作为首批体验者进行了试用,她说:“老伴儿有肺气肿,上下楼梯费劲,自从楼道左右两边有了爱心扶手后,我们都觉得方便了许多,扶手手感舒适,高度适中,非常适合老年人。”
“今年,崇川区实施老小区整治项目20余项,虹西社区着眼于细节,申请新增老小区扶手改造计划,提质基础设施,建设温暖虹西。”社区党委书记刘德炎如是说。
“梦想家”楼道 扮靓小区文明风景线
老新村楼道阴暗、陕窄,楼道堆放随处可见,在阻碍居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走进虹桥新村99幢的楼道里,拾级而上,印入眼帘的是干净敞亮地楼梯间、生气盎然的盆栽和一幅幅淡雅的装饰画。回想一个多月前楼道情景,家住405室的谢萌说:“原先楼道里停着几辆废旧自行车,有时白天上楼还要开个灯,生怕磕着碰着,我们做梦也想楼道能舒畅点儿。”随着走帮服工作的逐渐深入,虹
桥社区了解到居民的想法,商讨之下决定打造“梦想家楼道”,将原本居民梦想中的楼道重新展现出来。
“我一开始住进来,就想有个书香楼道。”
“我们爱弄弄花草,就绿色楼道!”
首先试点的99幢的居民纷纷向邻里社干提出改造设想,经过民意搜集筛选,书香楼道、绿色楼道、摄影楼道、养生楼道呼声最高。
改造当天,社区“百姓管家”的志愿者与邻里社干一齐上阵,清堆放、刷墙体、安花架、摆书刊,忙得不亦乐乎,“看着社区在帮我们打造梦想家楼道,我们也出出力。”307室的杨毓林把家中绿植搬了出来,一起帮忙布置着。在他的带动下,住户们纷纷拿出自家最得意的绿植摆在门口的展示台上,一来二去楼道里一片绿意盎然。
随着梦想家楼道的逐步完工,社区“百姓管家”的志愿者们对梦想家楼道进行日常维护与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确保为大家守住梦想。
“让百姓上楼顺心、住得舒心。”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表示,今年,虹桥街道以项目化运作、群众自治为主线,从深化网格建设、立足群众真实需求,注重示范引导三方面入手,将居民自治落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用“微行动”撬动社区“微治理”,以高质量发展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保障。(季萍 杨梦奎)
珠海市出台新政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获国家级品牌认证最高奖20万
泰兴15名“二线干部”走上巡察一线
致全国双拥模范的慰问信
滁州旅游元旦假期迎开门红
翻越栏杆穿马路 危险!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微行动”悄然掀起老新村“楼道革命”
三河市多部门发起义务植树倡议书
弘扬生态文化 争当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我市加强整治违规刀匾广告及LED广告牌
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
宝鸡“假妈妈” 成了“中国好人”
魏桥纺织面料新品获“中国面料之星”最佳图纹色彩奖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游客正在果园里采摘
龙翔:服务发展聚焦民生,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希望工程·安踏茁壮成长公益项目”走进新化石冲口镇余田小学
津南区健全“三项机制”提升“双万双服促发展”工作水平
山色空蒙雨亦奇
盐田区党群服务中心设党建书吧 总图书达三万余册
李跃云率团赴铜陵市义安区考察油用牡丹
截至17时 龙昆南转盘北往南尾部排至和信广场拥堵